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9 11:12: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中医治疗偏头痛效果。方法通过100例患有偏头痛患,为期1年入院治疗情况为研究数据。本研究为对照实验,采用分组的形式进行剖析,将实验分组人员共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实验人员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分别是常规西医治疗与中医内科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利用中医内科治疗的患者,其效果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患者,同时在生活质量比对方面,对照组的实验数据明显低于研究组实验数据,P<0.05,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对于偏头痛的研究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关键词:偏头痛;效果;中医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郭瑾.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127-128.

0引言

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患有该疾病后,经常会出现头痛症状,这种头痛症状主要以胀痛、钻痛、跳痛为表现形式,偏头痛疼痛症状周期少则几小时多则几天,并且疼痛持续进行。患者的情绪发生波动、家庭遗传以及近期过度劳累都可能引发偏头痛疾病。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故对于患有偏头痛患者正确的治疗是提升其生活质量的关键[1],本次实验选取100例患有偏头痛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分析治疗效果。

\

 
1实验资料及方法

1.1实验基础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7-2018年,入院治疗偏头痛患者100例,与此同时,案例患者符合偏头疼的断标准,并通过CT与脑电图确诊,并将其进行划分为2组进行实验,临床资料则见下表1。

\

 

1.2实验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周期为20天,需每日睡前进行服用10 mg药物。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法采用针灸、中药辩证两种治疗方法,采用清府息痛汤药方进行治疗,而对与清府息痛汤药方是由川穹、黄芪、白芍、全蝎等药物,与此同时进行中药辩证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对于偏头痛患者中存在气虚血瘀的,在清府息痛汤药方中加入藏红花等药物,对于偏头痛患者中存在风痰的,在清府息痛汤药方中加入天麻、半夏等药物,对于偏头痛患者中存在风火型,在清府息痛汤药方中加入石决明等药物,对于偏头痛患者中存在阳虚寒凝的,则在清府息痛汤药方中加入白芷、附子。采取水煎煮方式,每日中药一副,早晚两次服用。对于中医治疗中的针灸治疗方式而言,选取风池穴、液门穴、合谷穴、等穴位进行施针治疗,如若患者存在痰湿,则需要在中脘穴、太冲穴等穴位辅助施针,如若患者存在淤血阻络,则需要在血海穴、百会穴等穴位辅助施针,如若患者存在肝阳上亢,则需要在悬颅穴、行间穴等穴位辅助施针,持续治疗20 d。

1.3观察指标。①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恢复正常,即为显效等级,而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有明显,影像学基本正常,既为有效等级,而患者接受治疗后并无改善,此时为无效等级。②采用sf-36生活质量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分析,通过躯体功能、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评分,得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数据二者成正比关系[3]。

1.4统计学形式。本文中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计量资料,(±s)作为表达方式,用T作为检验方式,并将治疗效果作为计数资料,表达方式为率(%),检验方式为χ2,所有数据均严格核对,SPSS 20.0版本作为统计学所用版本,且P<0.05,此时也是统计学意义所在

2实验结果

2.1治疗效果示意图,见表2。


\


2.2患者通过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示意图,见表3。


\

 

3讨论

针对偏头痛这一疾病,人们并不陌生,其任何年龄段均能发病,也是慢性血管障碍疾病的一种。作为慢性血管障碍疾病中的一种,任何年龄均能患病。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加速人们的生活节奏,导致偏头疼的发生率也不断增加,中医认为中枢神经与患有偏头痛存在联系,而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常规以西药为主,大多数为止痛和营养神经为主,虽然能在当时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根治。复发率极高,并且药物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也会增加耐药性[4]。

中医讲偏头痛划分我头风,又将头风进行划分为外感与内伤,中医认为人体的头部是人类五脏精华汇集的地方,偏头痛患者出现风痰侵入、血气逆乱、脉络阻碍情况,长此以往患者就会出现头痛症状。对当下临床数据分析可得,过度劳累是患偏头痛的主要因素,由于身体超出负荷后,会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这样就直接导致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心烦气乱等不良现象。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本次实验采用清府息痛汤辩证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药方中的当归与黄芪,能够起到活血,补气的功效,与此同时,黄芪还能提升免疫力,平衡机体的大环境,并且还能调节患者自身血管的收缩以及舒张的作用;而川穹则能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改善血管平滑肌痉挛,减轻血小板的凝聚,在和黄芪同用时可以达到行气止痛的疗效。而要方中的白芍可以抑制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周围血管进行舒张,并且限制血小板的凝固,白芍与黄芪共用可以达到敛阴养血的功效。药方中的钩藤又能达到平肝潜阳的功效,药方中的全蝎则起到抗炎、解痉的效果,与此同时并能够防止血栓凝固,从而平息内风的作用[5]。而中医针灸,属于传统方式,利用针刺的形式,直接作用在相应的穴位,使血管收缩功能恢复正常,调节交感神经,从而疏通患者经络,改善血管痉挛同时在配合中药辩证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6]。

而通过此次研究结果也不难看出,中医内科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在生活质量比对方面,对照组的实验数据明显低于研究组实验数据,P<0.05,中医治疗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提升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临床研究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佩珊,过伟峰.温经散寒、祛风清火法治疗顽固性偏头痛体会[J].中医杂志,2016,57(12):1071-1072.
[2]闫芳,张善举.张善举教授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经验[J].中医临床研究,2017,9(10):79-80.
[3]王利兴,吉冬华,纪文永等.顽固性偏头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心理医生,2015,(13):45-47.
[4]郎茂林,李卉英,陈仓颉,等.和解少阳、祛风活络法治疗偏头痛[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291-2292.
[5]刘正君.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方案选择及效果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9):86-87.
[6]麻丽萍.浅谈偏头痛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体会[J].光明中医,2017,32(19):2861-28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