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颅内动脉瘤形成及破裂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5 10:44: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颅内动脉瘤属于临床常见性、高发性脑血管病之一,发病机制迄今不完全明了,动脉瘤发现困难且存在破裂风险,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可能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而使治疗难度增加,故而进一步对颅内动脉瘤形成与破裂因素展开研究很有必要。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破裂因素;研究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蔡明辰,吕仁杰,韩松林,等.颅内动脉瘤形成及破裂因素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18.

0引言

颅内动脉瘤(IA)实质即人体动脉管壁出现病理性局限性扩张引起的脑血管瘤样突出。IA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在我国的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故而尽早发现并根据病因作出合理治疗尤其重要。不过针对IA发生与破裂的原因,当前还没有明确定论,主要认为IA形成、发展与破裂由先天与后天两种因素所决定[1]。在医疗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包括磁共振成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等的出现,使IA及时被发现且得到了针对性治疗,IA危险性也逐渐被公众所认知,为有效预防IA需明确IA发生、发展以及破裂原因,以下则对总结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综述。

\


1先天性因素

颅内动脉瘤的形成与破裂受到先天性因素的影响这已得到了诸多医学研究者的认可。现今,在证明IA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的证据包括:①一些IA病患发病受结缔组织病影响,而此类结缔组织病主要由基因突变所致,但基因突变会让弹性动脉血管壁更薄,在IA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②家族性颅内动脉瘤。Wu等[2]对患有多例IA疾病病史的家族展开全外显子测序得出,唯有LOXL2基因外显子2里的c.C133T/p.H45Y均和家族里明确的IA表型分离,而其中的LOXL2c.C133T属于致病要素之一,负责部分家族性IA。不过仅凭单一基因不可直接确定为是IA形成与破裂的关键原因,而是和各类遗传易感性基因和环境要素均相关。

2后天性因素

IA形成与破裂也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包括IA二维与三维结构、血流动力学因素、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张斌太,丰育功,朱娜[3]对5720例IA病患展开研究,发现IA病患瘤体大小、位置、外形均会影响IA自然破裂进程,但年龄、性别、动脉瘤多发情况等不会影响IA自然破裂进程。

2.1血流动力学因素

颅内血管分叉与弯曲点属于颅内动脉瘤高发位置,原因即这些地点血流动力学相当复杂,更易引起动脉瘤形成、增长与破裂,现今该观点已获得普遍认可。

2.1.1壁面切应力(WSS)

血流动力学同样会影响IA发生与进展,WSS属于血液和血管内膜彼此摩擦形成的作用力,方向和血管壁呈切角。Cehral等[4]通过研究指出,WSS与IA形成与破裂关系密切,且发现IA破裂患者体内WSS更高,而低WSS是否会引起IA破裂仍有待探究。而此处认为,体内高WSS会引起血管壁扩张,而长时间机械扩张会使血管壁退化加重,进而影响IA发生、进展与破裂。

2.1.2震荡剪切指数(OSI)

OSI主要是对局部空间因时间推移的WSS方向转变的速率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给予表达,OSI值的高低实质即流体流动方向与强度改变的情况,OSI值越小,代表该处流动相对稳定,回流或涡流发生率低。

2.1.3血流速率、冲击域

血流速率属于血流动力学的一项重要参数,会影响IA发生、进展与破裂进程。陈军等[5]经三维重建血流动力学数值模型建构得出,和没有破裂的IA患者比较,出现了破裂的IA病患血流速率更高,冲击域更小。

2.2IA结构

2.2.1动脉瘤位置与大小


有资料显示[6],IA位置与大小均可能会影响IA进展,且颅内多发患者IA直径超过7mm,或属于前交通动脉瘤发生破裂的概率更高。

2.2.2流入角度

侧壁型IA血管角度即血流方向和瘤颈平面夹角,IA倾斜角即流体长径和瘤颈平面间夹角,流入角度实质为血管角度和倾斜角度相加总和。FutamiK[7]等通过研究发现,流入角度越小,IA破裂风险越高,若流入角度变大或靠近180°则可使血流更易达瘤顶,加快瘤内血流速度,增加壁面压力,促WSS升高,也加大了IA破裂概率。

2.2.3动脉瘤形状

影像学的发展催生了三维重建技术的出现,且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aurie等[8]认为椭圆度指数、波动指数、非球形指数等均是影响IA发生与破裂的关键性三维参数。

2.3MMPs

MMPS属于蛋白内切酶,活性对Ca2+,Zn2+等金属离子的依赖性较强。吴日乐等[9]指出,相较于没有破裂的IA,已发生破裂的IA在MMP-2与MMP-3指标上呈现出过表达现象,而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同样呈现出过表达现象,但过表达会损伤神经血管内皮细胞,在血管重塑中发挥了促进作用,故而会引起IA形成,也属于IA破裂的风险因素。

2.4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炎症反应

IA形成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是存在较大差异的,不过动脉血管损伤病理变化上有着诸多相似点,发病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展期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改变的整个过程MMPs均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也表明二者存在相关性,不过具体情况还需通过深入研究来证实。

\

 
2.5其他

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要素之一即吸烟,而一旦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会使炎症反应加重对动脉壁组成造成损伤,促使IA形成并发生破裂。另外,许真,王志刚,丁漩等[10]通过大量研究还发现,若高血压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也会引起IA形成与破裂。

3结语

IA形成和破裂机制相当复杂,WSSG,WSS,动脉瘤位置、大小,血流速率,流入角度,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炎症反应等均属于影响IA的关键要素,但年龄、性别、高血压、吸烟等因素也需引起重视。在IA预防、发现和治疗方面需注重整体把握,将所有可能的危险因素均考虑其中,使IA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控制到最低。

参考文献

[1]李小虎,赵玉莲.颅内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4):49-52.
[2]Wu Y,Li Z,Shi Y,et al.L;xome sequencing identifies LOX1.2 mutation as a cause of familial iutracrauial auemvsm[J].World Neurosurg,2018,109:e812-e818.
[3]张斌太,丰育功,朱娜.颅内动脉瘤形成的遗传学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2):25-26.
[4]Cebral JR,Mut F,Weir J,et al.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hemodynamic in ruptured and unruptured brain aneurysms[J].AJNR Am J Neuroradiol,2011,32(1):145-151.
[5]陈军,黄清海,刘建民,等.颅内末破裂与破裂动脉瘤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0,7(12):626-630.
[6]陆丽燕.颅内动脉瘤破裂相关因素的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8.
[7]FutamiK,Nambu I,KitabavashiT,et al.Inflow hemodvuamics evaluated by using four-dimensional flow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ug and the size ratio of umuptured cerebral auemvsms[J].Neu-roradiology,2017,59(4):411-418.
[8]Laurie A,Miller EL,Gaharoglu ML,et al.3D shape analysis of iutracrauial auemvsms using the writhe number as a discrimiuaut fn:rapture[J].Ann Giomed Eng,2011,39(5):1457-1469.
[9]吴日乐,许孝飞,刘爱华,等.基质金属蛋自酶及一氧化氮合酶与脑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35):2754-2756.
[10]许真,王志刚,丁漩,等.诱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7):627-6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