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出指导。方法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l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行中医正骨针灸治疗,对照组行中医正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仅中医正骨治疗更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消除患者疼痛,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正骨;针灸;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邹德才,钱晓锋,吕望.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9):179+363.
0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疾病,由于腰椎间盘髓核的突出导致周围神经组织压迫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为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良的影响。有研究发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在10年以上的远期并发症情况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这为非手术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1]。为研究中医正骨和针灸治疗的基础上是否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我院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中医正骨与针灸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材料。选择自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8例,女44例;年龄16-79岁,平均(45.23±17.37)岁;病程15天至23年。所有患者均有腰腿疼痛的症状,其中37例患者出现下肢麻木,27例间歇性跛行,28例患者咳嗽时下肢疼痛加重,49例患者下肢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的现象。查体:57例患者出现脊柱侧弯以及椎旁压痛,83例患者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扫描结果显示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突出,54例患者L4/L5节段突出,43例患者L5/Sl节段突出,9例患者L3/L4突出,6例患者多节段突出。旁侧性突出和中央型突出分别为89例和23例。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2组,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病变类型、临床表现等基本信息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手法正骨:患者俯卧位,医者运用轻柔手法放松腰部肌肉5-10分钟。充分暴露患者腰部,医者将中指置于患者脊柱棘突上方,食指、及无名指分别置于患者脊柱棘突两侧,贴紧皮肤自上而下寻找位置发生改变的椎体,且在发生病变的间盘节段软组织中往往能够触摸到点状或线状的病理改变。以L4椎体右侧偏歪为例:患者左侧卧,左下肢伸直,右下肢屈曲,医者立于患者对侧,以右手斜推患者右肩前部,左前臂置于患者臀部右侧外上象限,医者或助手用手指抵住偏歪棘突,医者突发旋转并牵引的合力,指下常可感到弹动,并可闻及弹响。重新检查偏歪情况,此手法用于复位偏歪椎体,缓解间盘压力,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位置关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起到决定性作用,隔日操作一次[2]。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取穴肾夹脊、腰眼、腰阳关、十七椎、次髎、委中、阳陵泉、绝骨、太溪。辩证补泻。配合针灸可以改善病变区域的气血运行,疏通经络,有效缓解由于病变或复位产生的神经根水肿,减轻疼痛,对其各个穴位留针时间应该不得少于25分钟,同时要结合患者呈现出放射性麻涨感症状,隔日治疗一次,以4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标准。通过根据JOA评价指标对两组疗效的治疗前与治疗后实施评分分析,评分高则说明治疗效果越优。
1.4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中数据与患者基本资料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型号规格:23.0。各项基础数据为计量数据,使用T检验进行对比,用(±s)示数据结果,P<0.05。
2结果
以JOA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方法的疗效,治疗前,实验组患者JOA评分为(8.7±3.3),对照组患者JOA评分为(8.9±3.2),两组患者JO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JOA评分为(22.2±4.5),对照组患者JOA评分为(17.5±5.2),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JOA评分差异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当前,在临床医学中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病症展开深度研究,此项研究已经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腰间盘突出不仅会对患者的日常实际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使患者的身体遭受巨大的折磨,降低患者的生活水平。在临床中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疾病主要应用药酒擦揉加按摩推拿的治疗举措对患者展开一系列治疗,虽然可以使患者的腰椎间盘突出病情得到控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失误性创伤与后遗症等因素影响,降低临床治疗有效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中医医学“腰腿痛”、“痹症”的范畴。《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善行而数变”、“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3]。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来看,多以“行痹”为主,痛痹着痹次之。中医又有骨动筋伤之说。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因外伤、久坐、长期负重或腰椎运动等原因,形成急慢性损伤,导致纤维软骨板破裂,胶质髓核膨出或突出,刺激临近神经根或硬膜囊,造成局部水肿、炎性渗出,释放并蓄积化学物质,刺激神经而导致疼痛。治疗本病的体会:手法正骨可以解决腰后关节紊乱及椎体失稳发生旋转而致的神经根受压,又可以解决腰骶关节、骶髂关节扭伤或半脱位,从而调整椎体间压力,重新使病变间盘压力恢复平衡,有助于椎间盘的还纳,改善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针灸可以行气活血,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疏通经络。通过“松、动、顺、通”四个程序,达到“骨正筋柔”,“通则不痛”的目的[4]。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对于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标本兼治,疗效显著。本研究中,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经过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40天得随访,发现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效,但是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实验组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中医正骨针灸治疗手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治疗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正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仅中医正骨治疗更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消除患者疼痛,提高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有效性,加快患者的康复效果,为此中医正骨针灸治疗方法值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广泛推广应用,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符慧明,陆志夫,朱华亮,等.中医针灸结合正骨推拿治疗单纯性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7(09):165-167.
[2]赵永利.中医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8,27(05):178-179.
[3]田凯文.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7(14):115-116.
[4]刘东松.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03):494-4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