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医疗设备已经成为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传统的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需求,这就要求医院需要进一步科学化管理医疗设备,本文阐述了我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分析了我们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医院
本文引用格式:李健,邸志宏,李丽华.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之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8):235-236.
0引言
医院水平的高低决定于管理、人才和设备,医疗设备已经成为衡量医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标志。目前越来越多的先进医疗设备应用到医院临床工作中,它的应用质量直接影响诊断和治疗质量,但是大多数医院只注重设备的使用性能,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却重视不够,在维修管理制度以及专业人员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怎样提升医院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也成为了医院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1]。
1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快发展,维护医疗设备时也越来越科学化、系统化。加之,医疗设备的功用性的增强,这就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不仅要解决问题,更要创新维修理念,充分认识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医疗设备维修维护是医工部门重要日常工作,新医改下,国家对医疗设备维修维护要求,不仅仅是及时、高效;更有安全、有效;各种记录、指标等等要求。
1.1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国内多数医院中,存在着重采购、轻设备维修管理的错误理念。目前,我国很多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还不是很严格,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医院的规章制度也未能及时补充,不能与现代化的管理要求相提并进。一般情况下,医疗设备损害的风险因素包括疗设备本身、使用人员、使用环境以及设备管理因素,然而医院在使用医疗设备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都会被认定为设备本身质量问题,直接无视了医疗设备的管理因素。领导人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不是很重视[2]。
1.2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我国医学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技术人员存在专业性不高、技术水平以及科研水平不够等问题。很多都只是经历过一些简单培训,仅仅掌握一些简单理论知识,很难跟上快速发展的医疗设备产业。
虽然国内许多院校开设医学工程专业,但是培育的学生却难以与实际工作接轨,只有少数学生分配到基层医院。基层医院工作的设备维修人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无法高效的管理医疗设备。从另一方面讲,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多数医院只重视医疗、药学、护理及技师等人员,直接忽视医疗设备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认为这些人员和物业人员没什么区别[3]。
1.3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目前,在我国大部分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维修管理人员没有对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产生足够的重视。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缺乏一个健全的维修管理体系,多数医院大多自行制定一些制度来管理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比如我国多数中小医院只是设置了设备处,只有3-5人左右,只能完成医疗设备的采购工作,因此在医疗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出现无人修理的状况[4]。
1.4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管理程度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质量是整体医疗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医疗设备维修维护工作的特点有人员少、工作量大、随机性、分散性、流动性等,传统人工管理模式下,很难找到有效管理方法满足各方需求,只有在大数据条件下,积极探索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更好的进行医疗设备维修管理。
2针对面临的挑战提出的应对措施
2.1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视程度。医疗设备维修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工作。但是随着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的增高,可以大大延长医疗设备的寿命,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就需要领导人的观念转变,促进医院所有人员充分重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将“保养为主,维修为辅”作为原则,制订一套科学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领导人还应该在精神上和金钱上支持维修工程师。医疗设备的故障大部分以电路为主,处理这种电路故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故障点。我们要积极记录每一次设备维修过程,对每一次医疗设备出现的各种故障分类。这样就可以积累经验。在维修管理工作过程中,领导人要建立科学的奖惩措施,并且做好各种成本核算工作。才可以提升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效果。
2.2加强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队伍的建设力度。医院应该选取一些拥有高度事业心以及责任感以及具备出色维修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担任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带头人,并且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给予维修管理人员更多的关心。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医疗设备的应用到了临床工作中。医院要制定更加完善的培训体系。首先,医院可以选取优秀的维修技术人员,派送到相关的医疗设备机构进行深造。在新购置的医疗设备时,应该和厂家签订维修培训合同,明确要求培训人数、内容,使其扎实地掌握新进医疗设备的维修技能。只有这样,维修人员才能更新自身的技术水平,充分运用新技术来进行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这样才可以在医疗设备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进行快速解决。
2.3建立一个健全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体系。医院根据自身医疗设备的技术条件,制定相应维修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且建立医疗设备的责任制以及安全操作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需要建立一套维修制度,分工明确,加强各个方面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有序地完成维修任务。医院要根据医疗设备的重要性,对医院所装备的医疗设备进行分类,比如: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系统、CT、PET-CT、心血管成像系统、磁共振系统、直线加速器等属于一类,监护仪、除颤仪、心电图机、输液泵、注射泵等属于一类,腹腔镜、宫腔镜、耳鼻喉镜、前列腺电切镜、胸腔镜等属于一类,血液透析机、床旁血滤机等属于一类[5-6]。
2.4强化医疗设备信息化维修管理。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医疗设备的质量和安全;二是更多地将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应用于设备维修管理,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和效益;三是推动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在医工结合方面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研究,从技术上、专业上、体制机制上共同推动医学工程学科发展[7-8]。
3结论
综上所述,医院应该对现阶段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有一个清晰地了解,针对这些问题应积极探索相应的改进措施来提升维修管理工作[9]。然而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以及系统的工作,需要医院相关领导能够重视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医疗设备维修人员的建设力度,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进一步探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相关医疗设备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倩,梅旭.加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建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6(5):299-300.
[2]周儒普,种银保.可靠性维修理论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95(3):167-168.
[3]高绍强.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3):86-87.
[4]卢荧.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规范化[J].医疗装备,2016,29(16):58.
[5]李文鹏.试论医疗设备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5(7):101.
[6]许卫明.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战略思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0):21-22.
[7]邓田华,余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战略思考[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5(2):153-156.
[8]姚新琴.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面临的挑战与维修策略和管理[J].医疗装备,2007,20(5):28-29.
[9]孙风超.浅谈医疗设备维修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7):42-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