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4:40: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采取心血管内科手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具体操作和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抽取3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来源,诊疗时间在2016~2019年,所有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对症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血管内科尿激酶溶栓干预,在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病情及安全性数据进行梳理并归纳心血管内科治疗措施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疗程后患者病情改善评估后提示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7%;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相对于治疗前,疗程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心血管内科溶栓手段治疗对于病情有令人满意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溶栓;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李智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82-83.

0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心血管严重疾病类型,是指冠状动脉处于急性、持续性的缺血缺氧状态,导致心肌组织受损甚至坏死的变化[1],可引发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等并发症[2],需严肃对待并及时处理。现将本院近年来应用心血管内科对症治疗,效果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抽取30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来源,诊疗时间在2 0 1 6~2 0 1 9年纳入研究对象中男女例数对应为1 9例、1 1例;年龄3 3~79岁,平均(5 4.1±5.1)岁;发病时间持续在1~9 h,平均(4.1±1.7)h。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包括:前壁梗死、后壁梗死、下壁梗死,例数对应为15例、8例、7例。

1.2治疗方法

确认患者病情后立即给予常规急性心肌梗死对症治疗,包括:①拜阿司匹林(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首次负荷量300 mg,加联合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首次负荷量300 mg。以后每天拜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长期口服;②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静脉泵入或静点硝酸酯类药物,2次/d。③联合尿激酶进行早期治疗,尿激酶产自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将剂量1 5 0万U的尿激酶溶入10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快速静脉滴注,在半小时内完成。上述溶栓治疗结束后观察12 h,如无异常再通过皮下注射给予剂量为5000 U的低分子肝素该,2次/d[3-4],患者疗程为14 d。

1.3观察指标

患者接受治疗后心电图检查提示ST段有所下降且在0.15 mV以上,T波有直立倾向且幅度在50%以上,治疗后1周内无出现相关不良症状,为显效;疗程后患者的ST-T段得到控制,心绞痛的频率下降,为有效;疗程后患者没有出现上述变化,为无效[5]。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涉及需要统计学分析的数据输入专业软件SPSS 19.0中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疗程后患者病情改善评估后提示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7%,其中显效患者17例,有效患者12例,无效患者1例。治疗期间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出现心律失常、血便并发症患者各有2例,出现皮肤黏膜不适、黑便患者各有1例,在对症处理后并发症得到控制,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相对于治疗前,疗程后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有明显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在于冠状动脉存在病变,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冠状动脉血供明显降低甚至终端的情况,对应的心肌组织处于长时间严重缺血状态,进而诱发的相对临床症状,急性心肌梗死在短时间内便会急速发展,对于患者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会造成严重影响,而在当前人们生活节奏还有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得到临床的重视。本院在临床探索以及文献[6-8]研究支持下,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干预手段,在研究数据中可知该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尿激酶属于蛋白水解酶,能够控制梗死面积的延伸,提高梗死血管再通率,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对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心血管内科溶栓手段治疗对于病情有令人满意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鞠维华.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3):6-7.
[2]张天峰.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3):14-15.
[3]李珈琪,刘艳玲,夏艳丽.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7):3229.
[4]Heusch G,Gersh BJ.The pathophysiolog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ategies of protection beyond reperfusion:a continual challenge[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7,38(11):224.
[5]张瑜.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3):120-121.
[6]王东方.尿激酶溶栓与PCI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预后对比[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3):349-350.
[7]Bally M,Dendukuri N,Rich B,et al.Risk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SAIDs in real world use:Bayesian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patient data[J].Bmj,2017,357(19):9.
[8]曹荣贤.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9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