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间: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中抽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对照组给予传统术后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术后护理干预指导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干预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功能恢复
本文引用格式:阿玲娜.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344+346.
0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股骨颈骨折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功能障碍,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影响。临床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进行治疗,但老年患者多合并慢性内科疾病,导致患者后期康复缓慢,预后较差[1]。因此,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间: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中抽取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且签署同意书;②符合老年股骨颈骨折相关诊断标准且符合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标准;③年龄>60岁。排除:①心、肝、肾等重大器官功能异常者;②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③免疫系统障碍者。本次研究已上报院伦理委员会并经批准同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与研究组(n=42),其中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1-76岁,平均年龄(68.32±5.28)岁,13例交通事故伤,15例坠落伤,14例跌倒伤。研究组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61-75岁,平均年龄(67.83±5.54)岁,14例交通事故伤,13例坠落伤,15例跌倒伤。两组的基本资料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术后护理干预指导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等情绪,并向其耐心、详细的解释进行相关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对患者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以提高其护理依从性。②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干预。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的重点内容并进行指导,主要包括臀肌训练、直腿抬高、股四头肌训练及患者伸屈、踝关节旋转等;术后第2-5天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并对下肢肌肉进行按摩,开展足趾、踝关节被动活动,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踝关节主动背伸、背曲训练进行指导,并进行抬臀及股四头肌长收缩训练;术后第10天鼓励患者进行主动关节训练,术后第3-5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髋关节内外旋、屈曲、屈伸、、负重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训练。
1.3观察指标。比较2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量表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评分主要包括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度等内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越好。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护理干预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如表1所示,两组护理干预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如表2所示,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人因身体机能退化常存在骨强度下降、骨密度下降及慢性内科疾病等,受外力影响以及发生股骨颈骨折。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2]。临床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虽然显著,但因老年人免疫力低等因素致使患者预后效果较差。临床研究发现[3],给予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提高患者信任度,使患者护理质量得到提高,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0.05),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结果与王艳艳,谭婷婷等研究结果类似[4-5]。笔者分析原因可能在于: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护理人员通过心理护理、术前及术后康复训练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并指导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按摩及训练促进血流循环,降低其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的概率;对患者关节进行被动及主动活动、肌肉锻炼、张力行走、负重等训练进一步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佳.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6):82+87.
[2]杨书娇.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8,31(22):184-186.
[3]王凤涛,徐艳,冯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半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4):139+149.
[4]王艳艳.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0):255-256.
[5]谭婷婷,邢亚妮.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9):172-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