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中随机抽取90例,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观察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母乳喂养、沐浴、以及臀部与脐部护理几个方面的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于产科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产科护理;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邢佳玲.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330+332.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治疗疾病期间的护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对产科母婴的护理。产科护理一般采用传统模式,即针对产妇与新生儿的不同护理项目需要由不同的护理人员在不同的指定区域开展,这种护理模式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目前针对产科护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即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为此,我院抽取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分娩产妇中的90例对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报告内容如下[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5例,其中研究组孕产妇年龄23-32岁,平均(27.8±2.6)岁,其中有24例初产妇,21例经产妇,且45例孕产妇中顺产26例,剖腹产19例。对照组孕产妇年龄22-34岁,平均(28.7±2.3)岁,其中有23例初产妇,22例经产妇,且45例孕产妇中顺产25例,剖腹产20例,两组孕产妇的年龄,分娩次数以及分娩方式均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获得了孕产妇以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同时也获得了我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的同意。
1.2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本次所选产妇在妊娠期间无其它疾病及出血状况,成功生产,其每位产妇在产后均恢复良好;②新生儿分娩过程中无窒息,状态良好。排除标准: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不足者;因意识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沟通者;临床资料不全者;因躯体问题或者精神问题而不能完成最终调研者。
1.3方法。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对分娩的产妇进行产前知识的普及,并嘱咐家属做好产前准备。②床旁沐浴:新生儿沐浴可以在床旁进行,采取一人一盆制,以防发生交叉感染.沐浴时,家属应在旁边观摩学习。③床旁脐部护理:在新生儿沐浴后,给予脐部护。在棉棒上滴上脐带护理液,从新生儿脐轮根部开始进行消毒,由内向外,呈圆形。④新生儿在睡觉时,应给予新生儿抚摸。同时保证室内温度以及湿度的适宜。⑤新生儿预防接种:护理人员向产妇及其家属介绍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基本事宜,并按照一定流程为新生儿进行预防接种[2]。
1.4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护理,对心神而护理技能进行评分,主要有母乳喂养、沐浴、以及臀部与脐部护理;同时,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满分为100,80分以上即为满意。
1.5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资料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标准差(±s)表示,并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后护理技能评分对比,见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见表2。
3讨论
传统护理模式虽然对于可以确保护理人员护理机能的娴熟,是护理工作更为方便、迅速的开展,但传统的护理模式很难在护理服务质量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的护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护理的需求[3]。母婴床旁护理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使产妇及其家属通过对护理人员护理过程的观察,更加容易以及全面的掌握护理技能,对新生儿的护理方式有更多的了解,更好的适应新生儿的状态,有效提升其对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本次研究显示,研究组在母乳喂养、沐浴、以及臀部与脐部护理几个方面的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王晓阳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提高有重大帮助,同时,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床旁护理模式通过对护理质量的提升,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医患毛肚的产生,使其有更为良好的关系[4]。
综上所述,在产科中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参考文献
[1]成桂荣,刘艳艳,刘文静.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8):191-192.
[2]塔吉古丽·巴克.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49):96.
[3]席丽霞.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44):142.
[4]常燕玲,潘森.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应用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J].母婴世界,2018,(20):163-164.
[5]曾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8,8(24):2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