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在子宫肌瘤手术中实施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8例与乙组58例,甲组术中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方法,乙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方法,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术中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后,甲组术中心率(74.39±8.90)次/min、平均动脉压(81.40±9.90)mmHg以及术后苏醒时间(10.12±2.34)min均显著低于乙组,而且甲组麻醉优良率(96.55%)显著高于乙组(81.03%),甲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10.34%)显著低于乙组(22.4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手术中实施不同麻醉方法可获得不同结局,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更好,有利于手术进行,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麻醉方法;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
本文引用格式:姜勋.对子宫肌瘤手术进行不同麻醉方法的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114,116.
0引言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一种较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可达25%,虽然子宫肌瘤预后较好,但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阴道出血、月经紊乱等,严重时还会导致女性不孕,造成生活质量下降[1]。目前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式,合理有效的麻醉方法不仅有助于手术治疗,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硬膜外麻醉在妇科手术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其肌松效果差、起效慢、阻滞不完全,容易对手术治疗造成干扰,因而临床应用受到诸多限制,而腰硬联合麻醉则显示出独特优势,能够更加快速地发挥药效,镇痛完全,肌松效果更好[2]。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了解两种麻醉方法的差异性,从而为临床麻醉方法选择提供参考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自愿行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及精神障碍无法正常沟通者,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均为二级、三级以上患者。将116例患者依照抽签法分为甲组58例与乙组58例,甲组年龄26~57岁,平均(44.80±6.31)岁,ASA分级:二级30例,三级28例,乙组年龄28~56岁,平均(45.21±6.93)岁,ASA分级:二级27例,三级31例,两组患者年龄、ASA分级等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准备:术前30 min给予0.5 mg阿托品+0.1 g苯巴比妥钠肌注,监测心率、血氧饱和度、脉搏等各项指标,给予面罩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实施麻醉前测量患者体重,计算准确麻醉药量,甲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在L2~3间隙行硬膜外腰椎穿刺,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后使用25G腰穿针深入蛛网膜下腔,若有脑脊液流出则注入0.75%布比卡因1.5 mL,持续注射30~45 s,置入并固定硬膜外导管,调节麻醉平面,使阻滞平面处于T5~6之下。乙组实施硬膜外麻醉方法:L1~2或L2~3间隙做硬膜外腰椎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5 mL,10~15 min后观察有无阻滞麻醉征象,确定麻醉起效后继续注入0.75%罗哌卡因10~15 mL。
1.3观察指标
(1)术中生命体征与术后苏醒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平均动脉压。(2)麻醉效果:依据麻醉肌松程度、疼痛反应及手术进展将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优:麻醉后盆底肌松良好,无疼痛与牵拉反应,手术过程顺利。良:麻醉后有轻微牵拉反应,疼痛不明显或无疼痛表现,给予少量镇痛药物后手术过程基本顺利;差:麻醉后有明显的疼痛和牵拉反应,需要使用大量镇痛药物辅助手术进行。(3)安全性:观察和记录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情况,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收集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或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指标与术后苏醒时间对比
从表1数据可知,甲组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与术后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分级对比
由表2数据可知,甲组麻醉优良率为96.55%,乙组麻醉优良率为81.03%,甲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由表 3 数据可知,两组麻醉后均有不良反应发生,甲组有6 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0.34%,乙组有 13 例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22.41%,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手术治疗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行子宫切除术,近年来随着手术方法的不断完善,麻醉方法的选择也逐渐受到临床重视 [3-4]。下腹部手术术中牵拉会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使患者感受到剧烈疼痛,引起一系列机体功能与代谢变化,可见强烈的应激反应对于机体健康及预后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5]。麻醉对于患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以上方面,盆底及子宫肌肉松弛程度会影响手术过程,而且术后恢复时间越早则对恢复越有益,这些都会受到麻醉方法的影响,只有采取合适的麻醉方法才能确保手术顺利、减少疼痛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6]。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的麻醉方法有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时取头低脚高位,可能对呼吸循环造成影响,容易出现不适感,而腰硬联合麻醉时,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得到有效抑制,外周阻力下降,消除了麻醉对呼吸循环的抑制,而且腰硬联合麻醉中麻醉持续时间长,有效维持了药效, 避免反复注入麻醉药引起的内分泌紊乱情况 [7-8]。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甲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后,术中体征稳定,术后苏醒时间短,而且麻醉效果好,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实施硬膜外麻醉的乙组(P<0.05)。
总体而言,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相比更具优势,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能够保证手术顺利,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畅.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子宫肌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11(35):71-72.
[2]刘信毅 , 方军 , 王江铃 .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子宫全切术麻醉效果及对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变化影响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8,26(35):2071-2076.
[3]魏福生 . 腰硬联合麻醉和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子宫肌瘤手术中的效果对比研究 [J]. 中国医学装备 ,2014,11(11):119-121.
[4]何玉娥 . 腰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J]. 卫生职业教育 ,2018,36(15):149-150.
[5]李琪 , 刘雪梅 , 孟庆辉 . 腰硬联合麻醉在腹式子宫肌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25(6):708-710.
[6]王淑燕 , 何岩 , 张通 . 子宫肌瘤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J]. 系统医学 ,2018,3(6):119-120,123.
[7]储明俊 . 用右美托咪定对接受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探究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16(3):98-99.
[8]方建国 . 子宫肌瘤手术中持续硬膜外麻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对比[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28(S2):24-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