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中抽选158例,列为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管理。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中抽选160例,列为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管理,对比两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结果实验组麻醉处方合格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93.67%),不良事件发生率(0.63%)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麻醉药品;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贾忻生.规范化管理在麻醉药品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257-258.
0引言
在医院用药管理中,麻醉药品用药管理十分重要,保证麻醉药品使用安全,对手术安全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十分重要[1]。因此,医院需要改变常规管理方式,将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麻醉药品管理中,有效提升麻醉药品管理质量[2]。本文主要选择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旨在探究分析在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规范化管理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中抽选158例,列为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85:73,患者最高79岁,最小21岁,平均(40.18±2.78)岁。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中抽选160例,列为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86:74,患者最高78岁,最小22岁,平均(40.11±2.72)岁。收集两组患者各项基本数据,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P>0.05,数据可比性高。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使用过麻醉药品;(2)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3)研究之前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存在麻醉药品过敏的患者;(2)没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药品管理。实验组采取规范化管理,具体操作如下:其一,建立各种登记本。医院麻醉药品种类众多,因此,在使用规范化管理时,医院还需要根据麻醉药品的相关使用规则,建立相应的麻醉药品使用登记本,将药房每次领用麻醉药品的药品名称、数量、领用时间、批号、领药人、发药人、有效期等信息详细登记,并且根据麻醉药品的种类建立不同的药品领用登记本,包括麻醉科毒麻药品领用登记本、麻醉科精一处方使用登记本、麻醉药品空安瓿回收登记本等,同时要求专人进行监督管理,并且在建立交接班本,将每次的工作做好交接班,保证用药安全。其二,落实“六相符、四清楚”管理制度。所谓“六相符、四清楚”主要包括使用记录相符、医嘱内容相符、剂量相符、批号相符、名称相符、数量相符;记录清楚、签名清楚、执行清楚、交接清楚等,因此,医院在麻醉药品管理当中,需要严格遵循“六相符、四清楚”原则,明确自身职责,更好的保证麻醉药品使用安全。其三,手术过程中的规范化管理。完成手术后,麻醉医师需要将剩余的药品与使用的药品进行有效清点,并且做好剩余麻醉药品的交接。麻醉护士在接收手术剩余麻醉药品时,还需要对麻醉药品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检测,保证麻醉药品数量、质量、详细信息等均符合相关要求,并且将其登记在册,核对无误后,要求麻醉医师签字确定再进行收回。其四,麻醉药品发放管理。在发放麻醉药品时,护士还需要针对药品发放时间、使用用途、发放数量、返回空安瓿数量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清点,并且开具相关凭证,同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空安瓿销毁,要求相关部门做好销毁记录并且签字确认。其五,麻醉药品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化管理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还需要针对新入职的护士进行专业化培训,确保其掌握麻醉药品规范化管理内容,培养其管理意识,从而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麻醉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以两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作为观察指标,包括麻醉处方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相关系统SPSS 25.0处理,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例数等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卡方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麻醉处方合格率(1 0 0.0 0%)明显高于对照组(93.67%),不良事件发生率(0.63%)明显低于对照组(6.9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4]。药品使用安全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尤其是麻醉药品的使用,更是关乎手术成功率,当前常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医院麻醉药品使用安全,还需要将规范化管理运用于麻醉药品管理当中[5]。在规范化管理当中,需要专人进行麻醉药品的管理,通过将麻醉药品使用和管理表格化,能够更加明确药品使用明细,细化药品管理人员的职责[6]。同时,通过表格能够对麻醉药品的详细信息(批号、有效期、用途等)一目了然,极大程度地避免了药品使用差错。此外,在规范化管理当中,还需要接触到麻醉药品的人员对麻醉药品去向与用途负责,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核对与检查工作,降低了乱用麻醉药品的现象[7]。在麻醉药品管理当中空安瓿的回收和销毁也是重要组成部分,在规范化管理中,需要护士监督专人管理,并且填写消除记录,能够极大程度避免空安瓿遗失造成的不良事件。
本次研究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对规范化管理应用效果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示,采取规范化管理后,医院麻醉处方合格率明显上升,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该研究结果与彭国、陈钦、陈燕颜[8]在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与临床应用情况分析中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麻醉药品管理中应用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战蕾.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的实践效果评价-以南昌市第一医院中心药房为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6):112-114.
[2]Ding C,Zhang J,Li R,et al.Investigation of 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on of anti-platelet drugs and its effect on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J].Experimental&Therapeutic Medicine,2017,14(4):3207-3212.
[3]刘理,许潇卿.药剂师为主导的麻醉药品管理方式在手术室麻醉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6):82-84.
[4]Borghs S,Thieffry S,Noackrink M,et al.Health care cost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enzyme-inducing and non-enzyme–active antiepileptic drugs in the UK:a long-term retrospective matched cohort study[J].Bmc Neurology,2017,17(1):59.
[5]蒋李,李飞.PDCA循环在麻醉药品批号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7,17(4):318-320.
[6]张晓玙.持续质量改进在门急诊麻醉药品及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管理中的运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8):7-8.
[7]宋相梅,曲建华,王莉梅,等.运用FMEA法规范住院药房麻醉药品及一类精神药品质量管理[J].中国药物评价,2017,34(2):153-156.
[8]彭国,陈钦,陈燕颜.麻醉药品的规范化管理与临床应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8):239-2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