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我院脑卒中住院患者66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管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3个时间点的疼痛程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下床时间。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下床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精准于每个患者个体化差异,缓解疼痛,加速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节约的住院费用和医疗资源,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
本文引用格式:黄开烈.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163-164.
0引言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髋部骨折,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约占3/4[1],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之骨质疏松、关节老化等因素,使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在过往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粗放的消化道功能管理使患者难以有效落实健康饮食行为。为寻求更具科学性、有效性的管理模式,我们尝试采用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运用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身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
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以我院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经PFNA内固定手术6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Evans分型为Ⅰ型-Ⅲ型者;年龄65岁以上;无视力和听理解力障碍;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术前检查发现内科疾病者;(2)对非甾体类镇痛类药物过敏者;(3)发现肿瘤疾病及其他术前急慢性感染者。
按住院时间先后分别纳入研究组。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观察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年龄(67.67±10.51)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6例,初中以上17例。对照组33例,男22例,女11例;年龄(68.53±11.53)岁;学历:初中及以下17例,初中以上16例。2组在性别、年龄、学历资料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手术均由同一医师团队操作,患者性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于牵引床上,患侧臀部用软枕垫高,患肢稍内收,牵引闭合复位。C臂机透视见骨折复位满意后,消毒、铺巾单,从股骨大转子顶点向近端作一长约4cm皮肤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阔筋膜,钝性分开臀中肌暴露大转子顶部,扪及大转子顶点,在顶点稍偏外侧的前1/3处开口,扩髓,插入导针,透视下证实导针位于股骨髓腔后安装保护套筒,扩口后插入主钉,安装瞄准架,向股骨头颈内钻入导针,透视见导针位置良好,测深,扩孔,向股骨头颈内打入适长螺旋刀片,经皮置入远端锁钉,安装尾帽,冲洗切口,止血,放置橡皮片引流,逐层缝合。
2.1对照组
对照组在术前术后进行常规的消化道饮食管理。包括口头饮食指导,解答相关的疑问,等等。
2.2观察组
2.2.1前期工作
建立团队,由管床医生、责任护士共同组成。所有团队成员统一接受专业的关于饮食、营养以及相关消化道管理的培训。
2.2.2具体实施
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首先是精细化测量支持,发放带计量刻度的食物器具,如可调节式量匙(可通过事先调节刻度来准确控制所需的食物份量)、小量碗、小量杯等,同时发放常见食物量化对照表,如2.5mL量匙的盐重量为4.5g等,指导患者使用上述器具准确度量食物;发放常用食物成份及份量模型图谱,指导患者以模型图谱及器具容积等为依据写出自己所摄入食物种类及份量等信息,包括主食、副食、饮料及调味品等。接着进行精细化评估,通过患者的身高、体重、BMI指数计算患者围手术期前后所需的能量,护理人员将患者的饮食日志上传给项目营养师,由营养师评估患者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并制定患者每日的食谱,同时加强宣教,以科普化语言帮助患者进一步认识本病与营养不良与饮食管理间的内在联系。
2.3判断标准及观察指标
2.3.1疼痛评定
所有患者均进行术前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该评分由一条长100mm的直线组成,患者根据自身感受的疼痛强度在该直线上进行标记,根据到标记点的长度来记录其疼痛水平[2]。
2.3.2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统计两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与住院费用。
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2组疼痛比较
观察组在术后24h和48h,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22组住院时间等资料比较
观察组在住院费用、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4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又称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致伤原因多为摔倒、高空坠落、交通事故等。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升高及人口老龄化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发生率逐渐升高[3]。目前,采用手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确切,切开内固定术是临床常用的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内固定牢固等优点。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加上术后长期卧床易导致压疮、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加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管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及减少并发症发生[4]。
而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老年骨折患者由于术中大量失血、蛋白质丢失、术后代谢紊乱、食欲减退、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等,影响患者术后营养吸收,导致患者术后营养不良。本研究在围手术期对老年骨折患者实施以肠道功能管理将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其主要是针对体内代谢情况予以合理的营养物质,减少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确保足够的营养支持,进而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为老年人在宣教接受程度不如成年人,因此对患者进行精细化的宣教也非常重要。采用系统化、多种形式、多种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对患者发放宣传手册、专题讲座、一对一健康指导等,向患者展示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内容,并通过编写饮食指南手册,利用食物模型等工具使患者易于理解及掌握,提高患者营养保健意识及营养干预效果。综上所述,精细化消化道功能管理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管理,精准于每个患者个体化差异,缓解疼痛,加速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节约的住院费用和医疗资源,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加刚,沈鹏程,朱立帆,等.三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法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7(11):1032.
[2]宗行,万之助.疼痛的估价:用特殊的视觉模拟评分法作参考(VAS)[J].疼痛学杂志,1994(4):153.
[3]蒋小燕,袁亚娟.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0):171-172.
[4]陈莉.优质护理服务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6(a2):870-8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