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讨论肝内胆管结石(calculus of intrahepatic duct)两种治疗方案的具体疗效和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1组为对照组,采用肝脏部分切除术治疗;2组为观察组,采用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肝部分切除术;肝内胆管结石
本文引用格式:张小军,徐花.胆道镜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疗效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0):78+80.
0引言
肝内胆管结石(calculus of intrahepatic duct)是胆管结石一种特殊类型,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该结石一般是胆红素结石,常见并发症为胆管梗阻,还可能诱发局部感染,导致结石很难排出[1]。临床上常用两种治疗方式,一种是切除部分肝脏,直接取出结石;另一种是通过胆道镜帮助,然后进行胆管切开进行取石[2]。我院在肝内胆管结石应用以上两种术式,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肝内胆管结石患者70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为研究对象,其于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1组为对照组,2组为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8-53岁,平均(43.6±2.7)岁;观察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27-56岁,平均(43.8±2.9)岁。两组患者在基础信息上无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取侧卧位,全身麻醉,在右肋缘下作斜切口,钝性分离肝组织,分离过程中的血管和胆管全部结扎。根据患者结石位置进行部分肝脏切除,术后留置T管。
1.2.2观察组:患者取仰卧位,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起效后进行正常开腹,暴露胆总管,切开胆总管前壁,取出胆管切口结石。将胆道镜置入胆总管,查探结石位置、大小、形状等。松动结石可直接取出;嵌顿性结石可以先扩张胆管,再用结石钳夹取出。结石完全取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顺势冲出残留结石,术后留置T管。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总有效率。总有效率[3]:显效:术后临床表现完全消失,无明显并发症,造影结果显示无结石。有效:术后临床表现基本消失,伴有轻微并发症,造影结果显示留有少量结石,无需二次手术。无效:术后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造影结果显示有一定量残留结石。
1.4统计学分析。将SPSS 18.0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并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的核心发病原因是胆道出现细菌或寄生虫感染,还有部分患者存在胆汁滞留现象,而且胆汁中的蛋白质、糖类、等大分子物质随着炎性物质渗出,与脱落上皮细胞、寄生虫等形成结石[4]。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也可以称为微创保肝取石术,通过胆总管直达肝内胆管,通过肝内胆管球囊扩张肝内胆管,扩开肝内胆管内径,通畅取石通道,可以一次性彻底清除肝内胆管结石。该手术全程在内镜下进行,无痛无伤,也无出血,可以彻底治愈肝内胆管结石并保护人体肝脏组织[5]。相比之下,手术方案较多,但缺点明显,致使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康复。术后,需对留置T管进行造影,如果发现残留结石,在窦道形成后拔出T管,通过窦道取出残余结石。如果残留结石体积较大,可应用激光碎石、超声波碎石等方案,将大结石分解成小碎块,再进行排出。
肝内胆管结石发病率高,易反复,而且具有较高结石残留率,通过选用合理手术方案,可进一步增加治疗效果。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6],肝部分切除术需要切除一部分肝脏,但肝脏对于人体有重要意义,切除会增加对人体的损伤,而且该方案手术视野狭窄,在寻找、清除结石过程中相对浪费时间;相比之下,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不仅可以减少对肝脏的损伤,而且通过胆道镜,可以获得更为开阔的手术视野,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无需作大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也相对较快。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通过胆道镜可以较好的观察结石情况,并将其清除,不会造成较大损伤,而且便于术后康复。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4%和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优势明显,而且操作相对简单,受到患者与医生的青睐。与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胆道镜下肝胆切开取石术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康复时间,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万叔良,梁志波.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53-55.
[2]陈展辉,唐世龙,陈锐河,等.对比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肝部分切除术和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3):46-48.
[3]赵本泉,吴伟,项建斌,等.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17例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5,44(19):2652-2653.
[4]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等.腹腔镜左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4,35(2):241-243.
[5]卢文士.胆道镜下肝胆管切开取石术和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2):2275-2276.
[6]李建军,卢榜裕,蔡小勇,等.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36):4891-48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