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新生婴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以及婴儿窒息急救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婴儿的窒息死亡率。结果通过两组新生婴儿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婴儿出现的窒息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婴儿窒息现象发生,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以及正确的急救复苏,能够降低新生婴儿的死亡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急救复苏;护理;死亡率
本文引用格式:申晓丽.浅析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与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351,353.
0引言
在临床中,造成新生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在新生婴儿出生<1 min,婴儿的呼吸停止导致其严重缺氧,出现死亡。而这种缺氧现象可能发生在母体内由宫内窘迫造成以及发生在妇女分娩过程中,出现的呼吸循环障碍。婴儿在母体内出现宫内窘迫以及宫内缺氧,完全由母体和新生胎儿两者间的气体与血液交换影响着。为了挽救新生胎儿生命,临床采用有效的综合护理方式以及正确的急救复苏联合进行治疗,不仅降低了婴儿的死亡率,同时增强了婴儿的抵抗力,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收治新生婴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胎龄0~28 d,正常分娩11例、产钳助产6例、吸引助产20例、臀位助产13例、剖宫产10例,轻度窒息32例、重度窒息28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男28例,女32例,胎龄0~28 d,正常分娩6例、产钳助产7例、吸引助产24例、臀位助产11例、剖宫产12例,轻度窒息26例、重度窒息34例,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以及婴儿窒息急救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婴儿的胎龄、性别、生产过程以及窒息程度,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新生婴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为其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基础护理。
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以及正确的急救复苏,具体实施操作如下。
1.2.1综合护理干预
①当新生婴儿出生后,护理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将婴儿放置于提前预热的开放式抢救手术台上,或者放置于远红外线保暖床上,控制婴儿的体温,并用消毒过的毛巾将婴儿身上的液体擦干,避免婴儿身上的热量逐渐缺失。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若新生婴儿情况基本稳定,则对其进行肛温检测以及湿度的检测,分别控制在37℃左右以及<60%,提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概率[1]。
②随时对新生婴儿进行反复检查,预防窒息现象的发生。时刻观察新生婴儿进行复苏救治后的呼吸、体温以及心率是否正常,并且查看新生婴儿是否出现吸吮反射、瞳孔扩散、意识模糊、间歇性抽搐、肌无力、肤色以及尿量等变化情况,做好相应的记录。同时,确保婴儿的液体输入正常[2]。
③新生儿的各项身体器官还在发育过程中,由于出现窒息现象,导致身体器官受到损伤,使得病情越发严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质量,对婴儿的脐带部位、口腔、会阴部位以及裸露皮肤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在对新生婴儿进行护理时,保证全程处于无菌环境,对自身以及所用物品进行细致的消毒杀菌,为婴儿所处的环境进行定时杀菌,提前预防其他真菌感染。严格按照主治医生的要求,为新生婴儿进行持续供氧,做好全程抗感染护理措施等[3-4]。
④经过救治后的新生婴儿,意识还比较模糊,身体各项机能均未恢复。因此,不能立即对其进行哺乳。在喂养方面,最佳首先为母乳,不仅能增强新生婴儿的抵抗力,同时能为婴儿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若新生婴儿能够自行吸吮,则可以对其进行引导,让婴儿自行吸食乳汁,针对吸吮功能较弱的婴儿,护理人员可将母乳滴入消毒后的汤匙内,慢慢对婴儿进行喂食,根据规定时间进行喂养。也可以通过滴管或者采用鼻饲为婴儿进行胃管注入乳汁,注入过程一定要轻、慢,防止婴儿出现呛咳,为婴儿进行喂食时,保证婴儿的头偏向一边,避免婴儿进食出现窒息,若进食后新生婴儿持续性出现呕吐现象,则为其进行止吐静脉滴注[5]。
1.2.2急救复苏
针对轻度窒息的新生婴儿,采用常规救治方法便能使婴儿的呼吸道通畅,使其进行顺畅呼吸。具体操作为利用挤压的手法,清除婴儿的积血、口鼻黏液以及胎便和羊水等。当胎儿被分娩出来后,立刻使用吸痰器为胎儿吸出喉部的羊水以及黏液,并用巧力拍打婴儿的臀部或是足掌,使婴儿能够进行自主呼吸[6]。
针对重度窒息的新生婴儿,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急救措施,主要包括:①利用Apgar进行评估,并对其开放气道[7];②为婴儿建立有效的呼吸通道;③合理利用药物缓解婴儿的病症;④协助新生婴儿进行自主呼吸恢复循环,并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以及液体静脉滴注等,进行全程监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新生婴儿经过两种不同方式护理后出现窒息死亡的概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7.0软件进行两组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利用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两组新生婴儿采用不同护理方式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新生婴儿出现的窒息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下表1所示。
3结论
新生儿出现窒息是由于产前、产时多种原因导致,主要包括脐带绕颈以及羊水污染等,直接导致胎儿缺氧而致宫内窘迫引起的。尽管窒息不都导致脑瘫,但却是引发脑瘫的重要因素。出生时开始对窒息的处置和复苏对新生儿的生存及预后影响很大,出生时的处理核心为时刻保持婴儿呼吸道的通畅[8]。
通过采用正确的急救方案以及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少婴儿的窒息死亡概率,同时还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以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对新生婴儿进行救治时,保证婴儿所处环境的温度适中,防止婴儿发生感冒。
同时,若救治环境温度过低,会增加婴儿的耗氧,使其代谢亢进的同时加大新生婴儿肺动脉高压以及代谢性的酸中毒等不良症状,使得救治过程变得更加复杂。
综上所述,针对新生儿出现的窒息情况,采取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联合正确的急救方法,能够增加婴儿的生存率,让新生婴儿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刘迷娟.108例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复苏的临床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4):235-236.
[2]刘克南.选择性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窒息患儿的早期应用及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7,2(2):167-168.
[3]栾旭.新生儿窒息82例临床护理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12):108.
[4]吴红梅.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9):197-198.
[5]张俊燕.3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3):697.
[6]郭红娜.新生儿窒息的护理原则与护理措施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10(11):133-134.
[7]Shikuku DN,Benson M,Elizabeth A,et al.Practice and outcomes of neonatal resuscitation for newborns with birth asphyxia at Kakamega County General Hospital,Kenya:a direct observation study[J].BMC Pediatrics,2018,18(1):167.
[8]Vail B,Spindler H,Morgan MC,et al.Care of the mother-infant dyad:a novel approach to conducting and evaluating neonatal resuscitation simulation training in Bihar,India[J].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2017,17(1):2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