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并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的28例患者作为分析组对象,并选取同期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情况,探究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有术中出血量、年龄、伴糖尿病等。结论在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需要特别关注年龄较大、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出血量较大、伴糖尿病等具有切口感染相关因素的患者,采取措施预防切口感染,降低感染对患者病情恢复的影响。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
本文引用格式:安松国.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111,113.
0引言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术后感染情况,其对患者的病情恢复与治疗效果有影响。在头颈部肿瘤中,口腔颌面部肿瘤为常见的一种。口腔颌面部的血液循环较优,组织恢复力较高,但口腔颌面部肿瘤术较为复杂,且切口创伤较大,解剖结构变化较大,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因此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高于其他肿瘤术[1]。研究中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对比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分析影响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研究取得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选取在我院进行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并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的28例患者作为分析组对象,并选取同期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未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纳入标准:开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无精神疾病者;无沟通障碍者;无免疫性疾病者;无家族遗传病史者;无术前感染者。分析组男性19例,女性9例,病情为口咽癌、牙龈癌、鼻咽癌、舌癌以及其他的例数分别为4例、3例、6例、7例、8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病情为口咽癌、牙龈癌、鼻咽癌、舌癌以及其他的例数分别为7例、5例、8例、9例、11例。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到研究中。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手术操作,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操作技术严格按照口腔颌面部肿瘤术的操作技术要求以及操作流程。对研究中分析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的基本资料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肿瘤类型、吸烟史、糖尿病史、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治疗用药情况等,对比两组患者的情况,探究对切口感染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
1.3诊断标准
患者的感染情况均根据我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判断,而患者的疾病符合病原学诊断[2]。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通过SPSS软件(21.0版本)开展,并根据情况进行整理,计数与计量分别用(%)(±s)表示,采用2和t检验,在对比中,数据有差异则表示为P<0.05。
2结果
分析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吸烟史、术前化疗史、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平均年龄、年龄>60岁、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时间>2 h、手术出血量、伴糖尿病等因素对比上,分析组的与对照组患者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年龄>60岁概率、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时间>2 h的概率、手术出血量、伴糖尿病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体详见表1。
3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通常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与口腔颌面部结构开展,其需要将患者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往往会将患者肿瘤所在位置的口腔颌面部的结构或组织切除,导致患者出现口腔颌面部组织缺失情况,在该情况下,患者的手术切口相对较大,术后切口感染风险较高[3-4]。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因素常有:①年龄较大,特别是60岁以上的患者,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且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恢复时间较长,住院时间相对较久,进一步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风险,因此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5-6]。②医疗操作,在操作过程若无菌处理不当,患者的切口受到破坏,增加了患者切口感染的概率,导致细菌会随着手术器具等进入患者切口发生感染。同时随着手术时间的增加,患者手术切口暴露在外的时间便越久,进一步会增加术后切口感染的风险。③患者在住院期间,住院环境的病菌数较多,且耐受性较高,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情况[7-8]。
从研究结果上可知,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感染情况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平均年龄、年龄>60岁、平均手术时间、手术时间>2 h、手术出血量、伴糖尿病等,因此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具有相关因素患者的关注力度。同时针对性采取措施改进相关因素,优化手术流程,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提前做好手术准备,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并尽可能地减少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做好住院环境的消毒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病菌的耐药性,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以及降低术后感染对患者病情恢复、治疗效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许朗,鲁大鹏.北京地区老年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感染患者厌氧菌分布及药敏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4):1715-1717.
[2]赵驰,金芮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0):8-9.
[3]游杰,杨雅洁,刘丽燕,等.牙周干预治疗降低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的下呼吸道感染[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9):1256-1260.
[4]韩春,赵佳正,王可敬.口腔颌面部肿瘤外科钛板植入修复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浙江医学,2016,38(16):1345-1347.
[5]姜西刚,卞清明,肖刚.右美托咪啶复合硝酸甘油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术中控制性降压的应用[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5,7(3):177-180.
[6]杨文宾,李春洁,李龙江,等.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术后感染细菌及耐药性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5):584-588.
[7]Jared M Newman,Marcelo BP Siqueira,Alison K Klika,et al.Use of Closed Incisional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after Revision Total Hip and Knee Arthroplasty in Patients at High Risk for Infection-A Prospective,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The Journal of Arthroplasty,2018,21(9):12.
[8]Albeir Y Mousa,Mike Broce,Shane Monnett,et al.Results of Telehealth Electronic Monitoring for Post Discharge Complications and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 Following 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 with Groin Incision[J].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2018,34(28):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