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20 11:50: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方法将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只是单纯应用西药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肾炎康复片和中医辩证治疗,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疗效以及尿蛋白指标,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5%,而观察组有效率为97%,观察组患者相比对照组患者,在24h尿素氮、血肌酐、血浆白蛋白以及尿蛋白定量等指标都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过程中,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西药疗效显著,且患者耐受性良好,只有轻微不良反应。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雷公藤多苷片;厄贝沙坦片;潘生丁片

本文引用格式:马鹤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23-224.

0引言

在临床肾脏疾病中最普遍的肾脏疾病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其主要以反复发作的水肿、高血压、血尿以及蛋白尿等临床表现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肾脏功能,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过程比较复杂,如若患者不能及时未得到有效治疗,不仅会造成患者贤功能衰竭,严重时,还会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西医治疗主要是降低死亡率,保护肾功能,减轻症状,预防水、钠潴留等,由此可见,对症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疗法,但是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以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尿常规以及沉渣检查等均已确诊,符合国家制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慢性肾炎就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主要表现为损害肾功能、血尿、高血压、水肿以及蛋白尿。发病率不明,多种病因、疾期以及病理类型也不尽相同。中医治疗方法报道如下,主要针对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①阳虚甚者,加巴戟、肉桂、于姜;②气虚甚者,加黄芪用量、重党参;③阴虚者,加阿胶、枸杞、生地黄;④湿浊重者,加厚朴、草豆蔻、苍术、大腹皮;⑤水肿甚者,加猪苓、车前子、泽泻;⑤血瘀者,加桃仁、丹参、红花;⑥肝阳上亢者,加白僵蚕、牡蛎、玳瑁;⑦热毒甚者,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⑧腰痛者,加杜仲、续断;⑨呕吐痰涎者,加吴茱萸、法半夏;⑩有蛋白尿者,加昆明山海棠、黑大豆。血尿者,加大蓟、白茅根、小蓟、生地黄。

\

 
三高主要有高灌注、高压以及高滤,若过致就会造成肾小球硬化,长期损害肾小管,脂质代谢紊乱,蛋白尿,肾单位功能丧失,肾小管间质持续进展,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高代谢。多种多样: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间质纤维化导致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小管萎缩,最终肾小球硬化[3]。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一年以上,尿检异常,肾活检:病理学示各种肾小球损害或小管间质损害,肾功能:早期可正常,随病程进展而受损。

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200例患者中,普通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116例,肾病型患者72例,肾型高血压患者12例治疗后好转45例,基本缓解25例,完全缓解12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7%。西医结合方法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治疗中报道如下:选择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积极控制高血压,目标:蛋白<1 g/d,BP135/80 mmHg,蛋白>1 g/d,BP125/75 mmHg,如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甲强龙、强的松以及霉酚双酯肾炎康复片,能有效缓解肾功能恶化,通过联合常规西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不良反应轻微,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能促进肾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尿、消除肾内毛细血管内的血栓、改善肾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及时处理高血糖、尿酸、血脂以及高钙[4]。要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比如:感染、肾毒性药物、劳累、妊娠等。由于个体差异大,与是否重视治疗肾脏及保护有关,主要处决于病理类型。如若病情缓慢进展,最终会造成患者慢性肾衰。

\

 
1.3临床功效和疗效。消水退肿,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慢性肾小球肾炎症属脾,水肿。对于肾虚衰者,在临床治疗脾肾虚衰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过程中,应用补脾益肾汤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结果

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12例,观察组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1例;症状性低血压患者24例,尿频患者1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出院。对慢性肾炎患者的鉴别诊断比较顺利,其临床表现比较及时,由此可见,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比较得当。

3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在于虚实两方面,属于中医血尿水肿范畴,实际上是风邪侵袭、气滞血瘀、水湿内滞。虚证主要表现为脾肾阳虚、气阴两虚等。脾失运化、肺失通气和肾开合会导致水肿、气滞、发热和水湿内滞。因此,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重要致病因素是湿、热、血瘀。中医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可祛瘀活血,清热利湿,主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

本研究结果表明,我院20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常规西药疗效显著,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此同时,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相比对照组患者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可减少患者尿液蛋白排除量,有效改善患者的肾脏功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从而促进患者肾脏功能的恢复。

4结论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西药肾炎综合征康复芯片联合治疗,患者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轻微,可明显减少患者尿蛋白的排除,有利于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肾功能恶化,从而促进患者病情的早期恢复,可提供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杨立军.正清风痛宁循经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8.
[2]李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16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8,31(02):329-331.
[3]蒋松,郭术莲,晋中恒,等.脾肾气虚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行加味二仙汤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09):70-72.
[4]宋渊杰.槐杞黄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证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5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