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下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2 09:32: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即3年医学专科学习,2年临床实习,后在基层医院工作。这些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将担负所在地区全科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医药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队伍能力水平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3+2”助理全科医师;中医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杨长明,郝磊,辛喜艳.“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下中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83.

0引言

“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即针对到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工作的3年制医学专科毕业生,在国家认定的培养基地经2年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培训合格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注册为助理全科医师[1],这些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将担负所在社区全科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任。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按照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要求,以提高基层“健康守门人”临床基本技能水平为核心,在规范化培养全科医生方面着力开展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将会为不断缩小城乡人才差距、进一步健全和巩固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不出区县”医疗卫生体系的新格局,此项政策将关系到整个基层医疗事业未来的发展[2]。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中医药在医疗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层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很大,基层医院的全科医师需要掌握更多的中医临床知识。

2013年北京市卫计委启动了助理全科医师“3+2”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北京延庆区医院作为临床培训基地在2013年接收首批“3+2”助理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3]。近6年来我科承担着“3+2”学员的中医临床教学工作。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发现并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分析。

\

 
1存在问题

1.1中医科临床实习学时不足


学时不足就是教学计划安排时间与学习时间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学生难以做到对知识的把握理解,受学时不足的限制,课堂教学达不到理想预期。目前在“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安排中医科临床时间为1-2周。中医的四诊及辨证论治的学习都需要较长时间的临床实践,1-2周只能走马观花。

1.2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不明确

学生完成3年的课程学习后,直接进入临床,带教科室与教学老师还未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不明确。

1.3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中医知识枯燥,抽象,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值得带教老师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

2对策与分析

2.1适当增加中医科教学学时


培养全科医师,中医药知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尤其是常见病的诊疗,我院是综合医院中医科,病种丰富,非常适合全科医师的培养。中医科的临床见习时间应设置1-3个月,连续1个月以上的中医学习可以培养最基础的中医辨证思维。学员在进入科室培训前期普遍热情较高,老师要利用好学员的学习热情,帮助学员在临床中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比如,阴阳、脏腑等。

2.2明确教学目的与教学内容

中医教育要力求避免理论教育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的弊端,见习老师应以大纲中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为基础,适度拓展,多安排临证带教跟师,开放式为主,多创造学习与实践四诊及辨证论治的机会,使学生逐渐掌握和真正运用中医方法诊断常见病、多发病,能运用中医思维和理法方药进行辨证论治,并指导临床工作。

2.3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①由易入难

中医理论的确枯燥难懂,故更应从简单常见疾病入手,比如最先学习“感冒”“咳嗽”等疾病的中医辨证治法,逐渐增加难度,最终达到学员们基本掌握诊治中医优势病种的目的。

②“设计”临床课堂

中医科病种多,临床见习时间短,如按部就班学习,学员很难抓住重点及掌握规律,老师可以适当“设计”临床课堂,比如同学们反应眩晕的中医辨证较难理解,那老师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在院的眩晕病人(包括中医科以外的其他教学科室),带领学员逐个查看这些病人,分组讨论病人的辨证分型,如病人数量较少,老师可以模拟病人,这种经过“设计”的临床课堂较传统的中医门诊跟师更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更容易短时间内抓住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③教学相应

临床见习不是教师独自的表演.而是“教学相应”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带教,不光传递知识,还应具有情感的互动,教师与学员之间相互的设疑,分组讨论并设组长等。仍以“眩晕”的临床见习为例,以几个问题开始:你发作过眩晕或你的家人发作过眩晕吗?发作前有诱因吗?那你觉得眩晕和哪个脏腑关系最密切?然后让学员们向老师提问,给出答案后再看病人,再追问之前的问题是否改变了答案,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望。

\

 
3总结

北京地区“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已经施行6年,我院毕业的学员已经加入到基层医院的临床工作中,已经工作的学员普遍反应中医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对于“3+2”助理全科医师,增加中医教学学时,提高学习中医的兴趣,更多的掌握基本的中医思维和辨证论治,对今后在基层从事全科工作具有较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J].中华全科医师杂,2011,10(9):609-612.
[2]黄艳,线福华,赵丽莉.“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31-33.
[3]康林,启迪,聂鹏.北京市“3+2”助理全科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10):9-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