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现代艾灸疗法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8 11:58: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现代艾灸疗法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进入医院的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实施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结果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排气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排便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中使用现代艾灸疗法,可以有效的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现代艾灸疗法;胃肠道手术;肠功能恢复

本文引用格式:宋睿文.现代艾灸疗法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197-198.

0引言

在胃肠道手术后,很容易出现抑制肠道运动的情况,从而影响患者的营养的摄入,减少肠道的屏障的作用,从而导致肠粘连,肠梗阻以及腹壁切口切口等并发症。在胃肠道手术后使用现代艾灸疗法,可以有效的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本文中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进入医院的顺序分为实验组(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我院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进入医院的顺序分为实验组(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其中,实验组患者有女性24例,男性26例,年龄中最小患者为49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6岁,患者的年龄的平均为(70±1.9)岁,肠癌手术24例,胃癌手术26例。对照组患者有女性25例,男性25例,年龄中最小患者为48岁,年龄最大的患者为85岁,患者的年龄的平均数为(71±0.51)岁,肠癌手术25例,胃癌手术25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例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1.2治疗方法。将常规治疗方法应用在对照组上,主要使用抗感染,禁食,补液,胃肠减压等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现代艾灸疗法,在治疗中使用多功能艾灸仪进行。患者使用平卧位的体位,将艾灸的部位暴露出来,对神阙,中脘,足三里,双侧天枢进行艾灸。

1.3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分析统计本文中出现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实行t检验,主要使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进行表达;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主要使用例数以及百分比(%)的形式进行表达。在检验过程中如果得到P<0.05,那么比较的两组之间差别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排气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首次排便时间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

3讨论

在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情况,由于麻醉以及手术创伤导致肠麻痹,在临床上表现为排便,排气延长,腹胀等情况[1]。重度腹胀可引起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对胃肠道吻合口和腹壁切口愈合均有不良影响,如处理不当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严重者可致患者死亡。中医学认胃肠属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痞满胀痛。术后患者失血耗液、元气不足、损伤脾胃,使脾胃功能障碍、化源不足,从而正气更弱,表现阴阳两虚或气血亏虚。肠胃失去气血煦濡,运化传导无力,腑内浊气壅滞,腑气不通,故见术后胃肠胀气。在治疗中使用现代艾灸疗法,能够有效的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通过艾灸能够促进新陈代谢,调节脏腑功能[2]。中脘,神阙穴的艾灸可以通便导滞,化滞中和,通腹行气的作用[3]。

艾灸对胃肠道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机理肠腑病证,从脾胃论灸,以温养脾胃,调和肠腑气血。张广建等[4]认为,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治疗应以理气通腑除胀为主。而灸法是利用灸火的温和热力及药物的作用对腧穴进行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理气通腑的作用。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施于穴位,可通过经络系统传导将能量送至病灶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从而起到恢复胃肠功能的作用[5]。人体对艾灸的温热刺激及其生成物的反应是灸效的科学基础,灸法、灸材、灸量及灸感是影响艾灸疗效的关键因素。我们所选用电动艾灸仪是根据传统艾灸的原理结合现代电子技术和磁疗方法研制的一种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温度可控、可同时施灸多个穴位,艾灸时环境无烟及灸感更强的优点,从疗效上真正体现了“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的古训。所选用的穴位均为治疗胃肠疾病之要穴。神阙、中脘都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化滞和中、通腹行气、通便导滞功效[6]。天枢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募穴,属于足阳明胃经,位于脐旁两寸为人身之中点如天地交合之际,升降清浊之枢纽,人的气机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过于天枢穴[7]。足三里穴属阳明胃经合穴,是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腧穴,有健脾和胃、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土之功效[8]。

本文研究中选取50例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使用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选取50例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根据研究发现,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上,使用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首次排气时间上,使用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在首次排便时间上,使用现代艾灸疗法联合常规治疗的患者小于使用常规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别较大(P<0.05)。

康群等研究的现代艾灸疗法促进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所得的结果与本文所得的结果具有相似性,说明本文研究具有重复性,可信性比较高。综上,在实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中使用现代艾灸疗法,可以有效的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连艳萍,李红芳.耳穴埋豆联合艾灸促进胃肠道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护理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12):75-77.
[2]黄华勇,宁余音,李莉,等.艾灸联合行气散贴敷促进腹腔镜胃肠道术后肠蠕动恢复的临床研究[C].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肛门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460-463.
[3]凡国华,林征,陈勇等.穴位按压联合艾灸减轻顺铂类化疗药物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17):1546-1549.
[4]张广健,高蕊,付军科.艾灸中脘对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新中医,2010,42(08):145-146.
[5]赵武,付宇,石鹏,等.针灸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2,33(07):878-880.
[6]周艳琼.远近取穴温和灸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4):36-37.
[7]姜玥,宁文帅,李刚.脑卒中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39-840.
[8]邹玲,何杏勤,林小燕.维生素B_1足三里注射联合多潘立酮鼻饲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22):2072-20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3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