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数据都强有力地支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需条件,接种预防性HPV疫苗作为宫颈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受到全球权威卫生机构或组织的广泛认可。目前宫颈癌预防性疫苗的类型有二价HPV疫苗(希瑞适®)、四价HPV疫苗(佳达修®)和九价HPV疫苗(佳达修9®)等。本文对近年来宫颈癌预防疫苗新进展简要综述。
关键词:子宫颈癌;HPV疫苗;二价疫苗;四价疫苗;九价疫苗;新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林海梅,温振莲,胡影.子宫颈癌疫苗新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52,54.
New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Vaccine
LIN Hai-mei1,WEN Zhen-lian2,HU Ying2
(1 Guangxi Fuch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Ethnic Hospital,Fuchuan,Guangxi;2 Guangxi Fuchuan Yao Autonomous Coun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Fuchuan,Guangxi)
ABSTRACT:Cervical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gynecologic malignancy,almost all epidemiological data combined with laboratory data strongly support the continued infection of high-risk HPV a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occurrence of cervical cancer.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imary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preventive HPV vaccination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authoritative global health institutions or organizations.The current types of cervical cancer preventive vaccine are Bivalent HPV vaccine(went optimum®),Quadrivalent HPV vaccine(head of repairing®)and Nine price HPV vaccine(9 of repairing®).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new progress of cervical cancer vaccine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Cervical cancer;HPV vaccine;The bivalent vaccine;Tetravalent vaccine;Nine price vaccine;New progress
0引言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1],是全球女性最致命但又最容易预防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数为52.8万,死亡26.6万例,其中85%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我国2018年癌症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宫颈癌新发病例10.2万,死亡为3.0万例[2]。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宫颈癌的防治作为公共卫生问题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2]。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数据都强有力地支持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需条件[3],HPV从感染开始至发展为子宫颈癌的时间间隔10-15年,符合生物学致病机理。接种预防性HPV疫苗作为宫颈癌一级预防的重要手段受到全球权威卫生机构或组织的广泛认可。通过疫苗预防HPV的感染仍然是目前降低宫颈癌发病率较为经济有效的关键策略。虽然预防性HPV疫苗在全球推广使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而且并无治疗性HPV疫苗上市[4]。我国的国产HPV疫苗尚在研制中。二价HPV疫苗(希瑞适®)、四价HPV疫苗(佳达修®)和九价HPV疫苗(佳达修9®)分别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和2018年4月获得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或有条件批准上市。本文将针对宫颈癌预防疫苗的新进展进行分析。
1子宫颈癌预防性疫苗
1.1作用机制
HPV病毒有L1、L2两种蛋白衣鞘,其中L1是主要成分,含有诱导中和抗体的主要表位[5]。全球已有3种预防性HPV疫苗上市,即二价HPV疫苗(希瑞适®)、四价HPV疫苗(佳达修®)和九价HPV疫苗(佳达修9®)。3种疫苗均是以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分别以昆虫细胞-杆状病毒或酿酒酵母菌作为表达载体,产生L1衣壳蛋白,HPV L1衣壳蛋白作为抗原有效成分,L1衣壳蛋白自行装配形成HPV型别特异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VLP),诱导机体产生特异型L1抗体。病毒样颗粒不含DNA,不具备复制能力[6]。
1.2疫苗的应用范围
二价HPV疫苗(希瑞适®)适用于9-45岁女性预防HPV16/18型感染,四价HPV疫苗(佳达修®)适用于20-45岁女性预防HPV16/18/6/11型感染,九价HPV疫苗(佳达修9®)针对16-26岁女性预防HPV16/18/6/11/31/33/45/52/58型感染[7]。
1.3疫苗的使用方法
二价HPV疫苗分别在第0、1、6个月肌肉注射,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分别在第0、2、6个月肌肉注射。
1.4疫苗的临床效应
数字模型显示:经过对11-13岁的少女接种由葛兰素史克(GSK)生产的宫颈癌疫苗Cervarix有望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生率高达80%[8]。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试验已证实,Gar-dasil四价疫苗,可预防98%相关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及其以上病变(CINII+),Cervarix二价疫苗可预防90%CINII+[9]。一项III期临床试验表明,Cervarix抗致癌型HPV16和18持续感染的效果分别为84.1%(97.9%CI,49.1%-87.8%)和74%(97.9%CI,49.1%-87.8%)。Gardasil对HPV16和18相关的CIN2+损害的防护作用有效率达98%。一项为期15个月的分析表明,Cervarix对HPV16和18相关的CIN2+损害的防护作用有效率达90.4%,且对HPV45、31和52型具有交叉保护作用。Cervarix对HPV45、31和52持续感染(6个月)的防护作用有效率分别为59.9%(97.9%CI,2.6%-85.2%,P=0.0165)、36.1%(97.9%CI,0.5%-59.5%,P=0.0173)和31.6%(97.9%CI,3.5%-51.9%,P=0.0093)[10]。
2宫颈癌疫苗接种前后相关问题
2.1接种前、后无需进行HPV DNA检测
包括WHO、ACIP、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在内的国内外卫生机构组织均指出:HPV疫苗接种前后无需进行HPV DNA检测。
2.2宫颈癌筛查
HPV疫苗接种不能取代宫颈癌筛查,也不能取代预防HPV感染和性传播疾病的其他措施。因此,按照相关部门建议常规进行宫颈癌筛查依然极为重要[11]。
2.3宫颈癌疫苗的不良反应
出现疲乏、肌痛、头痛、发热的反应,注射部位会发红、肿胀,大部分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3子宫颈癌预防性疫苗展望
2016年1月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发布的“宫颈癌筛查和预防指南”中指出,接种HPV疫苗的女性应该接受和未接种疫苗女性一样的宫颈癌筛查流程,HPV疫苗仍不能取代常规的宫颈癌筛查手段。对于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HPV疫苗接种和宫颈癌定期筛查工作均难以开展,妇女被确诊时常为宫颈癌晚期,生存率较低。HPV预防性疫苗的问世,使得建立一个包括注射疫苗、筛查及早诊早治等措施的子宫颈癌综合防治体系成为可能,也有望使病因明确的子宫颈癌成为人类全面预防控制的第一个恶性肿瘤[12]。
参考文献
[1]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98-299.
[2]常永生.宫颈癌疫苗推广应用前景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6):78-79.
[3]谢幸,孔北华,段涛主编.妇产科学[M].第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02-403.
[4]吴宝杰,杨志建.HPV及其相关疫苗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4):536-538.
[5]王奔,熊正爱.HPV预防性疫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1,32(4):530-531.
[6]陈直平.HPV疫苗在成年女性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及建议[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8,52(9):879-884.
[7]谭先杰著.10天,让你避开宫颈癌[M].第1版.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19:153-154.
[8]刘巧俏,林乾.宫颈癌疫苗Cervarix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J].国外医学情报,2006,12(15):15-16.
[9]乔友林,赵宇倩.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现状和预防[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11(2):1-5.
[10]唐隽,郝飞.宫颈癌疫苗的现状和前景[J].免疫学杂志,2010,26(6):546-550.
[11]焦秀艳.宫颈癌筛查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6):45.
[12]刘昱,祁文娟,魏丽惠.HPV预防性疫苗在预防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妇产科临床医学杂志,2013,14(4):378-3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