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措施对肺切除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86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快速康复组,快速康复组术中由麻醉师、医师、护士分别采取麻醉、镇痛、微创手术、输入液体控制、液体和患者保温等快速康复治疗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措施。比较两组术中体温、切口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住院时间等。结果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医护麻联合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可减少肺切除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医护一体化;肺切除术
本文引用格式:张雨,崔秋艳.术中医护一体化措施在肺切除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2.
Application of Intraoperative Integrated Nursing Measures in Rapi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neumonectomy
ZHANG Yu,CUI Qiu-yan
(Operation Room,Beijing Chest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raoperative fast rehabilitation surgery(FTS)on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pneumonectomy.Methods Eighty-six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outine control group and the rapid rehabilitation group.The anesthesiologist,physician,and nurse used anesthesia,analgesia,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input fluid control,and liquid in the rapid rehabilitation group.Rapi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and nursing measures such as heat preservation of patients,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measures.The intraoperative temperature,incision pain,chest tube indwelling time,pulmonary complications(pulmonary infection,atelectasis),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postoperative pain,chest tube indwelling time,pulmonary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rapid rehabilit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ody temperatur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rapid management and rehabilitation measure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pneumonectomy,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and accelera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Rapid rehabilitation surgery;Medical integration;Pulmonary resection
0引言
快速康复外科源于“快通道外科”(Fast-Track Surgery)的意译,是丹麦医生Kehlet在20世纪90年代最早提出来的,现已在国内外得到在外科手术领域不同程度的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得到临床循证进一步证实,为外科术后患者的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可减轻患者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加快术后康复[1-2]。我院胸外科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对肺部疾病行肺切除手术的86例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FTS)和采用常规措施,对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胸外科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行肺部肿物需进行肺叶切除择期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快速康复组和常规对照组。快速康复组43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最大83周岁,最小14周岁,平均年龄(46.8±11.65)岁,肺叶切除15例,一侧全切或一侧大部分切除28例。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81周岁,最小12周岁,平均年龄(45.4±8.42)岁,肺叶切除14例,一侧全切或一侧大部分切除29例。两组患者术前未进行化学治疗,择期手术,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由同一主刀医生行肺叶切除手术。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医生、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出院标准[3]
拔除尿管及胸腔引流管、不需要静脉输液治疗,疼痛Ⅱ级以下(VRS法评分),或口服止痛药可以很好地止痛,能自由下床行走至卫生间大小便,愿意回家康复。
1.3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术前宣教,患者尿管在病房由责任护士放置,术后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访视,了解患者对术中措施的感受及意见,麻醉师则在术后48小时拔除镇痛泵时对患者伤口疼痛程度进行了解评估。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
1.3.1实施前准备
医师诊疗组成员、手术室胸科专业护理小组成员、相关麻醉师等学术组成员进行FTS理念的培训学习,包括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手术的技巧、术中护理措施、术中麻醉方式、术后疼痛评估与处理方法的培训。快速康复组与对照组的处理方案对比见表1。
1.3.2具体措施
(1)术前访视宣教及术后访视由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进行关于快速康复理念的宣教与征求意见。手术室护士、麻醉师在患者术前访视,进行术中医护麻一体化措施的介绍,让患者了解快速康复计划在手术中的每一环节,让患者在知道配合及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介绍手术室环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缓解其焦虑情绪。患者尿管在手术前麻醉后进行置管。可免除患者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置管时的痛苦、给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不良刺激、减轻术后的不适感。(2)术中体温护理多数患者术前的焦虑不安、食欲下降及睡眠障碍、术前的饮食控制等影响,而导致其机体能量不足,手术前后身体暴露于环境中、大量静脉快速输液、打开胸腔体温丢失等原因术中体温过低,可抑制内分泌反应,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麻醉恢复期延长,术后寒战,伤口感染等不良作用[4]。手术开始前调节室温在24℃~25℃之间;输入液体、胸腔冲洗液使用手术室液体恒温箱进行加温[5]。在输液前将液体加温至37℃,并在输液的全过程中采用输液加温器维持输入液体温度控制在37℃左右,保证接近人体适宜温度;另外使用水暖床铺于手术床上并加上防压疮的啫哩垫为患者保暖[6];胸腔冲洗液温度为38℃~40℃,加温冲洗液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不明显,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有利于患者麻醉期恢复[7];另外注意患者在留置尿管时、消毒时、手术结束时、过开平车时的保暖。(3)麻醉及止痛方法采用支气管内静吸复合全麻加硬膜外麻的联合麻醉方式,患者在离开手术室前拔除气管插管,降低患者不适感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1)术中体温:监测患者麻醉后鼻咽温度;(2)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3)肺不张:术后第l天胸部x线片观察肺不张发生情况;(4)肺部感染;(5)住院时间;(6)切口疼痛:疼痛的评价采用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VRS法),在清醒后根据主诉判定患者疼痛程度。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按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快速康复组术中体温、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详见表2。
3讨论
3.1术中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降低肺切除患者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部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胸管留置时间、肺部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吴赛芬等[8]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结果一致。快速康复理念的实施并非单一模式,需要多学科、多种优化模式的合理组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其目标主要靠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以及围手术期护理3个环节来实现[9-10]。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加强了医患和护患之间的联系,为手术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手术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全方位的知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11]。术中由手术医生、麻醉医生以及手术室护士实施的各种护理措施(包括术前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缓解其焦虑情绪、手术的技巧、术中护理措施、术中麻醉方式、术后疼痛评估与处理方法等)都是为了保证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尽量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此外,手术前麻醉后进行尿管置管,可免除患者尤其是老年男性患者置管时的痛苦、给心血管系统造成的不良刺激、减轻术后的不适感。为了术后止痛做准备,本组患者在术终留置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PCEA适用于手术后区域中、重度疼痛,常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等局麻药复合舒芬太尼,能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而不影响运动功能,可制止过高的应急反应[12]。利于患者术后咳嗽咳痰,可以降低胸部手术后的并发症、改善围手术期营养和健康相关的评分,提高下床活动的能力。本研究中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伤口疼痛、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术中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大量的研究显示[13-15],多数患者术前的焦虑不安、食欲下降及睡眠障碍、术前的饮食控制等影响,而导致其机体能量不足。手术前后身体暴露于环境中、大量静脉快速输液、打开胸腔体温丢失等原因导致术中体温过低,体温过低可抑制内分泌反应,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升高,麻醉恢复期延长,术后寒战,伤口感染等不良作用[16]。本研究调节室温在24℃~25℃之间,对输入液体、胸腔冲洗液液体应用恒温箱进行加温,并在输液的全过程中采用输液加温器维持输入液体温度控制在37℃左右,胸腔冲洗液温度为38℃~40℃,加温冲洗液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不明显,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并有利于患者麻醉期恢复。通过以上措施干预,测量患者术中鼻咽温度为36.1℃~36.5℃,平均温度为(36.3±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5.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中及术后未发生寒战,避免了对患者内分泌系、血液系统、白细胞功能、交感神经系统的不良应激,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中的作用。
4小结
通过术中医护麻联合采用快速康复措施,可维持患者术中体温相对恒定,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大剂量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产生的不良反应,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淑华,孙静.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6):2772-2774.
[2]林哲莹,姚晓冬,吴桂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8):580-582.
[3]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肠切除病人中应用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10(27):838.
[4]吴新民,王俊科,岳云,等.麻醉学高级教程[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7:555-556.
[5]陈春丽,任俊翠.不同保温方式对骨科手术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31):2427-2431.
[6]付秀荣,张彩虹,董妞,等.不同保温措施应用于脑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26):2007-2011.
[7]姜雪,陈丽媛,陈素兰,等.冲洗液温度对开胸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7(7):16-18.
[8]吴赛芬,赵翠兰,莫心女.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4):31-33.
[9]孙梅林,丁萍,张静,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J].护理研究,2016,30(5A):1622-1625.
[10]罗巧林,蒋维连.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肺叶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7):8-11.
[11]张紫琪,李明慧,廖碧珍.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疗法在医护合作治疗产妇产后重度乳房疼痛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02-2205.
[12]吴新民,王俊科,岳云,等.麻醉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7:736-737.
[13]黄颖健,蒋维连.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8,17(6):1-5.
[14]马雪莲,蒋维连,欧丽嫦.基于正念减压疗法的心理干预对择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9):656-658.
[15]蒋维连.护士对手术患者实施压力性损伤风险告知的体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2):41-44.
[16]蒋维连.Waterlow量表在俯卧位及外科颅脑手术病人压疮预防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A):96-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