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肘正中静脉上臂盲穿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8 15:32: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肘正中静脉上臂盲穿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接收的肿瘤患者121例为研究对象,均行肘正中静脉盲穿PICC置管术,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效果。结果肘正中静脉盲穿PICC置管术置管成功率高达99.17%(120/121),满意度高达95.04%(115/121),置管后并发症仅为4.96%(6/121)。结论经肘正中静脉盲穿PICC置管术联合护理干预具有极高的置管成功率,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并可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肘正中静脉;肿瘤化疗;PICC置管术

本文引用格式:纪志华.肘正中静脉上臂盲穿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307-308.

0引言

肘正中静脉PICC置管术主要是从患者外周肘正中静脉进行穿刺插管,且导管顶端位于上腔静脉,主要用于需长期输液治疗或营养补充的患者治疗中,可减少反复穿刺输液对患者造成的生理痛苦,降低静脉损伤[1];特别是在长期进行肿瘤化疗患者临床中应用广泛,大大提升了患者舒适度,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并可显著减少护理工作量[2]。本次我院特取121肿瘤患者,行肘正中静脉PICC置管术及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实际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院肿瘤科接收的121例肿瘤患者,其中男68例,女53例,年龄20~75岁,平均(52.85±12.64)岁,肿瘤晚期维持患者25例(20.66%),肿瘤外科手术者39例(32.23%),肿瘤化疗患者57例(47.11%),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置管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肘正中静脉为穿刺点,盲穿PICC置管。①测量定位:患者取平卧位,以肘正中静脉为穿刺点,指导患者外展穿刺侧手臂90°,随后借助皮尺量取由穿刺点沿静脉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3肋间隙长度。②无菌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对患者上臂中段20 cm进行消毒,护理人员需正确穿戴隔离衣、无菌手套,铺巾、准备导管工具,并取适量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连接器及导管[3]。③穿刺方式:于患者上臂扎止血带,取1%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取穿刺针以20°~30°处穿刺,发现回血后,松开止血带,推出穿刺针,随后经导入鞘缓慢置入导管,防止静脉损伤,观察导管尖端到达患者肩部后,指导患者头部转向穿刺手臂,使导管顺利到达上腔静脉[4]。④导管固定:穿刺点使用纱布加压止血,缓慢撤出插管鞘及导管内支撑导丝;使用生理盐水清洗导管残留血渍,随后适量修剪导管,将体外保留导管控制于5 cm左右[5],安装连接器,并取透明胶带固定,并使用透明敷料覆盖,通过X线检查明确导管尖端位置。

\

 
1.3护理方式

患者均行综合护理加强干预:①置管前护理:a.心理指导:患者受病症影响,易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且PICC导管需留置于患者体内一段时间,将进一步加重患者担忧,因此,在PICC置管前,需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PICC专业讲解,告知患者PICC术优势、目的及注意事项,并介绍手术重要性及安全性,积极疏导患者不良心理,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配合临床治疗。b.置管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各项指标,评估其血管状况,并合理选择PICC导管型号。②置管时护理:所有患者由接受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操作者严格按照无菌标准实施置管操作,在推送导管过程中需保持动作轻柔,防止血管内膜遭受损伤。③置管后护理:a.导管管理:术后加强导管巡视检查,密切关注导管接头紧密性,是否存在漏气情况,保症导管通畅;每次给药时,需检查有无回血情况[6];并告知患者日常导管管理方式,注意避免导管打折、扭曲,防止导管堵塞。b.感染护理:加强给药、换药过程中无菌操作,并严密监控患者穿刺部位皮肤状态、患者体温变化、疼痛感受等;c.静脉炎防控:术前48 h取双百水密外敷于穿刺点,4 h/次,以起预防作用[7];若见患者发生静脉炎并发症,需指导患者放松、抬高患肢,并取50%硫酸镁溶液湿敷,以起治疗作用。

1.4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置管成功率;本研究将导管进入上腔静脉,但未上至颈内静脉视为置管成功。统计机械性静脉炎、血栓形成、继发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并借助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主要从外观美观、生理疼痛、服务质量等方面评估患者满意度情况。共100分,≥90分为很满意,80~90分为满意,<80分为不满意。

2结果

2.1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分析


行肘正中静脉盲穿PICC置管术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置管成功率高达99.17%(120/121),且置管后经5例(4.13%)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1例(0.83%)患者继发感染,未见血栓形成及导管脱落、导管堵塞等不良事件发生,并发症发生率4.96%(6/121)。

2.2满意度分析

本组121例患者进行PICC置管及护理后,很满意68例(56.20%),满意47例(38.84%),不满意6例(4.96%),总满意度95.04%(115/121)。

3讨论

肿瘤化疗患者通常需要多次治疗,且大多患者营养状态较差,需长期予以营养支持及输液,长期反复穿刺将为患者带来较大生理痛苦,且血管长期受高浓度药物刺激,将使得血管通透性提升,引起药液外渗,对血管/软组织造成严重损伤[8]。PICC置管术可避免化疗药物直接与患者手臂静脉接触,以降低药物对上肢静脉损伤、刺激程度,在肿瘤化疗中应用广泛。

本研究中,我院以肘正中静脉作为PICC置管术穿刺点,因人体肘正中静脉血流速度较快,可在短时间内稀释药物,可进一步减小药物对血管/软组织影响;且肘正中静脉PICC置管便携方便,安全有效,并具有插管便捷、留置时间长、操作创伤小等特点,对患者外形美观影响较小,可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满意度;且本次我院通过盲穿法置管仅需1人即可完成,相比常规超声置管更节省人力,且上臂置管易于固定,不影响美观,尤其夏天穿半袖不外露,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小,更易接受。此外,在置管过程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进行全方面护理干预,其中以置管后并发症防护为重点护理内容,实施患者对导管自我管理训练,并加强日常导管管理,可有效避免导管发生堵塞、脱落等不良事件,同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穿刺点关注,可有效防止术后感染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PICC置管术可为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经肘正中静脉置管具有极高置管成功率,同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置管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参考文献

[1]李妮娜,袁亚军.超声导引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入与盲穿置管的比较[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4):15-16.
[2]D'Amario D,Burzotta F,Leone AM,et al.Feasibility and Safety of Right and Left Heart Catheterization Via an Antecubital Fossa Vein and the Radial Artery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Journal of Invasive Cardiology,2017,29(9):163-169.
[3]赫菊花,魏丽芳,唐英.新疆某三甲医院PICC不同置管方式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与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41(10):124-126.
[4]姜玲.PICC导管在神经外科的应用及护理体会[J].医药与保健,2015,42(7):121-122.
[5]曹苏芬,吴艺,张晓菊.肿瘤患者PICC导管堵塞预防及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18,52(1):51-54.
[6]荣加,唐金莉.急性胰腺炎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与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4):448-451.
[7]Hoffman T,Plessis MD,Prekupec MP,et al.Ultrasound‐guid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A review of the relevant anatomy,technique,complications,and anatomical variations[J].Clinical Anatomy,2016,30(2):52-60.
[8]季建萍.乳腺癌术后行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7):4206-42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65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