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1 09:20: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群体为我院 2015 年 1 月至 2018 年 7 月收治的 150 例胆结石患者,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参与此次研究。将同一时期收治的 50 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 手术开展至结束,观察组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参照组,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差异较大, 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数据之间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对胆结石患者创伤性较小,缩短了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 :马海东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研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62):95,97.

0引言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早期症状隐匿,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则可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右肩疼痛等,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胆囊炎、胆囊穿孔,对患者身心状态、生活工作都可造成影响[1-2]。胆结石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开腹手术是传统的手术方法,其操作简单,且疗效显著,然而具有较大的创伤性,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开始得到应用[3-4]。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具体疗效,我院开展如下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1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群体,患者均在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进行诊治,且均符合此次研究的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并设为观察组,男性有83例,女性有67例,年龄上下限为20~71岁,平均(43.12±1.22)岁。病程上下限为7个月至12年,平均(6.10±0.21)年,单发性结石患者占102例,多发性结石患者占48例,结石平均直径为(12.02±0.21)cm;将同一时期收治的5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参照组,予以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男性有28例,女性有22例,年龄上下限为22~74岁,平均(45.14±0.15)岁,病程上下限为6个月至11年,平均(6.14±0.15)年,单发性结石患者占31例,多发性结石患者占19例,结石平均直径为(13.12±0.15)cm。患者无严重脏器功能不全、肿瘤疾病、免疫性疾病。两组患者的上述信息数据对比显示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公平比较。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全麻处理,于右侧肋缘下做一切口,长度为4~5 cm,对患者胆囊、肝脏以及其他组织情况进行探查,并顺逆结合将胆囊切除,对残端胆囊管进行缝合,清理腹腔并关腹。

观察组患者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全麻,患者仰卧,应用三孔法开展手术,于患者脐部做一10 mm横切口,经切口置入10 mm套针,将二氧化碳注入构建气腹,气腹压力控制为10~14 mmHg,置入腹腔镜,并依次于上腹正中剑突下方右侧2~3 cm位置做第2穿刺孔,于右肋缘下方腋中线做第3穿刺孔,依次置入10 mm套针以及5 mm套针。置入手术器械探查患者胆囊,应用有齿抓钳夹住胆囊底部,应用电凝钩分离胆囊管以及血管,显露Calot三角,应用强生Hemolok夹夹住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应用普通电刀将胆囊切除。

1.3观察指标

密切监测两组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记录患者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并对两组患者的上述数据进行对比。对术后患者进行病情观察,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所记录数据进行组间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均由SPSS 19.0进行计算,采用2以及t检验,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的表示形式依次为率(%)、均数±标准差(±s),以P<0.05作为统计学意义的成立标准。

2结果

2.1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手术开展至结束,观察组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参照组,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术后并发症数据对比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检验数据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胆结石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目前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也出现变化,这也导致胆结石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胆结石的病因主要与细菌经肠道、血液循环侵袭胆囊,诱发胆囊炎,胆汁浓缩而发生成分变化,继而引起结石。胆结石病情迁延,症状表现反复,容易复发[5]。

传统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方法为开腹取石手术,其操作简单,且手术视野清晰,具有较高的取石率,然而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患者容易诱发一系列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恢复造成影响,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主要经腹腔镜辅助切除胆囊,腹腔镜的应用使术者的视野更为清晰和广阔,可有效确定靶目标的位置,并予以切除,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手术操作精确,减少了不必要的损伤,术中出血量减少,且结石清除率得到提高。构建二氧化碳气腹可使患者脏器之间的距离增加,使脏器在视野下更为清晰,降低手术的损伤,对中老年群体以及无法耐受开腹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同时,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率降低,术后不需要对皮肤进行缝合,切口美观[7-8]。我院研究得出,手术开展至结束,观察组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参照组,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病情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优于参照组,发生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显示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操作简单,且创伤性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荐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祝建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2017,36(27):68-70.
[2]Acar T,Kamer E,Acar N,et al.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holecystitis:comparison of results between early and late cholecystectomy[J].Pan African Medical Journal,2017,26(1):49.
[3]马晓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0):72.
[4]徐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比较[J].医药前沿,2016,6(34):66-67.
[5]林伟强,陈智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7,38(1):12-13.
[6]Jabbari NA,Hassanpour M,Jangjoo A.Consequences of Lost Gallstones During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 Review Article[J].Surgical Laparoscopy Endoscopy&Percutaneous Techniques,2016,26(3):183.
[7]金恩斯别克·孜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5):105-106.
[8]徐福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36-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