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颈源性头痛发病率逐年升高,相关研究层出不穷,笔者回顾国内近十年关于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相关文献报道,分析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颈源性头痛;针灸;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秦海燕,赵征宇.近十年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1):98-99.
0引言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引起的一组以慢性、反复发作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近年来,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发病人群逐渐扩大,头痛患者中约有15%-20%为颈源性头痛[1]。颈源性头痛的概念于由Sjaastad[2]提出,此后相关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层出不穷。在颈源性头痛的治疗上,目前主要采取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部注射镇痛药、经皮射频神经切断术、神经阻滞疗法及高位颈椎关节融合术等方法,疗效较为迅速,但手术及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不可避免且复发率较高。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尤为引人注目,相关的临床研究不胜枚举。笔者现将近十年来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兹了解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为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依据。
1单纯针刺疗法
针刺通过刺激腧穴,产生疏通经络、驱邪扶正、调理气机、调和阴阳的作用,可有效缓解颈源性头痛的相关症状。潘胜莲等[3]采用滞针提插项三穴,即风池、天柱、天牖穴对照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后显示滞针提插项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简明麦吉尔疼痛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吕善广[4]观察腹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腹针组总有效率为84.8%,针刺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杜静[5]研究发现项七针配合穴位透刺为主的治疗对颈源性头痛的疼痛程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且可以有效缩短头痛持续时间,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起效速度,尤其是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依从性及安全性良好。陈楚苗等[6]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针加阿是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加阿是穴治疗。研究发现腹针加阿是穴治疗颈源性头痛较传统针刺加阿是穴效果较好。褚慧玲等[7]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治疗后齐刺组愈显率为75.8%(25/33)、总有效率为93.9%(31/33),均优于常规针刺组的57.6%(19/33,P<0.01)、84.8%(28/33,P<0.05)。罗建昌等[8]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验证了项八针配合头部阿是穴留针治疗对颈源性头痛的头痛症状、颈椎活动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近、远期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治疗,且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起效速度,依从性及安全性良好。张晓哲等[9]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火针组(A组)和针刺组(B组),每组90例,研究发现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萧力维[10]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短刺、常规针刺作用于颈部阳性反应点,发现短刺组在改善椎动脉供血效果优于常规针刺。马小平[11]采用针刺颈夹脊结合头针治疗颈源性头痛(CEH)45例,并设口服氟桂利嗪组35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
2电针疗法
电针运用脉冲电对机体产生电生理效应联合腧穴的特异性的效应,从而发挥调节机体的功效。杜腾飞[12]研究发现电针“风池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和普通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对于头痛伴随症状的改善效果相同,但电针“风池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时见效更快。王新春[13]采用针刺阿是穴辅助低频电针对照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患者共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王乐[14]将62例患者随机为电针高频组和电针低频组,研究发现两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频组优于低频组;而且高频组总有效率为93.55%,低频组为70.97%,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高频率电针对实证型颈源性头痛疗效优于低频率电针。
3针刀疗法
针刀医学是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将中医的针和现代医学的手术刀融合,在临床发挥了针和刀的双重治疗作用。张文超等[15]选取60例CE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刀松解项七针组,结果针刀组的总有效率为93.5%,明显优于针刺组的72.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魏千程等[16]将1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小针刀治疗,观察组采用"Z"型拨针刀倒"爪"形松解为主,研究发现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5.38%,观察组为8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陆萍等[17]将60例病人分为针刀1组(以颈肌起止点为进针点)、针刀2组(以颈部2、3、4棘突旁开2 cm处为进针点),研究发现针刀治疗需要一定的疗程,2周时疗效更好,针刀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可靠疗法。
4浮针疗法
浮针是以皮下浅刺结合肌肉运动的一种现代针灸方法。张永红等[18]将颈源性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浮针组(34例)、常规针刺组(34例),结果显示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及颈部功能活动。
5银质针疗法
银质针治疗法基于传统中医治疗理论,在人体规律性压痛点上直刺、斜刺、骨膜下刺消除无菌性炎症缓解疼痛。杨秀富等[19]将72例确诊为CEH患者采用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治疗后3个月的显著有效率为95.83%,无并发症的发生。侯爱云等[20]将21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分别接受密集型银质针治疗组(I组)、颈部神经阻滞组(II组)、理疗组(III组),研究发现三组治疗后VAS均有不同程度下降。I组的VAS明显低于II组和III(表1),三组的有效率均在100%,但I组的优良率100%,II、III组的优良率在70%~80%。
6刃针疗法
杨洸等[21]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刃针组采用刃针治疗,药物组采用尼美舒利分散片治疗。研究发现刃针治疗颈性头痛能明显减轻头痛的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运用。
7综合疗法
7.1针刺联合药物
罗金寿等[22]在研究中,对照组给予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丹珍头痛胶囊联合项八针疗法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3.3%(P<0.05)。张秋玲等[23]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治疗组予针刺及口服清上蠲痛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安络痛治疗。研究发现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78.1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7.2针刺联合手法
手法可调整颈椎解剖位置,解除神经压迫、椎动脉及其周围交感神经网的压迫且缓解肌痉挛和其附着处的牵拉性刺激,从而改善头痛症状,与针刺联合使用效果显著。解敬郊[24]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治疗,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胡先峰[25]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针刺丰隆穴透承山穴、天柱穴,手法牵引颈椎。对照组以颈夹脊穴、风池为主穴,传统辨证和病位归经远道配穴,辅以电针和颈椎牵引器牵引。研究发现2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痊愈率3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翁劲松[26]选取颈源性头痛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推拿联合针灸进行治疗。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为95.0%,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梁朝等[27]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阻滞疗法治疗。研究证明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所致的枕下痛、前额痛效果优于神经阻滞法。张鹏飞等[28]研究发现治疗组使用针刀联合手法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张文俊[29]对389例颈源性头痛,头晕患者,采用针刀配合手法整复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89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100%,优良率95%,无效率0。刘忠毅[30]研究发现刃针疗法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7.3针刺联合拔罐
宫秀丽等[31]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CHS患者30例,研究发现本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6.7%;治疗即刻、1个疗程后、2个疗程后、3个疗程后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随访半年,复发率为16.7%。
7.4针刺联合灸法
正如《灵枢·官能》中记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针灸联合使用,功效尤著。康梦如等[32]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研究组用温针灸法。研究证实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能够更好的改善疼痛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效果较好。史榕荇[33]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配合电热灸法治疗组(治疗组)15例和常规针刺治疗组(对照组)15例。研究发现电针配合电热灸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头痛改善程度优于常规治疗组。姚旭等[34]研究发现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及颈部功能活动。
7.5针刺联合神经阻滞
吴佳璇[35]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颈2椎旁阻滞法,针刺组除采用颈2椎旁阻滞外,配合针刺百会、风池、角孙等穴进行治疗。研究证实采用颈2椎旁阻滞结合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可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7.6针刺联合放血
徐仁权[36]采用深刺颈夹脊穴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86例,并与常规针刺疗法的38例对照,研究发现深刺颈夹脊穴与刺络放血疗法相结合治疗颈源性头痛,可增强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
颈源性头痛属于祖国医学中“头项强”、“头风”、“颈项强”、“项筋急”、“项痹”等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关于头痛类疾病记载繁多,殷商甲骨文时期就有“疾首”的记载。《内经》中有众多关于头痛的描述,其中《灵枢•经脉》言“膀胱足太阳之脉,……,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将头项疼痛归属于膀胱经的所主疾病之一。《素问•风论》中曰“新沐中风,则为首风”及“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并提出首风的病因主要为外感和内伤。头位于人体最高之处,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正如《难经•四十七难》中说:“人头者,诸阳之会也。”一方面十二经脉通过经脉、络脉、经别、经筋等循行于头,另一方面五脏六腑之精气血,皆上注于头。故若外感六淫之邪,阻碍经络之气,气血运行不畅,则不通则痛;若情志不遂、饮食所伤、先天不足、久病体虚、房事不洁等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无以上荣于头则不容则痛。笔者在查阅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文献的过程中,发现针灸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精神状态,提高生活工作质量,且操作简单易行,但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特异性效应研究、有效单穴的比较、优势配穴处方的筛选、客观效应指标的观察、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等研究方面比较薄弱,缺乏大量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Page P.Cervicogenic headaches:an evidence-led approach to clinical management[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cal therapy,2011,6(3):254-66.
[2]Sjaastad O,Saunte C,Hovdahl H,et al.“Cervieogenic headache”:An hypothesis[J].Cephalalgia,1983.3:249-256.
[3]潘胜莲,王庆来,郑士立,等.滞针提插项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新中医,2018,50(09):175-178.
[4]吕善广,裘波.腹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08):995-998.
[5]杜静.项七针配合穴位透刺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7,33(07):12-15.
[6]陈楚苗,吴佳奇,吕俊彪.腹针加阿是穴与传统针刺加阿是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比较[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11):1115-1116.
[7]褚慧玲,胡丙成.齐刺颈夹脊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01):29-32.
[8]罗建昌.项八针配合头部阿是穴留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
[9]张晓哲,王李丽,刘延青.针刺加火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13,33(11):989-992.
[10]萧力维.颈源性头痛颈部阳性反应点短刺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11]马小平.针刺颈夹脊结合头针治疗颈源性头痛4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10,42(11):60-61.
[12]杜腾飞.电针“风池三穴”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13]王新春.针刺阿是穴辅助低频电针对照药物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07):526+528.
[14]王乐.不同频率电针对颈源性头痛实证型作用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15]张文超,王理德,汤美芳,等.针刺与针刀松解项七针在颈源性头痛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8,8(21):51-53.
[16]魏千程,王瑾,甘云霞,等.倒“爪”形拨针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51例[J].西部中医药,2018,31(10):111-113.
[17]陆萍,地力木拉提·艾来提,杨敏,等针刀不同靶点选择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27):143-146.
[18]张永红,刘初容,梁鲁波,等.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05):42-45.
[19]杨秀富,王林.银质针导热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43(01):67-69+74.
[20]侯爱云,张留勋.密集型温银质针治疗慢性颈源性头痛[J].颈腰痛杂志,2010,31(03):236-237.
[23]杨洸,李亚楠,盛录,等.刃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8,50(02):127-130.
[22]罗金寿,王勇军,徐金美,等.项八针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预防复发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06):660-664.
[23]张秋玲,付有春.针药并用治疗颈源性头痛55例[J].新中医,2009,41(01):66.
[24]解敬郊.针刺配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34(02):93.
[25]胡先峰.针刺丰隆透承山穴为主配合手法牵引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2):24-25.
[26]翁劲松.推拿合针灸和单独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对比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04):35-36.
[27]梁朝,吴剑聪,黄大鹏,等.针刀配合颈椎整复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8,53(02):168-172.
[28]张鹏飞,王文德.针刀联合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04):15-18.
[29]张文俊.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389例体会[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二○○九年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1.
[30]刘忠毅.刃针疗法配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05):152-154.
[31]宫秀丽,刘文红,薛艳艳,等.三步针罐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综合征30例效果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02):13-16.
[32]康梦如,薛小金.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10):1259-1260.
[33]史榕荇,吴建敏,王旭,等.电针配合电热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07):44-45.
[34]姚旭,林咸明.温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6,36(05):463-466.
[35]吴佳璇,范儒军,宋文学,等.颈源性头痛行颈2椎旁阻滞结合针刺治疗的疗效分析[J].针刺研究,2013,38(05):411-414.
[36]徐仁权.深刺颈夹脊穴配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86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08):815-8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8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