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亢恢复期概况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2 09:37: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西医对甲亢的治疗较为单一,中医在降低甲状腺激素、改善症状和术后治疗与恢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成效显著。通过提出甲亢恢复期的概念,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的临床疗效,为甲亢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依据。

关键词:甲亢恢复期;中西医结合;甲亢

本文引用格式:夏娜,于洋,李光善.甲亢恢复期概况[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81,283.

Overview of Convalescence Period of Hyperthyroidism

XIA Na1,YU Yang1,LI Guang-shan2*

(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Shandong;2.Qingdao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Qingdao Shandong)

ABSTRACT: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in western medicine is relatively singl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good effect in reducing thyroid hormones,improving symptoms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and recovery,and the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s remarkable.The concept of convalescent phase of hyperthyroidism was put forward,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was observed,which provided a new idea and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hyroidism.

KEY WORDS:Hyperthyroidism recovery period;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Hyperthyroidism

0引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主要表现为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目前甲亢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I131、手术治疗三种,在我国药物治疗为首选治疗[1]。西医的抗甲状腺药物(ATD)的治疗通常分为3期,包括初治期、减量期、维持期,初治期的时间一般持续6-8周,减量期一般在3-4个月,维持期一般在1-1.5年。虽然应用ATD治疗甲亢十分普遍,但其使用量和治疗周期较长,常常是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也会出现粒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药物性皮疹等副作用,在临床的治疗中亦存在不足之处。中医运用辨证论治诊治甲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降低甲状腺激素、改善症状和术后治疗与恢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是中西医结合联合用药方面成效显著[2],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可取长补短。在甲亢的诊治过程中,通过提出甲亢恢复期的概念,并结合临床实践,观察其疗效,从而为甲亢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

 
关于甲亢恢复期这个概念,也曾在一些文章中出现过,如:程相稳[3]、王旭[4]、潘文奎[5]等人认为在甲亢初期或恢复期可用含碘丰富的中药来缓解症状。马宁等人根据甲亢病情发展的病机变化,将其分为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中西医联合用药。急性期以迅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中西医并重;缓解期,中西药合用,减轻西药的用量和不良反应;恢复期治疗,以中药为主,巩固疗效防止复发[6]。陈劲松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急性期组、恢复期3组,通过比较3组血铜水平的差异,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可将血清铜作为甲亢患者的一个监测指标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疗效[7]。这几处虽出现过甲亢恢复期的字眼,但仅是用了这个名词来与其他时期进行鉴别,没有明确的描述甲亢恢复期的概念。

此外,薛建设等人认为甲亢患者恢复期肝动脉血流速度的下降早于甲状腺上动脉,虽然也出现过甲亢恢复期这个字眼,但是在文中其所包含的内容等同于甲亢治疗期,名字虽不同,但实质上相似,依旧没有对甲亢恢复期的概念进行准确地描述[8]。

也有一些文献中,对甲亢恢复期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但对其的解释不尽相同。上个世纪80年代,曾有人界定甲亢恢复期的内容为此时期的病人均经系统治疗6个月以上,体征已显著好转,BMR与T3、T4恢复正常者[9]。倪青教授从中医角度对甲亢进行分期论治,认为其可分为初期、中期及恢复期。恢复期主要表现为虚证,包括气阴两虚或阳虚水泛,症见颈部肿大伴轻微疼痛,痰色白黏稠难咯,身重困倦,面色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突眼,眼睑无力水肿,大便溏薄如水样。舌质淡胖,苔白腻或水滑,脉沉细弱,治以益气养阴、温阳利水[10]。许少英等人在研究甲亢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观察时,将确诊为弥漫性甲状腺肿并甲亢的患者10例,按照病程纳入恢复期,其含义是指服药后1~1.5个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者[11]。

谢务栋对甲亢恢复期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证型、治法、方药等角度进行了论述,将甲亢分为以下几个类型,包括阴虚阳亢型,脾肾阳虚型,气滞痰凝型,甲亢恢复期。甲亢恢复期即为本病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休养,三个月左右病情得到基本控制,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变化逐步恢复。患者有较轻微的临床表现,辩证为气阴两虚证,治疗以益气养阴、调理肝脾肾为主方,处方包括党参、当归、杭芍、生地、麦冬、郁金、柴胡、陈皮、获等、五味子、甘草等药[12]。

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阅读甲亢的治疗文献,以及结合临床,笔者提出甲亢恢复期的概念,参考相关书籍,拟定甲亢恢复期: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FT3、FT4正常,TSH接近或者恢复正常;或指标正常,症状未缓解;或指标正常,突眼,甲状腺肿大未缓解;或肝功异常。以上四条占有1条即是甲亢恢复期。从中医角度,甲亢恢复期多从心肝肾阴虚角度入手,其主症包括:心悸多汗,多食易饥,消瘦,五心烦热,烦躁失眠,腰膝酸软,耳鸣健忘,手颤,眼突,颈前肿大。次症:饥不欲食,口干,头晕乏力,目干而赤,胸胁胀满,女子月经量少,经期延长,闭经。舌脉:舌质红,舌体小,舌体颤动,苔少,脉细数。具备主证3项+次证至少3项,结合舌脉的标准以及综合临床经验,可诊断为心肝肾阴虚证。按照上述标准,纳入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从而观察中医药在甲亢恢复期治疗中的疗效。

综上所述,虽然名称都为甲亢恢复期,但其所代表的时期不同,或为初治期,或为减量期,或为维持期。总体来说,从西医角度,甲亢恢复期所代表的含义为确诊为甲亢的患者,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症状得到了缓解即为甲亢恢复期;从中医角度看,甲亢恢复期即为甲亢后期以虚证为主要表现。在甲亢的初期治疗中,虽然甲亢患者的症状、体征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若不坚持治疗,加重以及复发的可能性极大。因此,注重甲亢恢复期的治疗,尤为重要。虽然甲亢恢复期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其着重点都在于减轻患者症状,防止复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患者于甲亢恢复期的治疗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685-690.
[2]马宁,崔叶妹,卜振军,等.抗甲亢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8,16(01):1-5.
[3]程相稳,张广德,魏子孝.含碘中药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评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9):3901-3904.
[4]王旭.略论含碘中药在治疗“甲亢”中的运用[J].江苏中医,2000(04):35-36.
[5]潘文奎.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证治矛盾的处理[J].中医药研究,1993(02):15-17.
[6]马宁,崔叶妹,卜振军,等.抗甲亢药物临床应用进展[J].长沙医学院学报,2018,16(01):1-5.
[7]陈劲松.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血清铜测定结果分析[J].工企医刊,2001(02):56-57.
[8]薛建设,郭晓波,刘颖,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动脉和肝动脉血流动力变化及临床意义[J].疑难病杂志,2012,11(03):197-199.
[9]刘宗昌,李沂,凌浩平,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前后血清r—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1985(01):50-52.
[10]郭赫,倪青.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康复治疗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8,37(08):763-767.
[11]许少英,何海武,丁毅鹏,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1998(04):11-14.
[12]谢务栋.浅谈甲亢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J].河北中医,1986(06):3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