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以运动式推拿疗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1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使用中医常规治疗)和观察组(10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进行运动式推拿疗法),对这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肩关节cMs评分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进行治疗后可以看到,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上的好转,但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肩关节cM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时,采用运动式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而改善患者的疼痛感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运动式推拿;粘连期;肩周炎;疼痛;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李胜,田广.探讨运动式推拿疗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245-246.
0引言
肩周炎又被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肩关节可表现为广泛的压痛感,并向颈部及肘部的范围进行辐射,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三角肌萎缩,而患者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肩部的阵发性疼痛感,其持续时间长,通常夜间疼痛感最强烈,并且疼痛感往往会在加重到一定程度时自行缓解;同时还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功能受到限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1]。目前针对肩周炎的治疗主要为保守常规治疗,但是常规治疗周期较长,并且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就需要找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次研究即以运动式推拿疗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1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并确诊。现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10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年龄36~65岁,平均(42.15±5.63)岁,观察组101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50例,年龄36~65岁,平均(41.81±5.41)岁,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参与患者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并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相关过程也完全知情,并予以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的是中医常规治疗的方法,包括以下治疗内容:中药外敷、推拿疗法及止痛药物等常规的中医疗法。本次中药外敷的基本方为:杜仲和鸡血藤各30 g,淫羊藿、狗脊和络石藤各20 g,羌活、独活和当归各15 g,仙茅、桂枝、川芎、制附子、砂仁和白豆蔻各10个。准备一布袋,按上述药方煎好后,进行装袋处理,然后对患部外敷,2次/d,30 min/次,连续外敷4周,期间2 d换药1次[2]。推拿疗法具体操作如下:(1)医师在患者的侧肩前方和上肢内侧使用指揉法进行来回推拿,在10~15 min后对患肢进行旋转舒展运动;(2)在患者的肩部、背部和上肢外侧处使用滚法进行来回推拿,在一定时间后对患肢进行上举及转动;(3)对患者的穴位进行针对性的按摩,例如:天宗穴、曲池穴、合谷穴等,控制好穴位按摩的力度,逐渐由轻至重,推拿时间为1次/d,连续治疗4周[3]。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使用运动式推拿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1)根据患者肩关节粘连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法进行推拿,对患者肩部进行外展或者内旋,用手托住一边的上端,另一手对患者的肱骨外侧部位进行推拿,推拿时注意让患者放松手臂外侧的肌肉,对肩关节进行旋转和摇动;(2)对患者的肩部进行提顿,不过需要控制好力度,最好在患者放松情况下进行;(3)可以指导患者在闲暇时间进行太极拳、八段锦或者爬墙训练,爬墙训练时需在墙上先做出一道标记,用手指逐渐靠近标记位置,训练时间为2~3次/d,5~10 min/次,连续治疗4周[4]。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肩关节CMS评分进行评价比较。(1)疗效参考标准如下,治愈:疼痛消失,肩关节正常活动;显效:疼痛得到明显缓解,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有效:疼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肩关节活动有一定改善;无效:疼痛及肩关节活动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根据肩关节CMS评分,得分越高即肩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的肩关节CM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的肩关节CMS评分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结论
近些年来,肩周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发病人群多为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并且由于该疾病会导致患者长期的疼痛感和活动不便,因此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是一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的疾病。因此在平常就需要对肩周炎进行预防,其预防方法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①日常生活中注意防寒保暖;②改正不良姿势,以免造成损伤;③对相关疾病的管控;④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运动锻炼[5]。该疾病的检查方式为X线和肩关节MRI,其主要病变部位为冈上肌、大圆肌和小圆肌,严重时还可能会影响到患者的颈项部及胸背部软组织,属于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6]。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相关疾病也容易导致继发性肩周炎的出现,例如:颈椎病、糖尿病、肩部受到损伤和神经方面的相关疾病等。
在目前针对肩周炎的治疗中,仍然以保守疗法为主,其治疗方法为:中药外敷为主,同时辅以消炎药及镇痛药,并进行按摩推拿的综合疗法。根据之前的研究可以看到,保守疗法确实具备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治疗周期较长,且疗效不够理想,由于该疾病对患者日常生活有较大影响,因此就需要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肩周炎属于痹症的范畴内,又将其称为冻结肩,其认知原理在于:认为该疾病是由于患者年老体衰而引起的肝肾不足,阴阳失调,气血虚损,最终致使肩部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同时该疾病在中医的辨证治疗时,其常见证型为寒湿痹阻证,因此,中医治疗时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患者肩部的恢复,其基本原则为补气血、化瘀滞、通经络、祛风湿和止疼痛[7]。其治疗方法为: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推拿按摩结合运动的治疗方法,使患者扩大其肩关节活动范围,防止患者肌肉的萎缩,使肩关节功能得以恢复,此治疗方法对于风寒湿型的肩周炎有更加明显的效果。由于是粘连期的肩周炎,因此在进行治疗时,不仅要注重对于患者肩关节疼痛的缓解或消除,更应当注意对患者关节活动度的改善。而治疗目标完成的关键点就在于对患者局部循环的改善,并且松解粘连及通利肩关节。可通过患病部位肩关节的活动,使得粘连逐步松解,并进一步生成块状或条状的组织,用于滑利关节,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最终促进体内早期纤维软组织的弹性发展,改变患者关节活动度,加速恢复[8]。通过本次研究也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肩关节疼痛、日常生活活动、主动活动范围、肌力等四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好转明显,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时,采用运动式推拿疗法的治疗效果更好,能够加快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疼痛感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赖圆根,聂强林,胡彩勤.观察理筋点穴推拿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2):37-39.
[2]乔万顺,陈贤梓,彭旭明.持续被动运动结合痛点拨法治疗粘连性肩周炎[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6):33-36.
[3]黄蓬辉.条口透刺承山穴结合推拿手法对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7):703-706.
[4]朱荣光.推拿联合密集针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28例[J].中医研究,2018,31(4):54-57.
[5]姜勇,刘丽君.探讨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158-159.
[6]刘静,李清.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7,38(10):1475-1476.
[7]孟涛,岳端利,苏晨.运动式推拿疗法对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颈腰痛杂志,2018,39(6):818-819.
[8]杨永全.推拿手法配合针灸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与优势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81-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