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特征的分析比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6 13:15: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特征的分析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68例和中老年组52例(年龄≥40岁)。对所有患者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并行体格检查、腹部CT检查、妇科检查以明确病变情况及转移情况。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结果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腰部酸痛、尿频尿急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老年组白带异常、月经紊乱发生率均低于青年组患者,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组患者比较,中老年组宫颈腺癌的发生率及局部转移率均降低(P<0.05),其宫颈鳞状细胞癌、远处器官的转移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密切观察二者的区别可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青年宫颈癌;中老年宫颈癌;临床特征;病理特征

本文引用格式:吴杉杉,江佳星.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特征的分析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197.

0引言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严重危及患者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由于女性生殖系统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早期一般无明显不适,所以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妇女对疾病的认识也不断提高,早期检查对妇女也尤为必要。有研究表明[1],宫颈癌是一个慢性发病过程,与年龄有很大关系,且不同年龄段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也有一定差异[2]。因此,对宫颈癌不同年龄段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进行分析是妇科和病理科医生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医务工作者诊疗能提供客观数据。本研究以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层次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现分析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30~58岁,平均(46.5±7.3)岁。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68例和中老年组52例(年龄≥40岁),其中青年组年龄30~39岁,平均(34.1±4.3)岁。中老年组年龄40~58岁,平均(50.2±5.4)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临床上诊断宫颈癌的标准:②伴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月经紊乱及白带异常等临床表现;③均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者。排除标准:①有宫颈其他病变者;②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者;③有严重心、肾、肝等疾病者;④产后大出血者;⑤既往有月经紊乱病史者;⑥哺乳期妇女者;⑦临床资料不全者。

1.3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并行体格检查、腹部CT检查、妇科检查以明确病变情况及转移情况。

1.4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临床特征变化比较


见表1。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腰部酸痛、尿频尿急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老年组白带异常、月经紊乱发生率均低于青年组患者,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组患者病理特征变化比较

见表2。与青年组患者比较,中老年组宫颈腺癌的发生率及局部转移率均降低(P<0.05),其宫颈鳞状细胞癌、远处器官的转移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女性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病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趋势。主要原因与青年女性健康意识淡薄,不能正确认识到女性妇科体检的重要性;还可能与性生活习惯不良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女性宫颈癌的发病与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关系密切。更为重要的是感染高危型HPV是导致青年女性罹患宫颈癌的独立危险因素[3,4]。

本研究临床特征结果表明,与青年组比较,中老年组腰部酸痛、尿频尿急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老年组白带异常、月经紊乱发生率均低于青年组患者,阴道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青年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青年患者缺乏健康宣教,不及时检查、诊断有很大关系。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对妇科疾病的警惕性下降,缺乏健康卫生意识,当出现不同程度临床表现时已错过检查治疗时机,导致病情延误,所以中老年患者以中晚期为多见。本研究表2病理特征表明,与青年组患者比较,中老年组宫颈腺癌的发生率及局部转移率均降低(P<0.05),其宫颈鳞状细胞癌、远处器官的转移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结果与患者预后关系密切,腺癌预后较差,转移率较高,所以本研究组青年患者预后较差,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在研究中尚未对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未进行病理分型研究,这与样本量较少有一定关系,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增加样本量,也会增加病理分化程度研究,以期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重要价值。总之,青年宫颈癌与中老年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密切观察二者的区别可为临床医生诊疗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孙晓东,刘敏,鲍慧,等.不同年龄段宫颈癌患者的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1):1766-1769.
[2]谢林利,王彬,闫田静,等.35岁以下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0):4147-4148.
[3]赵莹,周训华,陈艳辉.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游离亚铁原卟啉检测在不同年龄段宫颈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8,39(6):110-113.
[4]吴小容,杨文静.青年宫颈癌和中老年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1491-14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