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9 10:56: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56例住院患者,取中段尿液,分别进行细菌培养、尿沉渣细菌检测,分析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两种检测方式最终阳性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细菌培养为标准条件下,尿沉渣定量检测特异度为72.02%,灵敏度为75%。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结果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尿沉渣定量检测因其简便、快捷特点,可对于尿路感染提供临床诊断早期筛查,提高诊断及时性。

关键词:尿沉渣定量检验;尿路感染;细菌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郝泽霖.尿路感染诊断中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175-176.

0引言

尿路感染指人体尿路遭受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使得尿路黏膜、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其中细菌为主要致病菌,已有超过95%患者由单一细菌所致[1]。患者病症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病症发展,将出现阴部不适、尿痛、尿道烧灼感等症状[2]。因此,加强实验室细菌检验,及早掌握患者病症对其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常见诊断方式多为实验室细菌检验,但其诊断所需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诊断后多出现败血症等并发症,提高治疗难度,为寻找更加高效、便捷诊断检验方式,我院特行此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接收的疑似患尿路感染住院患者456例,男164例(35.96%),女292例(60.04%),年龄28~85岁,平均(62.32±3.41)岁,患者均知情同意。

\

 
1.2方法

样本选用患者中段尿液进行检验,细菌培养法:将患者尿液样本0.01 mL接种血琼脂培养皿,放置于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随后借助涂片镜检查、观察菌落形态分析结果,菌落生长数将直接反映患者病症情况,若培养48 h后,未见菌落产生,及可报告“接种0.01 mL尿液培养48 h无细菌生长”,视为阴性;若发现菌落产生即视为阳性。

尿沉渣细菌定量法:患者细菌培养所用剩余尿液样本,全部使用sysmex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型号:UF-1000i)进行检验;首先检查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运行情况,采用自动样本分析,根据输出分析判断结果。将检查结果中1μL尿液中菌落数超过800个视为阳性。对于出现严重尿路感染症状,却无法检测到细菌计数者,则表示可能为衣原体感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尿路感染,阳性检出率;并以细菌培养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尿沉渣细菌定量检测敏感度、特异度。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出率对比


在456份尿液样本中,尿沉渣定量检测检出阳性患者193例,构成比42.3%(193/456),阴性患者263例,构成比57.6%(263/456);细菌培养法检查尿路感染阳性患者168例(36.8%),与尿沉渣定量检测法42.3%(193/456)相比,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0.627,P=0.428,两种检测结果阳性、阴性分布见表1。


\

 

2.2尿沉渣定量检测评价

用细菌培养结果为标准,灵敏度为72.02%(121/168),特异度为75.00%(216/288)。

3讨论

尿路感染为病原菌所引起的尿路炎症反应,在糖尿病、绝经期、性生活活跃期女性中较为常见。病症根据感染尿路状态可分为复杂尿路感染及单纯尿路感染,并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致病病原菌通常以大肠埃希菌、粪球菌等细菌为主,占所有致病菌95%左右,部分患者为病毒、真菌、衣原体等感染所致,病症复杂,致病菌种类繁多,患者病症早期并无明显症状,病症发展中将出现尿急、尿痛等表现[3]。因此,合理选择高效、便捷诊断方式,对尿路感染患者加强早期诊断,对控制病症发展意义重大。

细菌培养检验为目前尿路感染的主要检测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尿液为无菌状态,外尿道中存在正常、无害菌落,多包括分歧杆菌、肠球菌等,当发生尿路感染后,患者尿液中将出现对应病原菌菌落,可通过采取细菌培养方式,对尿液样本的菌落进行培养计数,观察尿路感染病原菌情况,但在尿液细菌培养检验中,对无菌技术要求较高,且细菌培养时间更长,操作较为繁琐,难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筛查中[4];而尿沉渣定量检测可对尿液中有形成分做染色处理,可分析检查尿液中真菌、细菌等诸多成分,以起到诊断、预防的作用,并可降低尿液中其他杂质的影响,且所用仪器及操作流程更加简便。本研究中,尿沉渣定量检测检查阳性率与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且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可用于尿路感染早期筛查,并借助细菌培养方式进一步提高检查准确率。

综上所述,尿沉渣对定量检测具有高效、简便特点,虽不可直接为尿路感染诊断提供准确诊断依据,但与细菌培养阳性率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作为尿路感染早期筛查方式,并联合细菌培养协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钟文,杨晓冬,林桂花.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对定量诊断尿路感染的临床价值[J].西藏医药,2017,41(2):8-10.
[2]曹利华.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意义对照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4):126-127.
[3]吴绍辉.细菌定量计数结合尿沉渣白细胞检测与尿细菌培养诊断尿路感染的比较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6(4):655-656.
[4]吴学发,欧忠剑,万能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49(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6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