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此次就慢阻肺患者接受协同护理后的预后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为以后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对60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除了传统护理还增加了协同护理。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肺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护理之前,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慢阻肺患者接受协同护理能够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慢阻肺;协同护理干预模式;自我护理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姜力梅.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预后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265,267.
0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气流受限的疾病,该疾病可以预防和治疗,患者的发病和病情发展是因为起到以及肺部有毒颗粒以及气体慢性炎性反应增强导致的[1]。慢阻肺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发病过程长,患者的恶化比较快,患者的发病次数逐渐恶化,导致了患者的抵抗力减弱,肺部阻碍,引起了多种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2-3]。所以慢阻肺除了有效的治疗,患者的日常自我护理也非常重要。此次就协同护理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对60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30例,观察组有16例男性和14例女性,最小25岁,最大71岁,平均(42.32±6.22)岁;对照组有17例男性和13例女性,最小28岁,最大73岁,平均(45.62±7.81)岁。两组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不产生影响。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排除了脑梗死、脑梗塞、心血管疾病、肿瘤和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参与。
1.3方法
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
观察组:增加了为了协同护理。①沟通交流: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想法进行了解,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陌生感,取得患者的信赖,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来宣教,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②行为训练:根据患者的行为习惯,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训练方案,为患者提供指导,让患者正确的呼吸,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的训练。③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饮食计划,确保计划中饮食丰富,营养不过量,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体质,让患者家属对饮食的重要性引起重视。④吸入装置使用护理:指导患者熟练操作气雾剂和氧疗,对其进行正确的临床示范,帮助患者尽快学习,在教学中要保持耐心,确保患者完全掌握,能够独立操作。⑤提升家属配合度: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方式,鼓励患者家属多与患者互动,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在病中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增加其恢复的信心。⑥出院随访: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月电话随访1~2次,询问患者自我护理情况,提醒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了解患者的病情。
1.4评价标准
自我护理能力调查表主要从四个方面(营养膳食、压力处理、运动锻炼、健康行为)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测评,未执行记0分,执行少记1分,完成度过半记2分,完成>2/3记3分,胜任记4分,最后相加每一项总分,总分越高,则患者完成度越高。肺部功能的测定主要是通过仪器对患者的Vcmax、FEV1、FEV1/FVC等项目进行检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之前,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
3讨论
现在的空气环境比较差,空气无法和PM2.5的加剧导致了肺部疾病的高发,中老年人的抵抗力比较差,因此慢阻肺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患者有咳痰、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等等症状出现[4]。慢阻肺患者的发病次数越来越多,导致了患者的心衰症状发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该疾病的治疗周期比较长,患者出院后还需要继续的接受治疗和护理,所以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提升非常重要。协同护理是美国最早使用,该种护理模式比较完善,对现有的护理方式是一种优化,让患者的预后以及自我护理能力得到了提升,该种护理模式是医院、患者、家属三方共同来进行护理和监督,让患者的护理保障最大化,对各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加强宣传教育,可以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重视度,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让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依从性得到提升[5]。患者出院后,该种护理模式对随访的重视度比较高,护理人员每月和患者保持两次联系,对患者自我护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锻炼指导,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干预。
在此次研究中,在护理之前,两组的自我护理能力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对照组高,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肺功能比对照组优秀,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表明,协同护理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护理之中,对患者的饮食、药物进行监督,让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让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
总而言之,慢阻肺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发病过程长,患者的恶化比较快,患者的发病次数逐渐恶化,导致了患者的抵抗力减弱,肺部阻碍,引起了多种症状,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协同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预后改善明显,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沟通,对患者的想法进行了解,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陌生感,取得患者的信赖,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文化程度来宣教,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制定饮食计划,确保计划中饮食丰富,营养不过量,促进患者的恢复,提升体质,让患者家属对饮食的重要性引起重视。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指导,让患者家属和患者保持良好的互动,缓解情绪,让患者感受到关怀,能够增加患者的信心。通过各项护理来让患者的预后得到提升,临床中患者的护理质量提升明显,症状改善较大,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8(5):26-28.
[2]王育林,高静,杨静,等.延续护理对COPD患者自我效能和焦虑抑郁的影响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5,22(23):34-40.
[3]王丽艳.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4):176-177.
[4]康瑞霞.延续护理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9):199.
[5]黄仕明,黄泽礼,李江旭,等.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10):1207-12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