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4 10:52: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采集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通过随机表方法分为31例对照组与31例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维吾尔医辨证治疗,以对比的方式探讨不同治疗方式的整体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方法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还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该方法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与使用价值。

关键词: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本文引用格式:加米拉·海比布.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26,228.

0引言

萎缩性胃炎也可被称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该疾病属于医院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法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分析,探讨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优势所在,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通过随机表方法分为31例对照组与31例治疗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为41~72岁,平均(56.28±4.37)岁;治疗组男22例,女9例,年龄为43~70岁,平均(55.33±5.09)岁。研究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可被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②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过知情同意书;③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类型严重疾病;②对治疗药物过敏;③精神异常或有精神疾病史。经过对比后,发现两组一般资料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

 
西医诊断标准:通过胃镜与胃黏膜活组织病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胃镜检查结果显示为:胃黏膜颜色有向浅色转化的趋势;胃黏膜皱襞逐渐变小且有消失迹象;胃黏膜下血管清晰可见;胃黏膜脆弱,较容易发生出血现象;如胃黏膜表面粗糙,并且存在颗粒状时就表明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并可能会导致假息肉的形成,致使胃黏膜下血管受到遮掩。

维吾尔医辨证诊断标准:根据维吾尔医学相关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可分为减味黏液质型与异常沉液质型。其中减味黏液质型通常表现为:面色暗淡且眼睛无神,体温低且皮肤呈凉性,舌头较大且舌苔白腻,尿量少且次数多,较容易犯困。其中异常沉液质型通常表现为:面色暗淡且较黑,眼窝凹陷且发青,皮肤粗糙且呈凉性,晨起口中泛苦,舌干且舌苔呈青灰色,尿量多且次数少,尿液发白且有沉淀,睡眠时多有噩梦。

1.2方法

对照组:本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使用药物为枸橼酸铋钾片,规格为0.3 g,以口服方式,1片/次,3~4次/d,前3次于三餐前30 min服用,第4次于晚餐后2 h服用。联合使用多潘立酮片,规格为10 mg/片,1片/次,3次/d,于饭前15~30 min服用。并加用改善胃动力相应药物。在治疗期间对患者饮食进行控制,并严禁烟酒,保持饮食的清淡。

治疗组:本组患者采用维吾尔医辨证治疗,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区分,并根据不同气质类型使用相应药物。辨证治疗均以平衡体液与调整气质为原则,减味黏液质型使用减味黏液质成熟剂,异常沉液质型则使用异常沉液质成熟剂。于饭后对患者进行治疗,给予相应分型成熟剂100 mL,3次/d,需连续治疗5~9 d。成熟剂相应配方为:薰衣草6 g、铁线蕨6 g、牛舌草6 g、香青兰6 g、地锦草6 g、小茴香6 g、甘草10 g、红枣13 g、破布木果13 g、刺糖26 g。并加用曲比其尼露剂与龙葵果露剂各100 mL,以口服方式治疗,3次/d,连续治疗10 d。并再次使用5 g艾飞蜜膏,2次/d,连续治疗30 d。

1.3观察指标

(1)对不同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治疗有效率为评价标准,其标准为:显效:经过相应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显示粘膜形态正常,病理学检查显示浅表性胃炎;有效:经过相应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得到一定改善,胃镜检查显示粘膜炎症得到一定缓解,病理学检查显示萎缩性胃炎;无效:经相应治疗后,症状及相关检查均未变化,或有加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并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 P S S 2 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数据,以卡方和(%)来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

 
2.2对照组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本质上属于一种具有多致病因素性疾病与癌前病变,其致病因素较多,临床上以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免疫反应、自身抵抗力、遗传性、放射治疗等因素较为常见。目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可包括常规治疗、弱酸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增加胃黏膜营养、五肽胃泌素等,而维吾尔医辨证治疗由于其疗效显著,也积极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慢性萎缩性胃炎在维吾尔医学认知中,属于“胃痛”范畴,并根据辨证分型可分为减味黏液质型与异常沉液质型。其中异常沉液质会使患者胃黏膜水分得到相应减少,最终导致胃酸分泌受到阻碍。而减味黏液质与异常黑胆汁均会导致患者出现胃黏膜上皮及腺体萎缩情况,并促使患者胃黏膜变薄。

因此在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时,应遵循平衡体液与调整气质的基本治疗原则,同时还需对癌变情况进行观察,在对患者体内致病液进行有效清除后,即可采用综合性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6%,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热彦古丽·艾山江古丽亚·尔肯.维吾尔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177-178.
[2]张冰,孙涛,谢晶日.谢晶日教授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临床分析[J].中医药学报,2017,45(4):87-90.
[3]张志荭.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研究,2017,25(12):161-162.
[4]文庭辉.黄芪建中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所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3):169,179.
[5]刘建伟.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8):103.
[6]刘强.益胃化裁方治疗胃阴不足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7,33(8):57-59.
[7]张玲燕,曾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7):103-104.
[8]陈东.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8,40(3):387-3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