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探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26 10:46: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析急性心力衰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 抽取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 35 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的(χ 2 =5.08、7.47,P< 0.05)。结论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施予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急性心力衰竭;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树花.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探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4):233.

\

0引言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极度烦躁、恐惧、大汗、双肺满布湿性啰音及哮鸣音等。由于疾病具有发展快、严重且死亡率较高, 因此施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关键 [1]。本文主要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抽取 2016 年 4 月至 2017 年 4 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 7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 例。男女患者占比为 41:29,年龄 45-72 岁,心功能分级:Ⅱ级 5 例,Ⅲ级 34 例,Ⅳ级 3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显著差异(P > 0.05)。

1.2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基础护理、一般健康宣教、病情监测。实验组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入院第 1 d 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肺部啰音、体重等变化情况。积极配合抢救,遵医嘱正确给予药物、吸氧等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准确记录出入量。协助完成急诊检查项目,及时静脉采血送检。指导进食低盐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限制钠盐摄入量。予以入院评估、基础护理、心理疏导,提高护理依从性。

1.2.2入院第 2 d 护理:采空腹静脉血送检;协助完善相关检查项目。严密监测病情、各项体征、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等; 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缓解程度、双下肢水肿消退等情况。根据病情取舒适体位,卧床期间协助患者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继续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基础护理与日常生活护理等。

1.2.3入院 3 d-5 d 护理:遵医嘱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护理, 监测病情、用药等情况。继续协助完成各项检查。根据病情及心功能情况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并协助患者下床渐进活动, 活动过程中严密监测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预防发生呼吸道感染,以免加重病情。强化洋地黄制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所用药物知识指导,让病人掌握重点药物的使用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的紧急处置措施。

1.2.4入院第 6 d 至出院护理:执行心力衰竭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病情及心功能情况,调整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给予患者及家属疾病预防、病情监测、用药等知识指导。出院时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根据心功能状态进行体力活动锻炼,遵医嘱用药,定期随访,发现体重增加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就诊。

1.3评估标准。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以及住院费用等基本情况;通过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统计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水平、死亡率。

1.4数据统计学。针对统计数据中的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应用百分数、( ±s)加以表示,使用 χ 2 、t 值进行检验, 并录入软件 SPSS 21.0 进行分析,若 P < 0.05 时提示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分别为(8.23±2.45)d、(6742.56±452.12) 元;参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分别为(12.56±3.67)d、(7258.45±469.34)元。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等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的(t =5.81、4.68,P< 0.05)。

2.2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情况以及死亡率。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死亡率分别为 97.14%(34/35)、97.14%(34/35)、2.86%(1/35); 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以及死亡率分别为80.00%(28/35)、74.29%(26/35)、5.71%(2/35)。结果可知: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均优于参照组患者的(χ 2 =5.08、7.47,P < 0.05),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较对照组的没有明显差异但有所降低(χ 2 =0.35,P > 0.05)。

\

3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急、进展快,若没有及时进行救治, 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要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需配合有效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2]。在本次分析中,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住院费用等均少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均优于参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较对照组的没有明显差异但有所降低。综上所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施予临床护理路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3],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同时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雨, 张建勋 , 张钰 , 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护理中的应用 [J]. 全科护理 ,2014,12(17):1561-1563.
[2]李素玲.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4,9(08):199-201.
[3]杨建敏 , 孙淑贞.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及护理满意情况的影响 [J]. 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2):251-252.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探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6/2018112610465830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