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治疗大穿孔的回顾性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1-23 15:52: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治疗大穿孔的疗效。方法 选取耳内窥镜下40 例采用软骨- 软骨膜瓣进行鼓膜大穿孔修补的患者,随访 1 年,对术后鼓膜愈合率、听力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8 例鼓膜愈合,成功率 96.00%,移植物无外移、内陷,未出现鼓膜前部钝角愈合;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及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P< 0.05),其中 32 例患者骨气导差小于 20 dB,占 80.00%。结论  耳内窥镜下耳屏软骨-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治疗大穿孔不仅能取得较高愈合率,还能明显改善患者听力状况,且外观恢复良好。

关键词: 耳内窥镜;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穿孔;鼓膜修补术

本文引用格式:黄智强, 侯云武, 刘乾, 等. 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治疗大穿孔的回顾性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4):79.

\

0引言

鼓膜修补术是利用组织移植修复鼓膜穿孔的一种方法, 利用耳内窥镜精细检查耳部病变,有三种入路方式,包括耳道内入路、耳内入路和耳后入路,前两种入路受术野限制, 不能准确摆放移植物,易造成手术失败 [1]。耳后入路有时需作外耳道修补术,手术时间长,愈合较慢。故本研究选取本科室 40 例鼓膜大穿孔患者实施耳内窥镜下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自 2015 年 2 月至 2017 年 3 月收治的 40 例鼓膜大穿孔患者,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27-59 岁, 平均(35.23±6.57)岁,左耳 18 例,右耳 22 例。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纯音听力检查,35-50 dB,无鼓室广泛鳞状上皮化生。排除标准:术前经 CT 检查,排除乳突病变, 咽鼓管功能正常、上鼓室、鼓窦者。

1.2方法。手术在局麻下进行,沿耳屏缘位置处沿弧形作切口,逐层剥离。为避免发生术后耳屏变性,需切取耳屏软骨, 然后切除 2 mm 软骨,切除大小不得超过鼓环,保留软骨膜, 以容纳锤骨柄。将鼓膜撕掉后,对鼓膜内侧面搔刮,准备形成新鲜创面。以鼓环 6-7 mm 为起点顺时针切开外耳道皮肤, 坐标从 1 点钟至 4 点钟方向,直达鼓环,然后挑出鼓环,去除可能影响通气的肉芽组织和模型黏连去除。将软骨 - 软骨膜残边内侧,软骨膜面朝外,在骨性外耳道表面放置移植物边缘软骨膜,使外耳道鼓膜瓣与软骨膜可以密切接触,然后用明胶海绵固定四周,填塞外耳道使用碘仿纱布。术后静滴抗生素时间为 1 周,2 周后取出外耳道碘仿纱布。

1.3观察指标。观察鼓膜愈合情况:术后随访 1 年,观察患者鼓膜愈合情况。听力恢复情况:纯音测听采用上升法,使用丹麦 ITERA 临床诊断型听力计,测试在标准隔声室中进行,听力程度按纯音听阈(0.5-4.0  kHz)气导平均听力计算,骨气导差根据声导抗图测得,平均气导听阈及骨气导差越小表示听力越好。

1.4统计学分析。以SPSS 17.0 软件作为统计学分析工具,以(±s)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05 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鼓膜愈合占比情况。1 例 4 周后鼓膜前下出现裂隙,1 例术后 4 周内发生感染,鼓膜残留裂隙,鼓膜愈合占比为 96.00%,移植物未出现外移、内陷、变性及鼓膜前部钝角愈合。术后随访,新生鼓膜活动度趋于正常,且患者对外观恢复情况满意。

2.2气导 听 阈 及 骨气 导 差 对 比。术 后 1 年 气 导听 阈(29.59±5.32)dBHL 与术前[(39.21±5.01)dBHL] 比较, 有统计学差异(t =8.326,P =0.000);骨气导差为(17.12±4.83)dBHL 与术前 [(27.98±5.27)dBHL] 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 =9.608,P =0.000);40 例鼓膜大穿孔患者中,32 例(80.00%)骨气导差小于 20 dB,听力改善明显。

\

3讨论

鼓膜穿孔常由炎症及外伤引起,其中炎症主要由上呼吸道感染、鼻腔细菌等易通过咽鼓管到达中耳腔从而引起感染,外伤主要由挖耳、手术、压力伤、外耳道异物等导致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患者可出现耳部疼痛、耳内有液体流出、听力减退,外耳道出血等症状,危害患者健康 [2]。目前药物治疗鼓膜穿孔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手术治疗方案已成为鼓膜穿孔患者的首要选择[3]。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鼓膜大穿孔患者实施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结果显示,鼓膜穿孔愈合率高达 96.00%,且术后随访一年移植物无外移、内陷,未出现鼓膜前部钝角愈合,术后平均气导听阈及骨气导差均低于术前,提示耳内窥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瓣修补鼓膜大穿孔,可有效提高愈合率,改善听力状况。耳屏软骨-软骨膜瓣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可保持固定的位置及形状,可防止鼓膜内陷和脱出。为抵抗感染,鼓室内营养可从渗液中获取,不需要填充明胶海绵。耳内窥镜下可清楚的将鼓膜前下残余部分剥离,暴露鼓沟,使术野扩大,便于摆放移植物, 股沟内侧放置软骨,边缘软骨膜瓣置于鼓沟表面,复位时将鼓环压回鼓沟,防止术后鼓耳道前角变钝。可知,对于鼓膜大穿孔患者实施耳内窥镜下应用耳屏软骨-软骨膜瓣修补术易于固定,不易移位,听力改善明显。

综上所述,对于鼓膜大穿孔患者实施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可有效提高鼓膜愈合率,改善患者听力情况,且术后外观恢复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清侠 , 许丽荣 , 张文.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修复鼓膜穿孔术的手术配合[J]. 武警医学,2017,28(8):861-862.
[2]王驰 , 刘星, 孔磊, 等. 耳内镜下耳屏软骨- 软骨膜在鼓膜修补中的临床应用[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7,23(6):44-45.
[3]王铁锋, 徐亚萍. 耳内镜下鼓膜大穿孔修补 26 例 [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17(3):200-201.

《耳内窥镜下利用耳屏软骨 - 软骨膜瓣鼓膜修补术治疗大穿孔的回顾性分析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3/20181123035242306.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