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行气利水方治疗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4 11:3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行气利水方在治疗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收集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轻度OSA患者(年龄>18岁)68例,同时采用随机双盲分组设分为观察组34例,治疗组34例。治疗组给予以行气利水方,中药汤剂每袋200mL,早晚各服1袋。以上二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组暂不做特殊处理。结果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有效率占70.59%。观察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HI指数、ESS量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行气利水方可显著改善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关键词: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行气利水方;临床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陈璠,宋立公.行气利水方治疗成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182,184.

0引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OSA)发病率较高,涉及人群广泛,它是一种以睡眠期间上气道反复出现完全阻塞(呼吸暂停)或部分阻塞(低通气)为特征的睡眠呼吸疾病。研究发现OSA发生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当属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其余还有遗传因素、肥胖、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均会引起OSA的发生。OSA与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猝死等多系统损害有关,同时这些系统损害也会加重OSA,形成恶性循环并加速疾病进展。近些年来,临床上有关OSA的治疗主要以西医手术、呼吸机、口腔矫正器为主[1-3],但存在易复发、依从性差等不良反映,会降低临床疗效。现收集2018年09月至2019年02月,应用行气利水方治疗成人轻度OSA病例34例,现将临床观察研究总结报道。

1临床资料

选取就诊于潍坊市中医院轻度OSA患者(年龄>18岁)68例,采用随机双盲分组设分为观察组34例,治疗组34例。所有病例治疗前1月均未应用各种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标准

2.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鼾证中医诊疗方案》制定,主症:打鼾、气息涩滞不利。次症:(1)神疲嗜睡,睡不解乏,健忘;(2)胸闷气短;(3)大便黏滞不爽;(4)舌苔白或白腻或白滑;(5)脉滑。以上诸症,需具备主症;同时具备2个以上(含2个)次症,结合舌脉确诊。

\

 
2.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第三版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3)诊断标准,满足(A+B)或C:A:出现以下至少一项:(1)患者主诉困倦、非恢复性睡眠、乏力或失眠;(2)因憋气、喘息或气梗从睡眠中醒来;(3)同寝者或其他目击者报告患者再睡眠期间存在习惯性打鼾、呼吸中断或二者皆有;(4)已确诊高血压病、心境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冠脉疾病、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或2型糖尿病。B:PSG监测显示每小时睡眠期间,或OCST每小时监测期间,发生阻塞性为主的呼吸事件≥5次。C:PSG或OCST证实:PSG监测显示每小时睡眠期间,或OCST每小时监测期间,发生阻塞性为主的呼吸事件≥15次。

3药物制备方法

行气利水方:半夏9g、陈皮9g、茯苓20g、猪苓10g,泽泻10g、白术12g、桂枝18g、薏苡仁30g、枳壳9g、厚朴9g、桃仁9g、红花9g、党参10g、黄芪10g、甘草6g。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采用药物加水1000mL浸泡30min后,用自动煎药机煎煮取汁400mL分两袋,每袋200mL。以上中药均来自潍坊市中医院中药房。

4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行气利水方,每袋200mL,早晚各服1袋,对照组暂不做特殊处理,以上二组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整个研究期间不允许合并使用其它中药和中成药制剂,如有应用,应详细记录。

5疗效判定标准

5.1中医证候量表采用计分方法制定证候轻重分级标准

中医证候积分:共有5主证候,分别为睡则打鼾、自觉胸闷、失眠多梦、形体肥胖、苔厚腻。均分为无(0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4个级别进行累加。

5.2AHI测定

正常:AHI<5;轻度:5-15;中度:15-30;重度:AHI>30。

5.3ESS量表

提示瞌睡:6-11分;提示过度瞌睡:11-16分;提示危险性瞌睡:16-24分。

6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进行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处理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7结果见表1。


\


8讨论

古代中医学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称为“鼾症”、“打鼾”等。笔者考虑其发生主要由于气机升降失常,气道壅塞不利。OSA患者多见于肥胖之人,皆因肥人气血沉厚,痰瘀容易阻迫气道,气机不畅所致,可见,痰湿阻滞是OSA的病理关键[4],采用脏腑辨证,病位在喉,病因为“气有不和”;痰湿上阻于气道,壅滞不畅,肺气不利,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失常,出现鼾声如雷、呼吸暂停等症状[5]。行气利水方中以二陈汤合五苓散为基础方,又包含半夏厚朴汤的成分。半夏、陈皮配伍取二陈之义,半夏味辛、性温,为燥湿化痰、止呕、温化寒痰要药,善治脏腑内停的湿痰,陈皮辛行苦泄,燥湿化痰、理气健脾[6]。苓桂为化气利水之常用组合,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化饮,配伍猪苓、泽泻,可增加利水渗湿之力。桂枝温阳化气、平冲降逆。加用炒白术、薏苡仁健脾利湿。水饮阻滞气机,枳壳理气宽中,厚朴下气除满,燥湿消痰,与半夏相伍取半夏厚朴汤方义,善治气郁痰凝阻滞喉间,化痰利气消鼾;配伍桃仁、红花,泄利血中瘀滞,通经活血。“胖人多气虚”,加用黄芪、党参补气健脾,甘草用来调和以上诸药[7]。纵观全方,针对OSA痰湿因素而设,在调理痰湿体质的基础上行气化瘀利咽,利水散结消鼾,标本兼顾,体-病-证并调,用药匠心独运,功效卓然。

目前中医对于OSA的治疗仍存在多种问题,例如:现在很多人对于睡眠障碍疾病所知甚少,甚至没有正确的认识,许多人认为夜间打鼾是睡眠质量好的表现,大部分该类患者不愿意进行规范治疗。且2019年美国睡眠医学会(AASM)发布了最新版本的PAP(呼吸机)治疗成人OSA的临床实践指南,其中提出了中重度患者或OSA伴日间嗜睡的患者或影响生活质量或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建议使用呼吸机治疗,故患者OSA程度严重时应首选呼吸机治疗,中药效果欠佳,换言之,中医治疗OSA应用范围较局限。笔者认为:今后对应用中医治疗的OSA患者,应注意进行长期回访,观察中医疗效,督促患者培养相关意识,在病情处于轻度时及时控制,防止出现心脑血管等一系列慢性病,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Freedman N.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Clinics in Chest Medicine,2010,31(2):187-201.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咽喉学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2):95-96.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糖尿病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5):326.
[4]漆佳鑫.浅谈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从痰论治[J].北方药学,2014,11(8):101.
[5]马云莉,刘忠达,张尊敬.宁鼾汤治疗痰瘀互结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6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16.
[6]姜浩,刘巧巧,余仁欢.黄连温胆汤现代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4,33(4):314-316.
[7]王永红,李国翔,刘荣芹.浅析中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J].河北中医,2001,23(4):2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8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