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子靶向药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5:40: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对晚期肺癌患者应用分子靶向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2015年间诊疗晚期肺癌患者40例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分子靶向药进行治疗,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方式分析,归纳分子靶向药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推广价值。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有效率达到92.5%(37/40);期间并无发生由于治疗方案所引发的患者难以耐受的不良毒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结论对晚期肺癌患者用分子靶向药方案进行干预近期对病情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在可耐受、可处理范围内,值得推广。

关键词:分子靶向药;晚期肺癌;临床疗效;安全性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龙.分子靶向药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54-155.

0引言

肺癌属于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影响极为严重,病死率极高,当前对该病并没有有效、彻底的治愈手段[1]。外科根治手术治疗能够有效保障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肺癌患者早期并无典型临床症状,到院接受诊疗的时候已经进入晚期阶段,错过了手术治疗时机[2]。当前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化疗、放射治疗,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升并在临床逐渐得到应用,对肺癌患者通过靶向药物对细胞受体、特异基因进行调控治疗[3],达到阻断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效果,令人满意。本院于近年对诊疗肺癌患者用特罗凯靶向药物治疗,对病情控制成效令人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肿瘤内科2015年间诊疗晚期肺癌患者40例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应用分子靶向药进行治疗。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在33~79岁,平均为(54.8±4.2)岁。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学检查、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4]。患者肿瘤类型如下:27例为鳞癌,13例为腺癌;其中Ⅲa期患者有31例,Ⅲb期患者有9例。

纳入标准[5]:①已经经过本院影像学、病理活检、细胞学等手段确诊并属于肺癌晚期;②无合并内分泌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的并发症;③接受病灶卡氏评分,提示分数均在60分以上且生存期超过3个月;④无合并其他类型肿瘤,对本次研究所用治疗方案可耐受。

排除标准:①合并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②合并其他类型恶性肿瘤疾病;③合并肝肾衰竭或者糖尿病;④对本次所用药物难以耐受;⑤明确表示拒绝配合本次研究。

\

 
1.2治疗方法

患者病情确认属于进展阶段,曾接受放化疗干预患者停药含铂类药物,1个月后再进行分子靶向药治疗。给予特罗凯,用药方式为口服,服用剂量为150 mg,每天用药1次。服用药物时间一般在晚饭后1 h。连续服用3个月。

2结果

所有患者在疗程结束后随访2个月并进行CT检查,部分患者由于放射性肺炎中断治疗,在放射性肺炎得到控制后继续接受治疗。根据WHO实体瘤疗效标准[6]对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其中有7例患者完全缓解,30例患者部分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

患者治疗后主要毒性症状为白细胞下降,出现例数有38例,占比例达到95.0%,其中白细胞下降程度在Ⅲ~Ⅳ度的有21例,占比例52.5%。在化疗前对患者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预防,因此仅1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反应,占比例32.5%,程度在Ⅰ~Ⅱ度。有22例患者(55.0%)出现发射性食管炎,5例患者(12.5%)出现放射性肺炎反应,程度在Ⅰ~Ⅱ度。

3讨论

肺癌在我国属于高发恶性肿瘤疾病,在恶性肿瘤中肺癌患者占据比例达到20%。在早期阶段肺癌患者并无特异性指标或者明显临床特征,因此大部分患者到院接受治疗时已经进入了晚期阶段,对于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阶段的肺癌患者已经错过用手术切除治疗的时机,而主要选择分割放疗[7],但总体而言对病情的控制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对患者生存率保障程度较差,这主要是因为远处转移、局部复发因素的影响。晚期肺癌患者应用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药物干预治疗,有效率最高仅可达到40%,疗程后1年的存活率仅为35%,同时会发生严重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这使得患者对该治疗方案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因为恐惧或者难以耐受而停止治疗。

放化疗、化学药物干预是对晚期肺癌患者治疗的关键手段,因此开发/研制新型药物对于病情的控制、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价值。在对癌症发病机制、治疗机制和药物研发领域的不断深入,改变肿瘤细胞的特性,以此为靶点为患者提供分子靶向治疗,在保障强效抗肿瘤活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因此引发的正常细胞不良反应,成为了人们治疗晚期肺癌的一种新的探索领域。

肿瘤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正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完善、发展以及对分子水平认识深入而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匹配的靶向药物干预后耐药基因检测流程也已经成熟。分子靶向药治疗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以及性质,当前临床将分子靶向治疗所应用的药物大致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具备靶向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②络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③抗CD20单抗;④mTOR激酶抑制剂;⑤IGFR-1激酶抑制剂;⑥BcrAbl络氨酸激酶抑制剂。本文所用特罗凯属于新型癌症治疗药物类型,为低分子量的奎哪唑啉类化合物患者在应用后能够对患者体内的表皮生长因子手提络氨酸激酶产生抑制效果,另一方面对细胞周期也有一定的诱导效果,抑制P27的表达。有研究[8-10]提示对肺腺癌或者肺鳞癌晚期患者应用特罗凯进行治疗均有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案在总生存期有明显优势,一般可延长到36个月。在为患者进行分子靶向药方案干预时应该注意可能对疗效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诸如性别、是否有吸烟史、病例分型等,不同因素之间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对应的分子靶向药进行治疗,保障整体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对晚期肺癌患者用分子靶向药方案进行干预近期对病情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在可耐受、可处理范围内,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陈焰峰,周德奇.自拟益气养阴消癌汤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9):942-945.
[2]易宣洪,王静.化疗联合吉非替尼小分子靶向治疗50例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J].肿瘤学杂志,2017,23(4):345-348.
[3]陈荣辉,彭玉龙,曹永新,等.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59-60.
[4]Rampogu S,Son M,Baek A,et al.Targeting natural compounds against HER2 kinase domain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s applying pharmacophore based molecular modelling approaches[J].Computational Biology&Chemistry,2018,74(4):327-338.
[5]陈爱飞,马俊,吴艾平.中药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降低副反应的的临床效果研究[J].四川中医,2017,36(2):101-103.
[6]陈燏,朱卫波.分子靶向药物盐酸埃克替尼治疗EGFR突变状态明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7,37(33):148-149.
[7]Vigevani L,Gohr A,Webb T,et al.Molecular basis of differential 3'splice site sensitivity to anti-tumor drugs targeting U2 snRNP[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7,8(1):2100.
[8]刘学军.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含量及其比值的测定在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5):567-568.
[9]苏书娟.放疗联合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失败合并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S1):72-74.
[10]张红胜,罗建.CYFRA21-1、NSE、CEA检测在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1777-17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