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即应用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膀胱灌注治疗组(42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29.3±1.4)VS(29.9±1.4)min,t=0.185,P=0.067)。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14.3±1.9)VS(7.3±1.0)d,P=0.000﹤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6.3±1.4)VS(44.4±2.9)mL,P=0.000﹤0.05),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比较,除闭孔反射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膀胱灌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
本文引用格式:崔克,张士祥,李耀宗.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联合膀胱灌注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54-55.
0引言
膀胱肿瘤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由于环境污染加剧、生活饮食习惯等因素变化,导致我国此类肿瘤患者逐渐增加[1]。据报道,初发膀胱肿瘤多数患者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占比高达70%[2]。对于此类膀胱肿瘤患者,临床往往给予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而且已经成为治疗金标准。尽管该种术式能够达到较高的治疗效果,但是仍然面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膀胱穿孔及闭孔神经反射、出血;术后仍然可能面临出血。若手术过程中尚未彻底清除肿瘤组织,则术后仍然可能复发[3]。房山区第一医院引入膀胱灌注联合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本研究对此方面研究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在房山区第一医院行手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合术式不同分组,按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96±4.52)岁;肿瘤直径均值(1.89±0.45)cm。对照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47±4.75)岁;肿瘤直径均值(1.81±0.27)cm。两组患者在基线资料(年龄、性别、直径等)上对比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全部入选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泌尿系增强CT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癌细胞尚未扩散到整个膀胱肌层;男女不限;年龄50-88岁;手术前都经活检确诊,都是首次住院。排除标准:合并前列腺增生;复发等。
1.2治疗方法
1.2.1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硬膜外麻醉,两组患者都取截石位。①观察组:术中应用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手术治疗系统(最大功率为150 W),借助直射光传输能量,冲洗液为等渗生理盐水。将操作镜通过尿道准确置入,借助操作镜观察观察情况,明确肿瘤位置、形状、数目等,进而明确手术需要切除组织范围。在病灶组织周围2 cm处行标记,并且对直径较大的肿瘤血管血供进行凝固,目的在于有效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将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作为介质进行持续膀胱灌洗,调准操作镜,使其控制于病灶及周围组织在2 cm范围内,对膀胱黏膜进行汽化、切割,直到能够将膀胱壁肌纤维清楚、充分暴露出来。②对照组:手术过程中采用TURBT术。从病灶表面着手,切除瘤体,直到切至肌层,最后实施电切。
1.2.2膀胱灌注治疗:于术后7 d,均予以膀胱内灌注羟基喜树碱30 m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03343;企业名称: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次/周,持续八周;8周后,调整灌注治疗频率,1次/月,持续治疗8个月。另外,叮嘱患者术后1年每3个月检查1次膀胱镜。
1.3观察指标。①对比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②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并发症(含有闭孔反射、输尿管损伤、膀胱穿孔、尿道刺激症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通过SPSS 22.0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尿路刺激征、膀胱穿孔、输尿管损伤、闭孔反射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29.3±1.4)VS(29.9±1.4)min,t=0.185,P=0.067)。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14.3±1.9)VS(7.3±1.0)d,P=0.000<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6.3±1.4)VS(44.4±2.9)mL,P=0.000<0.05),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患者闭孔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73%(10/42),
(χ2=8.266,P<0.01)。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都未出现输尿管损伤、膀胱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见表2。
3讨论
现阶段,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临床往往首先采用TURBT术治疗。然而,诸多研究表明,尽管该种术式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复发,但是该手术术后患者康复慢,手术操作复杂[4]。近年来,高功率双波长(980 nm/1470 nm)龙激光汽化术术日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有切割、凝固和汽化等。陈伟[5]运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结果证实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本研究表明,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29.3±1.4)VS(29.9±1.4)min,t=0.185,P=0.067)。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14.3±1.9)VS(7.3±1.0)d,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6.3±1.4)VS(44.4±2.9)mL,对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综上所述,联合治疗具有以下优势:激光治疗过程中没有对患者产生不适感;可以提高视野的清晰度;患者术后身体恢复快,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苏震,李建玲,滕小慧,等.CD34、LYVE-1、podoplanin及MVD、LVD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1):97-98.
[2]郄云凯,胡海龙,田大伟,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中留取切缘标本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疗意义[J].中华外科杂志,2015,53(3):202-205.
[3]王敏,高超,钱卫红,等.经尿道膀胱肿瘤激光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临床比较[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8,38(1):46.
[4]楼小彬,周长春,王锦宏.TURBT术后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及预后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662-663.
[5]陈伟.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223-2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