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12 月期间我院治疗的6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护理, 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的尿酸、肌酐、尿氮素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0.05)。结论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 综合护理模式;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刘晶晶.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究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3):271-272.
0引言
高血压性心脏病为心内科疾病,也为典型的慢性病症, 死亡率非常高,该疾病的产生为高血压所导致,患者长期处于高血压的状况下,使得患者出现左室肥厚、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心肌收缩功能减退等现象,最终形成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应给予重视 [1]。本文为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特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用 2016 年 8 月至 2017 年 12 月期间我院治疗的 6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 每组 30 例,其中,对照组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在 44-85 岁, 平均(67.25±1.23)岁,病程在8-23 年,平均(13.24±1.25)年;观察组 18 例,女 12 例,年龄在 44-86 岁,平均(67.24±1.22) 岁,病程在 8-22 年,平均(13.21±1.2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等基本资料方面,统计学无意义(P > 0.05)。纳入标准:依据 WHO 中关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2], 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所有患者均属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严重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全身免疫性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给予安慰、鼓励、病情监护、健康宣教等。观察组为综合护理,措施为 [3-4]:①体位护理: 患者处于急性期时,需要长期卧床,因行动不便,在实施体位变换时,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完成操作,在患者的病房中尽量减少走动,保持干净卫生、安静,让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 控制好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②饮食护理:保持患者充足的营养摄入量,在此基础上,依据患者的喜好和医嘱,遵循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指导, 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③认知护理:护理人员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对患者的文化程度、自控能力、生活习惯等充分掌握,在结合实际资源,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应用浅显易懂的方法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症状、病因、危害等,进而提升患者的认知度,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控制血压。④心理护理:受到病痛折磨、经济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极易滋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护理人员应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找出滋生负面情绪的原因,然后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并实施,改善心理状况,提升依从性。⑤ 药物护理:在对患者应用药物前,应为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作用,产生的不良反应等,同时,依据医嘱,定点定时定量, 长期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注意监测血压,遵嘱正确服药,发现异常,及时报告。⑥运动护理:针对患者长期卧床的现象, 引导患者实施踝泵运动,加强患者压疮等并发症的预防。
1.3指标观察。
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尿酸、肌酐、尿氮素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用 SPSS 18.0 软件统计分析,用(±s)来表明计量资料,用t 检验计数资料,P < 0.05,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0.05),见表 1。
2.2两组干预前后尿酸、肌酐、尿氮素情况。
干预前,两组的尿酸、肌酐、尿氮素进行比较,统计学无意义(P > 0.05); 干预后,两组的尿酸、肌酐、尿氮素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0.05),见表 2。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作为高血压疾病的典型并发症,该疾病的出现由高血压所导致,早期症状为胸闷、头痛等,进展期为颈静脉充盈、水肿、呼吸困难、少尿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5]。该疾病为典型慢性病症,需要长期治疗,治疗过程中, 护理质量显得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为正比关系,如何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极为关键,综合护理措施为全方面、人性化的护理模式,主旨为“以人文本、患者为中心”,通过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充分掌握,依据实际情况为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较多的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依据患者的认知水平,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认知度,引导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依据患者的身体康复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环境护理等措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患者的血压,应用价值极高,值得选用 [6]。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综合护理模式值得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兰平.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3):158-159.
[2]杨梅.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14(1):88-90.
[3]姜芬,崔杰 . 心理护理干预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24):16-17.
[4]刘淑玲. 综合护理用于老年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4(26):134-134.
[5]孙治梅,李晓玲.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153-154.
[6]莫欣,彭玉兰,曾坤梅,等.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门诊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18-820.
《综合护理模式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究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120/20181120043056284.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