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医治疗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27 17:32: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研究中医治疗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64 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血脂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医联合西药治疗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中医;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血脂

本文引用格式:廖志高. 中医治疗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4):147.

\
 
0引言

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而发展至肝炎阶段时则会导致难度增加。病发后,患者可出现脂代谢异常、血脂升高等表现,对其肝脏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1]。因此,有必要给予其合适有效治疗,确保血脂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 64 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 32 例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 2017 年 4 月至 2017 年 9 月收治的 64 例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2 例。患者经临床诊断及病理学检验确诊为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炎,无神经系统疾病。观察组男 20 例,女 12 例;平均(40.5±1.6)岁;对照组男 19 例, 女 13 例;平均(40.4±1.5)岁。2 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给予甘草酸二胺(生产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40191、50 mg)口服,一次 150 mg,1 日 3 次;拉米夫定(生产企业:葛兰素史克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20030581、0.1 g)口服,1 次 0.1 g,每日 1 次。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给予自拟中药方剂,由败酱草、龙胆草、郁金各 15 g、车前子、制大黄、黄芪、栀子、法夏各 10 g、满天星、茵陈、决明子各 30 g、黄柏、柴胡各 12 g、甘草 9 g、虎杖、山楂各 15 g 组成,水煎取汁,每日 1 剂,2 组均治疗 2 个月。

1.3研究指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血脂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血脂均恢复正常水平,无不适感;有效:临床症状及血脂均有明显好转,轻微不适感;无效:经治疗未能达到上述标准,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存在加重迹象;治疗总有效率=(显效+ 有效)/ 总例数×100%[2]。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1.4数据处理。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 SPSS 21.0 中,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表示,用 χ 2 检验,如 P < 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 96.88%(31/32),其中显效 28 例、有效 3 例,对照组75.00%(24/32),其中显效 20 例、有效 4 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 2 =4.655,P=0.031)。

2.2血脂水平对比。治疗后,观察组TC、TG 分别为(4.52±0.51)mmol/L、(1.56±0.14)mmol/L, 对 照组 为(6.24±0.34)mmol/L、(1.98±0.51)mmol/L,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 =16.303、4.492,P=0.000、0.000)。

\

3讨论

目前临床针对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多采用西医治疗,即甘草酸二胺、拉米夫定,甘草酸二胺为中药甘草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并对肝功能进行改善;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于乙肝病毒具有较强抑制作用。但西药治疗整体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患者及医师对治疗效果的需求。而中药治疗自古有之,由败酱草、龙胆草、郁金、车前子、制大黄、黄芪、栀子、法夏、满天星、茵陈、决明子、黄柏、柴胡、甘草、虎杖、山楂组成的中药汤剂治疗,其中败酱草、栀子、龙胆草具有抗菌抑菌之效, 制大黄、黄芪、黄柏等具有利胆消炎之效;法夏、满天星、决明子具有通肠便、降血脂等功效,配伍其他中草药治疗则具有行气除湿、解毒化瘀等功效,能够增强患者免疫功能, 抑制病毒而提高治疗效果 [3]。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升,且患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均得到改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中医联合西药治疗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效果显著,且效果优于西药治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晴, 赵文霞. 慢性乙肝合并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2):154-156.
[2]焦运 , 马娟 , 王煜 , 等. 双环醇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观察 [J].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39(8):953-956.
[3]黄盛新, 黎玮, 朱艺平. 中医药治疗乙肝的临床研究近况 [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20(1):60-62.

《中医治疗乙肝合并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观察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7/20181127053323563.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