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对其康复效果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5 15:21: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对其康复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科从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双侧肢体功能训练,经一段时间训练后,对比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后,患者康复效果好,能有效恢复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功能,利于患者脑卒中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康复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歌.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对其康复效果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56-57.

0引言

脑卒中又称作中风,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脑卒中起病急,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脑卒中多与动脉血栓性、脑出血、腔隙性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多种脑血管疾病有关,一旦患上脑卒中则可能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者昏迷不醒等全脑症状,以及偏瘫、语言功能受损、饮水呛咳等神经功能受损,其中最为严重的便是脑卒中偏瘫。脑卒中偏瘫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下运动功能障碍,轻度患者可能尚可活动,但走路姿势存在一定问题,常常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走一步划半个圆,俗称“跨篮画圈”,而重度患者则会卧床不起,完全丧失正常活动能力[2]。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多以康复训练为主,严格按照正规的康复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下减轻脑卒中偏瘫症状,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远端肌肉关节活动,逐渐能自主控制肢体活动,以促进患者大脑功能的修复[3]。而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只注重患者肢体健康而忽略了肢体功能康复,影响患者后期正常生活,据研究发现双侧肢体功能训练能促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现选择11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分析其临床康复效果,结果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我科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电脑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其中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0~75岁,平均(64.2±5.6)岁,病程37d至12个月,平均(68.1±16.8)d,左侧偏瘫30例,右侧偏瘫25例;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43~77岁,平均(67.6±7.5)岁,病程45d至11个月,平均(65.6±14.2)d,左侧偏瘫27例,右侧偏瘫28例。纳入标准:①均确诊为脑卒中偏瘫,且未二次发病或发病时间超过两年;②无意识和沟通障碍;③能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者;④家属知情且同意配合研究。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任何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具体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肌力训练、步行训练、楼梯训练、耐力训练和平衡训练(坐、站)等运动训练,帮助患者改善关节活动度,能自由控制,起到抗痉挛的作用;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功能训练,例如日常洗漱和穿衣等,帮助患者掌握平常起居一系列连贯动作,重复训练指导患者可自行掌握一连贯动作,以上训练每日进行1次,1次/h左右即可[4]。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具体如下:对患者上下肢进行自主运动,帮助患者上下肢关节功能训练,上肢主要是手指、手腕和手肘的屈伸,肩部的内外屈伸和旋转;下肢主要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的屈伸,脚踝内外旋转和伸展。对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进行训练,主要有轮椅活动、自理活动、上下楼梯活动和双手协调活动等,对其他工具性日常生活技能有所训练,每日1次,1次/h左右即可[5]。

1.3效果判定

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对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分,根据评分高低来判断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

运用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包括患者进餐、洗澡、穿衣和如厕等,根据患者独立完成(10分)、部分需要帮助(5分)和完全需要帮助(0分)三个标准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评分表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经由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观察组患者在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3讨论

脑卒中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功能障碍,脑卒中偏瘫是导致患者某侧肢体运动功能不全或者完全丧失,影响患者正常活动能力[6]。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主要是采取有效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运动功能,在常规肢体功能训练下,虽然通过针对性的活动,能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但是对于某些利手侧偏瘫,常规肢体功能训练效果则不如非利手侧偏瘫患者效果好,因此更需要进行其他方面的训练[7]。

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可利用偏瘫后肌肉的残存功能进行活动,引起患者其他泛化运动和共同运动,提高中枢神经紧张度,促使其双侧肢体协调,进行正常运动。此外,通过双侧肢体的同时训练,加速患者各项生理功能活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重组,刺激患者两侧大脑半球神经修复,形成脑神经再生,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8]。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后的Fugl-Meyer、Barthel评分均高于常规肢体功能训练(P<0.05),说明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岩.双侧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康复疗效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4(69):13556.
[2]王小伟,吴庆文,郭瑞玉,等.双侧肢体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9(5):396-400.
[3]吴万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护理训练[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55(3):561.
[4]江美英.双侧与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4):263.
[5]张淑荣.康复理疗训练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4(12):61
[6]舒峰.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9):178-179.
[7]Sueyoshi Y,Shimodozono M,Kawahira K,et al.Immediate Effects of Functional Vibratory Stimulation on the Gait of 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J].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engineering,2017,4(1):44-48.
[8]Zhang Y,Wang L,Yang J,et al.Abnormal functional networks in resting-state of the sub-cortical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J].Brain Research,2017,1663(85):51-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1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