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恩替卡韦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探究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感染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符合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并经过患者和(或)家属同意的76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排列奇偶数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及血凝酶进行治疗医院的常规抗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等肝纤维化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于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和预后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恩替卡韦;肺结核;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陈兆桃,马啸楠.观察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68-169.
0引言
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广泛流行于世界的一种疾病,此病可以通过血液制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方式进行传播且无季节变化。近些年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长的趋势[1-2];而我国作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感染人口大国,需要面对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情况,对于此类患者,医院常采取常规的抗结核治疗,但大多数药物会对患者的肝脏造成损伤[3]。而本次试验,通过探究常规治疗与恩替卡韦的联合治疗,探究其临床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感染科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符合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的76例患者,在经过患者和(或)家属同意后按照患者的排列奇偶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人。其中实验组患者的男、女比列21:17,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分别为(39.51±4.09)岁和(3.5±0.3)个月;而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则为20:18,平均年龄和平均病程分别为(41.35±4.09)岁和(4.2±0.3)个月。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性别、职业、疾病等病史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试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医院的常规抗结核治疗,给予患者口服药异烟肼(INH)(国药准字:H31020495),剂量要求:每日1次,每次0.3 g;利福喷丁(RFT)(国药准字:H10940199),剂量要求:每天1次,每次0.6 g;乙胺丁醇(EMB)(国药准字:H44023635),剂量要求:每日1次,每次1.0 g。
实验组:患者在接受与上述对照组患者相同药物和剂量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国药准字H20080798),剂量要求:每日1次,每次0.5 mg。
对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记录和随访记录。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纤维化指标进行比较。其中将血清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以及指碱性磷酸酶(ALP)作为肝功能指标的观察项;而纤维化指标主要观察透明质酸(HA)、IV型胶原(IV-C)、Ⅲ型前胶原(PCⅢ)以及层粘连蛋白(LN)。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对患者及家属的护理和随访记录的实验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临床计量资料分别用(±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比较
通过比较患者在试验前后的数据对比,试验后患者的ALB、TBIL、ALT以及ALP肝功能指标数据明显优于患者试验前的数据;而在试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各项功能指标的比较中,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的比较
对肝纤维化的HA、IV-C、PCⅢ、LN指标进行实验前后的数据统计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数据均有所好转(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2。
3讨论
近几年,随着乙型肝炎感染者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医院接诊的合并乙型肝炎的患者也呈现出增长趋势。其中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这类患者是临床最常见的,目前我国对于肺结核患者对采用异烟肼(INH)、利福喷丁(RFT)、乙胺丁醇(EMB)等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是药物会经肝脏进行代谢分解,因此会对患者的肝脏产生损害作用,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肝衰竭等进而危及患者的健康[4-5]。而环戊酰鸟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是目前一线的抗乙肝病毒药物,通过作用于多聚酶来治疗炎性肝炎病毒,且具有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药物耐性率低等[6-7]。而本次试验,通过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在接受医院常规的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恩替卡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对患者ALB、TBIL、ALT以及ALP等肝功能指标和HA、IV-C、PCⅢ、LN等肝纤维化指标的检查结果和随访进行记录。试验结果显示:仅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患者在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指标有所好转(P<0.05),但与接受抗结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比较,实验组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也与有关试验结论相一致[8-9]。
综上所述,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应用恩替卡恩可以有效地减轻药物对患者肝脏的损伤,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柴艳云,李建国,张新龙.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4,19(3):307-308.
[2]Gish RG,Lok AS,Chang TT,et al.Entecavir therapy for up to 96 weeks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J].Gastroenterology,2007,133(5):1437-1444.
[3]梁彦玲,张全会.恩替卡韦治疗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78-1390.
[4]洪友志,郑瑞丹,黄记水,等.恩替卡韦减轻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药肝损害的临床观察[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3,6(5):674-677.
[5]武守国,高婷婷.益气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治疗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3):173-175.
[6]杨翠.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4,34(12):117-118.
[7]Yokosuka O,Takaguchi K,Fujioka S,et al.Long-term use of entecavir in nucleoside-naive Japanese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infection[J].J Hepatol,2010,52(6):791-799.
[8]曾建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肺结核的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19):2404-2405.
[9]黄枝优.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6):1045-10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