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10 13:08:4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他们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28例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要少,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患者愈合24例、延迟愈合4例,没有不愈合的患者,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28例患者愈合14例、延迟愈合8例,不愈合6例,愈合率为78.57%,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例患者有1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28例患者有3例伤口感染,1例皮肤坏死钢板外露、骨外露,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固定治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不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且并发症少,切口愈合好,骨折愈合率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关键词: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传统内固定;四肢骨折;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刘杰.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2):119,125.

0引言

四肢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较为严重,多有与骨骼相邻的血管神经合并伤,皮肤软组织损伤严重,要及时且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使患者尽早重返工作岗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传统的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虽然能做到解剖复位,但是组织剥离较多,加重软组织副损伤,且出血较多,导致伤口皮肤坏死,钢板外露、骨外露、感染等并发症,延长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较为显著[1],笔者为了对比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对他们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接诊的56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来治疗,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14~69岁,平均(62.1±3.3)岁;11例胫腓骨骨折患者,12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2例肱骨骨折患者,3例尺骨骨折患者。对照组男性1 6例,女性1 2例;年龄1 5~69岁,平均(6 2.5±3.4)岁;1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13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2例肱骨骨折患者,3例尺骨骨折患者。两组患者在临床基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都符合临床上与影像学检查关于四肢骨折的诊断标准,且都排除了合并其他心肺疾病与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了不能耐受手术者,并都填写了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选用微创经皮钢管内固定的治疗方式来治疗。手术前通过检查并测量患者肢体长度并结合骨折部位X线片,预先选择合适长度的锁定钢板两套。麻醉后,在患者骨折附近的干骺端做一个长约3 cm的切口,经此切口向骨折端作骨膜外潜行剥离形成骨膜外通道,手法牵引复位骨折,将预选好合适长度的钢板经此通道穿入,骨折远近端分别用点式复位钳经皮夹持,C-型臂X-光机透视直至调整骨折复位满意。用另一块同样长度、型号的钢板置皮外作为锁定钉的瞄准器,在骨折远近端分别经皮戳孔植入合适数量的锁定螺钉。然后将伤口缝合,行抗感染、消肿、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内固定的方式治疗四肢骨折。将患者麻醉后,常规在骨折部位切开,适当剥离骨折端软组织,显露骨折端,直视下复位并植入钢板螺钉,常规缝合伤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消肿、预防深静脉血栓、抗骨质疏松等治疗,术后做必要的功能锻炼。

1.3评判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情况等进行对比。骨折愈合率=(愈合+延迟愈合)例数/总例数×100%。若患者在术后4个月内,有骨连接的出现,则视为愈合;若患者术后4~8个月有骨折连接,则视为延迟愈合;若患者在术后8个月还没有出现骨性的愈合,则视为不愈合。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全部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

治疗组28例患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明显比对照组要少。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


2.2两组患者愈合情况对比

治疗组28例患者愈合24例、延迟愈合4例,没有不愈合的患者,愈合率为100.00%;对照组28例患者愈合14例、延迟愈合8例,不愈合6例,愈合率为78.57%,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治疗组28例患者有1例伤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对照组28例患者有3例伤口感染,1例皮肤坏死、钢板外露、骨外露,1例关节僵硬,并发症发生率为17.86%,两组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对于四肢骨折,以前临床上多用传统钢板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传统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具有直视下良好复位、不需要透视等优点,但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四肢骨折必须剥离显露骨折端,从而加重了骨折局部的软组织损伤,也破坏了骨折端的血运,不利于骨折愈合,也给后期功能锻炼带来不便,最终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甚至会引起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为传统内固定术有切口容易感染、伤口愈合时间较长、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等缺点[3],且疗效不满意。所以需要寻求更适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微创技术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对四肢骨折的患者选用微创经皮钢管内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采用微创优势,骨折间接复位,避免剥离显露骨折端,不加重骨折端血运破坏,不丢失骨折后的原始血肿,利于骨折愈合,运用锁定钉与钢板将骨折锁定固定。微创经皮钢管内固定治疗的优点在于损伤较小[4],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干扰小,间接复位,骨折愈合率较高。在本文研究中,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的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明显比传统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要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也低[5],骨折愈合情况也比传统内固定治疗的对照组要好,进一步证明了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有效性[6]。

如上所说,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固定治疗,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不仅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且并发症少[7],骨折愈合时间短,使患者致残率降低,生活质量提高,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8]。

参考文献

[1]金永利.探究微创经皮LCP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3):71-72.
[2]傅军华,古龙辉.微创经皮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8):1136-1137.
[3]戴涟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J].中外医疗,2014,33(31):18-19,22.
[4]兰宇斌.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8):68-69.
[5]金海龙,李志恒.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5):63,69.
[6]蒋勇,杜娟.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大医生,2018,3(4):24-26.
[7]王伟.四肢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和传统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9(10):40-41.
[8]钱鸣雷.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8(A2):8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