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208例临床分析核心探寻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3 16:04: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行阴式子宫全切术患者的腹腔镜辅助手术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对208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进行分组,10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经腹部子宫全切术治疗,104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进行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的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具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跟安全性,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跟预后效果均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阴式子宫全切术;经腹部子宫全切术

本文引用格式:刘新.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208例临床分析核心探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4):50+53.

0引言

子宫切除术作为妇科的一种常见术式,但是在传统的经腹部子宫全切术还会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创伤,手术禁忌证也比较多。近年来,全子宫切除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临床上,子宫作为女性最为重要的生殖器官,开展全子宫切除术会造成很大的创伤。通过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解剖结构,手术操作空间比较大,还可以让患者的治疗跟预后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本次研究对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208例患者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究。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人员为本院收治的208例行子宫全切术患者,研究时间在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根据手术术式的不同进行患者的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年龄在27-46岁,平均(36.15±2.49)岁。对照组患者行经腹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年龄在26-47岁,平均(35.89±3.11)岁。两组间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纳入标准:符合手术指征;已婚;疾病类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产后大出血和子宫脱垂等;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精神异常、器官功能病变、其他病史患者排除。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随后进行全身麻醉处理。在手术床上进行消毒巾的铺设,手术医师经患者阴道进行举宫器的妥善安置,随后在腹部肚脐处以及髂前上棘内侧做三个切口,输入适量CO2进行气腹的建立[1]。在切口处行导管穿刺,通过腹腔镜对患者病灶的形态、大小跟病变情况进行准确的掌握。通过电凝刀切断患者的子宫圆韧带,然后根据具体病情选取可以保留的子宫附件。对患者子宫附近的疏松组织进行分离处理,直到患者子宫得到完全的暴漏。手术医师通过电凝刀对患者的子宫血管、,骶韧带以及主韧带急性切除,通过环形切割方式切开患者阴道,取出子宫体之后进行切口的止血处理,做好患者盆腔的冲洗工作后取出腹腔镜,进行创口的缝合,手术结束[2]。对照组患者则采用经腹部子宫全切术来进行干预治疗。

1.3观察指标。就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9.0是处理数据资料的,表示为(±s),给予t或者χ2检验,若是组间有差异性,则P<0.05。

2结果

2.1临床指标指标对比。进行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阴道感染跟3例排尿困难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患者则出现了11例阴道感染、2例膀胱损伤以及3例排尿困难的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对比存在有显著差异(P<0.05)。

3讨论

子宫切除术作为妇科的常用手术模式,对于多种妇科疾病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以往的经腹部子宫全切术中,虽然适应症广泛,手术效果良好。一方面该术式已经被广大医师数量掌握,还不会受到患者子宫限制,对于子宫以及较大盆腔肿块也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术式会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损伤,延长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容易导致一些术后并发症的出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3]。

阴式子宫全切术最初用来治疗子宫脱垂,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方法得到显著改进,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凭借自身优势在临床上获得广泛应用,在妇产科临床手术中应用较多,如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通过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能够对患者的腹腔脏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于其他盆腔疾病也有着良好的诊断价值;该术式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受骨盆限制少,便于术后快速恢复,有助于住院时间的缩短,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且有助于生存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临床上深受广大患者与医生的青睐。此外,通过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应用,能够减少手术的耗费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使得患者在手术中承受的创伤得到有效的降低,对于患者治疗效果跟预后效果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4]。此外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可以采用剪开膀胱子宫的模式来进行盆腔粘连、韧带以及附件的处理,从而在保障阴道操作视野的基础上,避免对于患者膀胱直肠造成的影响,从而让患者在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4]。通过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法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放大手术解剖视野,手术过程中对于患者的子宫、阴道跟直肠等部位也能够进行清晰的反映,减少对患者血管所造成的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上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也要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这也就表明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是一种安全性跟可靠性比较高的子宫切除术式,能够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另外,为帮助患者实现早日康复,需要做好相关护理工作。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需要做好接待工作,就医院环境、主管医生和护士等进行积极的介绍,将本次手术开展的目的、术前准备、大致过程、安全性、麻醉方式、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等详细的向患者介绍,使其能够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治疗;同时,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积极主动的与其交谈,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②并发症护理:定期打扫与消毒病房,保持通风,以此有助于交叉感染的减少;会阴部保持清洁,关于抗生素药物要定期服用,防止细菌感染;做好咳嗽与咳痰护理,及时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以此能够有效的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与按摩操作,床单被褥、贴身衣物需要保持干燥整洁,避免压疮的出现。③饮食护理:叮嘱患者术后有6 h的禁食时间,之后可以食用全流质食物,按照少食多餐的原则,为避免造成腹胀与腹痛等情况,奶类与糖类使用不要食用;按照肠胃功能实际恢复情况,食量与营养应该适当的增加,保证所摄入的蛋白质与维生素充足,以此致力于患者机体免疫能力的显著提高与疾病危险因素的减少。④疼痛护理:疼痛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与预后恢复,为此一旦疼痛症状出现,便需要立即开展评估,针对轻度疼痛患者可以自行缓解,重度患者为保证睡眠质量,在获取医生许可的情况下服用一定剂量的镇痛药物。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定期进行开窗通风,保证充足的光线;室内温度与湿度分别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18-20℃、50%-60%),病区内保持秩序井然。按键,根据患者需要提供轻松欢快的视频音乐等。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具备有良好的安全性跟可靠性,促进患者的治疗效果跟预后效果得到提升,值得临床应用跟推广。

参考文献

[1]郭静.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临床对比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27):39-40.
[2]宋晓玲.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广泛全子宫切除+淋巴结切除术治疗早期宫颈癌临床有效率及复发率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0):1215-1217.
[3]刘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3):46-47.
[4]王凤.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改进和传统开腹子宫全切术对比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1):80+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