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2 15:15: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内分泌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予以常规健康教育)与观察组(59例,予以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在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工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效果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潘存莉,陈卉娟.并发症体验式教育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5):290,292.

0引言

糖尿病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并且因糖尿病引发的并发症也具有极大的风险。如果仅仅依靠药物治疗是不太理想的,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健康的、具有实际意义的自我管理方案。坚持做好各方面的自我健康管理,对改善病情是有很大帮助的[1-2]。在大量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研究中,有很多管理形式,比如集体的综合教育、个人教育、远程教育等,这些教育方法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还没有取得更加有效的突破[3]。所以,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如何开展更加有效的健康教育这一问题,还需要在临床医学中不断研究探讨。

本文主要针对提出的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探讨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通过与常规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下面对这两种方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及相应结果进行阐述。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内分泌科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35~68岁,平均(52.25±7.71)岁;病程1.5~12年,平均(6.47±2.33)年。观察组59例,男32例,女27例;年龄38~70岁,平均(53.21±7.47)岁;病程2~13年,平均(6.51±2.7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较性。

1.2方法

观察组予以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如下:(1)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一般资料、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2)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包括糖尿病的概念、并发症的类型和预防手段等内容,并针对每个患者的理解能力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3)指导患者进行并发症体验活动。第一项,体验视力下降(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而导致视力下降)。体验者必须全程佩戴毛玻璃眼镜,在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走完长约3 m的玻璃模拟路。第二项,体验躯体活动障碍(因糖尿病引起的脑血管病变而导致躯体活动存有障碍)。要求体验者将身体同侧的腿和胳膊都固定在轮椅上,然后用另一侧的肢体操控轮椅的行动,需要按照护理人员的指示完成5 m的行走、开瓶喝水等动作。第三项,体验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首先要求体验者在正常情况下进行足部检查,然后通过冰块冰冻足部,直至脚底毫无感觉后,再进行足部检查。让患者自己感受两次检查的不同,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最后再体验一下神经病变后赤脚踩棉花的感觉。(4)进行示范教育。将治疗后的糖尿病控制情况较好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制作成幻灯片演示给患者观看,并邀请案例中的患者本人来交流自己对治疗效果的感受情况及优点等,同时以乐观的精神面貌感染并鼓励患者树立治疗控制的信心[4-6]。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教育,内容除上述第(3)点并发症体验活动以外,其他均和上述方法相同。

对所有研究患者进行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的随访工作,通过复诊、电话回访等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用药情况、血糖监测、饮食活动、日常生活行动等信息,根据患者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相关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予以护理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F B G)、餐后2 h血糖值以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标准为:(1)空腹血糖的正常值在3.9~6.1 mmol/L。(2)餐后2 h血糖的正常值<7.8 mmol/L。(3)采用SDSCA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测患者的自理能力,包括运动、饮食等项目共10项,总分60分,得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7.0软件中分析,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 h血糖值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
 


3讨论

因为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处于日趋增长的形式,在生活中,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这一情况不由得为医院增添了更大的压力,一方面要极力控制住患病多年患者的病情程度,延长患者的寿命;另一方面要尽快、尽早地为刚患病的患者进行控制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7]。

本研究探讨的是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让患者体验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症状,以此对并发症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体验中感受到并发症带来的病痛是更加难以承受的,从而激发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进行自我管理。同时,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多样、病痛更加难受,可能使患者在体验前产生惧怕、焦虑的不良情绪,所以相关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开导,给患者讲明白二者的利害关系,帮助患者建立更强的治疗信心[8]。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应用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对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能力都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青华,陆群,黄溢.体验式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并发症病情控制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2):162,164.
[2]赵丽华,钱莉,王丽华,等.糖尿病并发症体验式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1):36-40.
[3]杨丽萍,周敏,刘思,等.体验式教育对成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8):1-3.
[4]任海香.健康教育在控制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中的作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9):1112-1113.
[5]李英.模拟体验式健康宣教对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8,26(5):27-30.
[6]Branoff JD,Jiroutek MR,Kelly CR,et al.A Ret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of Health Education Dispariti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Using Data From the National Ambulatory Medical Care Survey[J].Diabetes Educator,2017,43(1):125.
[7]周雪峰.健康教育在控制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发生中的积极作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53-54.
[8]Souza CFD,Mériane Boeira Dalzochio,Zucatti ATN,et al.Efficacy of an education course delivered to community health workers in diabetes control: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Endocrine,2017,57(2):280-2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65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