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5 15:14: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90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在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护理满意度等护理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显著,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加快恢复速度,减少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脑动脉瘤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刘敏,陈海南,刘津池,等.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286-287.

0引言

脑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起病隐匿,一般情况下症状不明显,大多待瘤体增大压迫周围组织或瘤体破裂出血后才会表现出明显症状。及时手术治疗是降低致残及致死率的有效手段,但手术效果的发挥离不开护理干预的支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其在循证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时间性和顺序性的规律,制定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达到优化护理,加快患者康复的目的[1]。本研究进一步分析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现具体汇报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90例脑动脉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60.3±10.8)岁;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38-79岁,平均
(59.7±11.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动脉瘤诊断标准,经CTA或DSA检查确诊,表现为突发头痛、恶心呕吐、动眼神经麻痹、颈项强直等症状,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后交通动脉瘤27例,前交通动脉瘤38例,大脑中动脉瘤11例,基底动脉瘤8例,大脑后动脉瘤6例;术前Hunt Hess分级,Ⅰ级14例,Ⅱ级39例,Ⅲ级33例,Ⅳ级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动脉瘤部位、术前Hunt Hess分级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按神经外科的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常规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健康宣教、术后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等。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①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科室主任、护士长任组长,主治医师及责任护士任组员,共同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探讨护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②制订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本病手术的特点及护理要点,结合科室护理实际,查阅文献资料,以时间为纵轴,制定每日的护理计划,包括专科风险评估、基础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康复锻炼、出院指导等,以此作为横轴,制定出临床护理路径表单,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2]。③严格实施各项护理。a.急性发病期。由责任护士第一时间接待患者入住病房,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完善各项检查,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由于患者发病突然,心理上承受着较大压力,护理人员做好病情解释及心理疏导工作,讲解治疗过程中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救治措施,释放患者压力,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以平和积极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3]。b.手术时。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手术流程及意外情况的紧急处理方法,器械护士准备好手术所需的相关器械及仪器,巡回护士配合手术医生做好患者的体位准备,建立静脉通路,配合麻醉师做好麻醉工作。c.术后。待麻醉清醒后,维持患者正确体位,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遵医嘱用药,给予营养支持,定时翻身拍背,以防压疮及肺炎的发生;视患者情况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4]。d.恢复期。向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讲解术后早期肢体功能活动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向患者发放脑动脉瘤的相关宣教册,开展健康讲座等,合理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脑出血的再次发作,并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查。

1.3观察指标。采用自制护理质量量表评估护理质量,分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服务态度、护理满意度等,每项1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质量越好;观察术后有无水电解质紊乱、肺部感染、脑血管痉挛、脑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记录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



\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2。


\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见表3。


\

 

3讨论

脑动脉瘤手术是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治疗的重要手段,分为动脉瘤夹闭术、动脉瘤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术等,虽能有效处理脑动脉瘤病灶,但不可避免的造成患者机体创伤,术后有一定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增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临床护理路径依据时间为顺序,将护理流程的内容规范到每天、具体到每个环节,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能够获得全程、连贯、高效的护理服务,入院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将术前等待时间降至最低,术后根据外科快速康复理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使护理人员每天的工作有据可依,大大提升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降低了护理的盲目性和随机性,有效弥补了护理人员因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的不足可能导致的护理差错,利于提升整体护理质量[6]。

综上所述,脑动脉瘤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确切,护理质量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亚梅.临床路径在脑动脉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2):141-142.
[2]张金梅.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临床路径护理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35):7972.
[3]聂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3):135-136.
[4]邹颖,兰淑辉.临床路径护理在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12):122-123.
[5]蔡志红,张玲霞,王利.临床路径护理在脑动脉瘤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肿瘤药学,2013,3(1):75-77
[6]卢桂花,余良,赖海燕,等.临床护理路径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9):3406-34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