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解决办法,为提高用药安全提出建议。方法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患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分析探讨对象,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解决办法。结果分析探结果显示,184例患者中,有51例不合理用药患者,占27.72%,其中,有14例药物剂量不合理患者,有21例联合用药不合理患者,有10例使用抗菌药物过度患者,有6例重复性用药物患者。结论在消化内科用药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分析显示,合理用药是发挥治疗效果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分析;合理用药;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中红,秦云.有关消化内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188,193.
0引言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多发病种,且种类繁多,治疗过程中用药剂量较大,对患者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而分析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解决办法,可为提高用药安全提出建议。同时也导致不合理用药的现象频现,严重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避免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安全隐患,已经是目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应着重探讨和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解决办法,为提高用药安全提出建议。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分析探讨对象。所有选定的分析探讨对象中,男性患者为105例,女性患者为79例;年龄为16-70岁,平均年龄为(38.1±7.3)岁。
1.2方法
回顾选取的本院消化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患者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探讨解决办法,从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分析结果
2.1不合理用药情况
分析探结果显示,184例患者中,有51例不合理用药患者,占27.72%,其中,有14例药物剂量不合理患者,有21例联合用药不合理患者,有10例使用抗菌药物过度患者,有6例重复性用药物患者。
2.2不合理用药类型
分析探讨结果显示,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1)药物剂量使用不合理占不合理用药的27.45%。(2)抗菌药物过度使用占不合理用药的19.61%。(3)联合用药不合理占不合理用药的41.18%。(4)重复用药占不理用药的11.76%。
3讨论
3.1药物剂量不合理
在临床上,药物剂量不合理的主要体现是用药时间过长或者药物剂量过大所致。如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是通过抑制胃壁细胞泌氢来治疗胃溃疡等疾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但是长期应用会导致萎缩性胃炎。
3.2抗菌药物过度使用
目前,临床滥用抗菌药物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时候患者没有使用抗生素的指征,但为了追求更短的病程,医生和患者却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或者只是由于患者认为抗菌药物对疾病有极大地作用就要求使用抗菌药物,医师不认真分析患者病情,就随意给患者使用抗生素。
3.3联合用药不合理
临床上消化内科疾病多是需要联合用药,方能得到较好疗效。因此,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用是联合用药的关键。如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药物联合肝脏代谢药物,就达不到治疗效果。再如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胃炎时,需要四药联用,但质子泵抑制剂和铋剂应该分开吃,铋剂需要在酸性条件下起作用,由于铋剂是一种黏膜保护剂,利于促进溃疡修复。而质子泵抑制剂会致胃内pH升高,致使无法发挥铋剂在最适环境下的作用,使疗效受到影响。蒙脱石散是止泻药,其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常常在腹泻时使用,能够和粘液糖蛋白结合,使胃肠道的防御功能得到提高。如果患者为感染性腹泻,通常医师会开具抗生素,当两药合用时,就会减弱抗生素的作用,从而疗程变长,这样极易导致耐药菌情况的发生。在临床上,医师首先要对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相关科室的疾病症状有一定的了解,做到这两点对于联合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治疗肠患者易激综合症时,通常情况下,医生使用西沙比利,但此类疾病患者多数有抑郁问题,如果此药与神经内科开具的抗抑郁药物同时使用,有可能会导致致死性心律失常。因此可见,医师开药前一定要认真分析病情,实施个体化医疗。
3.4重复用药
目前,药物发展迅速,上市新药较多,致使很多种新药仅名字不同,但成分基本差异不大。因此,医师要特别注意虽然成分不同但是作用效果相似的药物,不能仅以药品名字来判断其是两种不同的药物。如果因此造成患者用药剂量过大,而导致引发药物毒副作用加剧等不良反应,容易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所以在给患者治疗过程中,医师要提高警惕,避免因重复用药而引发医疗事故。
4讨论
4.1注重医师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医师的职业技术水平是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关键。因此,提高医师职业技术水平是避免不合理用药最根本的方法。医师要增强学习意识,主动学习和了解新药的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同时,对于其他科室疾病,特别是与本科室相关疾病,也要主动了解,利于合理用药;对于患者,在开药前必须主动全面了解其病症情况,用药后,也要了解清楚药物长期用药情况,以此确定是否存在使用后副作用。
医院要注重对医师的培训,定期邀请国内外经验丰富教授对医师进行培训,使医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握业内最新进展,特别是对新药的使用更加合理,通过提升医师职业技术水平,达到医院诊疗的良好效果。
4.2注重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医患关系
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主要问题。因此,改善医患者关系,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是改变这一现象的根本,同时直接关系到合理用药,是避免不合理用药的根本。在临床医疗建设中,要致力于建设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医师看病时,一方面要以患者病情为开药的依据;另一方面要向患者交代清楚一些药物的用法用量,叮嘱患者不可自行多服或少,这样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患者自行用药的乱象。现在,网络信息发达,有许多患者听信网络上的信息,擅自多服用药物,或者自行减量,导致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或者疗程的延长极有可能导致急性病转变为慢性病,不仅使患者的疾病得不到很好治疗,而且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有些患者会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而擅自加药,与实际应用的治疗背道而驰,导致药物毒性和副作用严重。所以,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医师们应该向患者交代清楚合理使用药物的重要性以及由于应用不当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危害性。
综上所述,无论是医院还是医师都应当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在临床过程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医师和医院应当采取措施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秀娥,李文艳.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1-82.
[2]管廷勇,叶端炉.消化内科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6):929-930.
[3]王刚,李震,肖冰.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6):178,179.
[4]李省作.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29):342,346.
[5]陈恳.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消化内科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1):381-382.
[6]徐生志.消化内科临床常用口服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分析与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4):70-71.
[7]王丽萍.探讨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J].中国处方药,2015,13(12):97-98.
[8]马照梅.消化内科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研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18):155,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