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补肾健脾中药联合左甲状腺素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3:57: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使用补肾健脾中药联合左甲状腺激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到本院进行检查的符合脾肾两虚证的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7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左甲状腺素治疗,实验组在左甲状腺激素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中药。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实验组无一例不良反应出现。经治疗,实验组TS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T4、FT3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可通过改善患者甲状腺水平,取得一定临床疗效。

关键词:妊娠期;左甲状腺激素;亚临床甲减;补肾健脾法

本文引用格式:杨天平,丁雷,江慧敏.补肾健脾中药联合左甲状腺素对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07-208.

0引言

妊娠期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roidism,SCH)是最常见的妊娠期内分泌疾病,表现为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游离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正常,而促甲状腺素(TSH)高于正常范围。亚临床甲减(患病率3%~5%)比临床甲减(<1%)更常见[1,2],且患病率有逐年攀升。多项研究表明[1,3]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可对母亲及胎儿造成不利影响如流产、先兆子痫、妊娠高血压以及后代神经智力发育影响等,因此在妊娠早期使甲状腺功能尽早达标刻不容缓。SCH发生病因极其复杂,与自身免疫异常和妊娠期特殊生理状态有关,左甲状腺激素钠片作为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临床使用发现其有达标时间慢、药源性甲亢等弊端[4,5]。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SCH已取得一定进展,认为其主要病因为脾肾亏虚[6],本研究分析左甲状腺素联合中成药补肾安胎合剂治疗脾肾两虚证SCH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我院建册并就诊的脾肾两虚证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使用补肾健脾中药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德国柏林化学股份公司,JX20090088,50ug)的患者35例,单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的患者3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22~40岁,年龄均值(29.1±3.7)岁:孕周4~11周,平均孕周(6.1±1.5)周;流产次数1~3次,平均次数(1.9±1.1)次;治疗组:患者年龄23~40岁,年龄均值(29.0±2.12)岁:孕周5~11周,平均孕周(7.4±2.4)周:流产次数l~4次,平均次数(2.3±1.4)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妊娠反应等一般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17年美国甲状腺学会《妊娠期间和产后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提出的妊娠亚临床甲减的诊断标准:血清TSH明显高于特异性参考值,而FT3和FT4正常的孕妇,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1]。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7]甲状腺疾病脾肾两虚证相关诊断标准。

1.2.1主症

妊娠期间神疲乏力,或伴腰酸、小腹坠痛不适者。

1.2.2次症

①面色萎黄,纳少便溏;②耳鸣多梦,腰酸背痛,小便清长。

1.2.3舌脉

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滑。(主症符合,次症至少符合①、②中各一个,并结合舌脉诊断)。

1.3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①年龄20-40岁;②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③妊娠时间<3个月。

1.3.2排除标准

①既往甲减病史;②近期颈部放射史;③肝肾功能异常;④合并糖尿病、妊高症等其他重大疾病。

1.4治疗方法

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晨起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由检验科工作人员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UniCeltm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TSH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FT3、FT4、TSH水平。根据具体的TSH检测结果给予合适的左甲状腺激素钠片服用量,起始剂量为25-50g/次,清晨顿服。从开始服药2周后检测甲状腺功能。

1.5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甲状腺功能及中医症候,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心率加快,代谢增强等不良反应。

1.6疗效指标

显效:血清TSH≤2.5mIU/L,伴有临床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有效:血清TSH>2.5mIU/L但较前降低,伴有临床症状改善。无效:血清TSH较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升高,临床症状未改善甚至加重。

1.7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22.1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成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计数数据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效果对比


由表1可知对照组治疗无效9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不良反应2例,总有效率74%。实验组治疗无效2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不良反应0例,总有效率94.3%。实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显示具有明显差异(P<0.05)。


\


2.2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对比

由表2可知治疗前TSH、FT4、FT3治疗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2周治疗,两组TSH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治疗后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T4、FT3水平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3讨论

亚临床甲减在我国传统医学书籍中无此病名,有关此病对应的中医病名,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如神疲乏力、肢凉怕冷、浮肿,可归为“虚劳”、“水肿”、“胎萎不长”等不同范畴[8]。近代研究认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病因病机主要是:妇女妊娠后,气血多流注于胞宫,脾肾失去气血滋养,脾胃虚弱,后天之精乏源,继而肾精亏虚,不能固摄胎元,遂易致虚劳、胎萎不长等病,因此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9],王耀立[10]等通过临床观察得出,临床中脾肾亏虚证型也最常见。《灵枢·经脉》云,“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从足少阴循行部位来看,可见肾与甲状腺关系密切。

补肾安胎合剂是本院院内制剂,该药以补肾健脾,养血安胎为大法。方中以菟丝子为君,补而不峻,温而不燥,具有补肾固胎、益精止泄之功,郭晓东等研究显示,菟丝子其主要成分菟丝子黄酮能显著提高血清中雌激素的水平,并具有抗氧化、调节内分泌代谢功能[11]。熟地辅以君药补益精填髓,是临床最常用的滋补肾阴要药。桑寄生合续断共奏补肝肾、固冲任之功乃安胎要药,桑寄生药性平和,如《药性论》上所说,可使胎元稳固、主治妊娠期间阴道点滴出血。苎麻根、黄芩两药性寒,共奏清热凉血之效,再配以白术健脾以资气血生化之源,朱丹溪曾强调“芩、术安胎”之效,他主张妊娠期间理应清热而使血不妄行,体现了古代医家对保胎患者“清热养血”治疗之法。现代研究表明:补肾健脾中药的药理作用主要为其雌激素样活性,可促进轻、中度甲减患者残存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改善神经分泌功能[12]。

分析表明,实验组有效率94.3%,对照组有效率74.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补肾健脾中医联合左甲状腺素片较常规单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相比,联合疗法效果更优,服药期间无一例不良反应。综上所述,对于妊娠期亚临床甲减患者,在左甲状腺激素联合脾肾健脾中药治疗下,在改善SCH患者症状、尽快使TSH达标方面确有收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EK,Pearce EN,Brent GA,et al.Guidelines of the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yroid Disease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J].Thyroid,2017,27(3):315-389.
[2]Teng W,Shan Z,Patil-Sisodia K,et al.Hypothyroidism in pregnancy[J].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3,1(3):228-237.
[3]Wiles KS,Jarvis S,Nelson-Piercy C.Are we overtreating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in pregnancy?[J].BMJ,2015,351:h4726.
[4]Casey BM,Thom EA,Peaceman AM,et al.Treatment of 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or hypothyroxinemia in pregnancy[J].N Engl J Med,2017,376(9):815-825.
[5]秦永章.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3):377-378.
[6]杨永琴,尤昭玲.中西医治疗亚临床甲减妊娠早期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24):27-28.
[7]郑筱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2.
[8]朱艳芳,许小风.先兆流产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中医证治[J].吉林中医药,2012,12(32):1228-1229.
[9]王玲,许小凤.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14-116.
[10]王耀立,王明华,魏军平.16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临床特点初步分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238-240.
[11]郭晓东.菟丝子黄酮对大鼠激素型骨质疏松症防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23):2525-2528.
[12]赵薇,陆源源,詹群.益肾健脾法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J].吉林中医药,2016,36(9):897-9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7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