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 XS-800i对15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检测,并与对照组分析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红细胞比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比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可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有慢性炎症以及是否有血栓形成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超敏C反应蛋白
本文引用格式:丁玥,陈静静.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指标检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246,248.
0引言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我国,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极大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给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糖尿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典型症状,也会出现头昏、乏力等不典型症状。目前,糖尿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查静脉血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1小时血糖(1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1hPBG)、餐后2小时血糖(2 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hPBG)等来确诊[1]。此外,抽血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也可对患者近期血糖水平做回顾性监测分析[2]。糖尿病有多种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常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呼吸困难等,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血管疾病[3-4]、反复感染和糖尿病足[5]等,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相关指标定期监测为预防感染和血栓形成等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提供重要的判断依据。
本实验抽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以耳鼻喉科和眼科收治的非糖尿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SysmexXS-800i对血液常规样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比较,探讨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这些指标的检测在糖尿病并发症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检测对象
抽取2017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住院患者15例为实验组,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45~89岁,平均(61.8±11.52)岁。耳鼻喉科和眼科收治的无糖尿病的15例住院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7~71岁,平均(42.87±21.77)岁。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
用含EDTA-2K的抗凝真空管采集检测对象外周空腹静脉血约2 mL,采血后将抗凝管上下轻轻颠倒混匀几次,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匀,但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1.2.2检测方法
用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液常规标本的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比较。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数据用±s表示,两组测定结果比较用成组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的比较(±s)
用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常规标本的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红细胞比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个多病因的、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素代谢异常,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环境、遗传、药物、感染、自身免疫力等多种因素有关。此外,糖尿病患者还可存在多种并发症,这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本研究抽取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15例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以耳鼻喉科和眼科收治的非糖尿病患者15例为对照组,用Sysmex XS-800i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血液常规标本的检测,并对两组检测结果中红细胞数、红细胞比积、红细胞分布宽度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红细胞比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持续增高常提示机体有慢性炎症的存在。红细胞比积是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它与血液黏度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红细胞比积的持续增高提示血液黏度的增加,极大的增加了糖尿病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6]。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患者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同时对病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比积和超敏C反应蛋白等血液学相关指标定期监测,积极应用抗感染和降低红细胞比积的药物,对于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74.
[2]周翔海,纪立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用于筛查糖尿病的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1):203-205.
[3]Bell DS.Heart failure:the frequent,forgotten,and often fatal complication of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3,26(8):2433-2441.
[4]D.C.Sharma,Arthur Asirvatham,Parminder Singh.Dose Modification of Antidiabetic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nd Heart Failure[J].Indian J Endocrinol Metab,2017,21(4):618-629.
[5]甘红文,胡记妹,梁海燕,等.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与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158-159.
[6]陈志坚.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比积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17(2):293-2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