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深入研究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重要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2 14:23: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观察影响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因素,并分析其质量控制方案。方法 2018 年 8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为本次研究实施时间的具体区间,选择此期间的 200 例实施生化检验的患者当做研究对象,采集有效的检验标本,其中存在 7 例质量失控的标本, 分析其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与纠正措施。结果 标本不合格率为 3.50%,有测定项目存在偏低的情况。结论 通过对不合格检测项目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科学的纠正方法可使得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有所保障。

关键词:生化检验;质量;控制;不合格

本文引用格式:邹钢 . 深入研究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重要性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6):167-168.

0引言

临床生化检验实质上指的是生物化学检验,其在临床中有效利用化学或是生物实验室来对人体存在的各项生化指标开展相应的检验。临床生化检验对于疾病的诊疗具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正因为此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生的诊断结果,所以临床需要对生化检验的质量予以高度的重视,采取科学的措施来避免检验质量失去控制的情况。本次研究中对7例生化检验质量失控的不合格原因与纠正方法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与效果进行如下阐述。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8月至2018年12月为本次研究实施时间的具体区间,选择此期间的200例实施生化检验的患者当做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15例,余下85例为女性,年龄24~56岁,平均(38.42±2.15)岁。

1.2方法

本次研究首先需要收集患者的标本,然后进行生化检验,所使用的生化仪为日立7020,观察各项生化指标测定数值是否落在允许范围之内,若不在允许范围之内,则认真查找其原因。同时对标本实施PCDA循环管理(见下图1)。



\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对参与生化检验的患者进行标本采集,并检测其生化指标,观察DBIL、CK-MB、CHOL、Cα、BUN、ACP、UA等测定项目的实际数值。

2结果

本次研究的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率为3.50%,这7例质量失控的标本的原因分别为DBIL、CK-MB、CHOL、Cα、BUN、ACP、UA等测定数值不处于允许范围内,均不合格,详细数据可观察下表1。

\



3讨论

在现在医疗技术发展迅猛的背景下,临床生化检验主要通过相关仪器来进行,虽然大部分检验环节都可以使用仪器来完成相关操作[1],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检验工作需要人工来进行,如果生化检验人员并不重视质量控制,在检验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规范来实施操作,则会导致测定项目出现不合格的情况,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都带来比较大的干扰,所以临床当中应当重视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控制,以此确保生化检验结果可为疾病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中有7例临床检验标本存在质量失控的情况,其DBIL、CK-MB、CHOL、Cα、BUN、ACP、UA等测定项目均不合格,DBIL与CK-MB等测定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所使用的试剂过久;CHOL与Cα等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校准不当;BUN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仪器运行过程中,没有吸到样品,导致做不出结果;ACP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项目定标不好;UA等测定项目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质控品变性。针对DBIL项目偏高的情况,我院检验科医生通过更换试剂,对试剂瓶进行清洗,再配制新的校准品重新进行校准,对仪器内部进行彻底的清洗,并对反应杯进行更换等,以此让DBIL项目重新在控,并且能够长时间维持稳定。

通过本次研究的7例失控标本的分析,可认识到在检验当中会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质量失控,因此需要在检验过程中合理地增强质量管理。在进行生化检验之前,临床医生需要和检验科室的专业人员多次实施交流,确保检验项目的正确性,检验人员能够告知医生相关检测的注意事项[2],使得医生可以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来选取合理的生化检验项目,这样做能够让临床医生得到更加有效的参考依据,从而使得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为了保证临床生化检验可以顺利实施,检验人员在检验之前需要先调整好仪器的参数。检验前的准备环节会需要多个岗位的人员来共同完成,比如说检验人员与标本运输人员等[3]。因此需要对检验前准备环节所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实施一定的培训,以此使得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工作的注意事项。在标本采集的时候必须按照无菌原则来进行操作,同时也需要将检验标本良好存储后才可以将其从临床科室送到生化检验科[4],标本在检验科中受到良好的保护,确保标本在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需要按照具体检查项目与指标来进行检验试剂的选择,确保所选择的试剂类型的正确[4],确保所选择的试剂浓度适宜。检验人员在操作当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流程来进行,如果需要更改操作流程,需要在保证重复试验后得到准确结果的前提下来进行[5]。同时检验人员需要最大限度地让室内环境维持稳定,检验人员在监测室内环境的时候能够良好利用环境监测设备,在进行室内环境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环境指标合格检验标准来开展,且按照动态化的数据来对室内环境进行适当的完善,有效避免不良室内环境影响到生化检验的结果。检验人员在完成检验之后需要对检验结果复核给予重视,在进行检验结果复核的时候需要保持严谨的态度,检验人员需要对标本信息进行良好核对[6-8],认真查看有没有存在漏查项与错误项,确保不会出现信息混乱的情况,在确保检验结果准确的情况下才可以将检验报告发出。同时,在本次研究中,在研究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的过程中,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受检者进行血常规、凝血、生化项目进行检查,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PDCA循环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现的过程。PDCA循环的使用可在计划阶段组织质控会议,了解质量控制的主要方向;可在执行阶段根据预定计划与措施分头贯彻落实质控计划;在检查阶段能够将实际工作结果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在处理阶段能够将措施巩固,将执行的效果实施标准化,然后制定制度条例,为巩固效果提供便利。PDCA的使用能够缩短检查的时间,保证临床生化检验的质量上提高检验效率,PDCA质量管理人员由工作性质相同、互补的医护人员组成,通过集思广益的方法,保证临床生化检验可以顺利实施,在此过程中,临床医生通过与检验科室的专业人员相互沟通交流,能够有效确保检验项目的正确性,同时检验人员通过告知医生相关检测的注意事项,能够提高检验效率,因此,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检验质量。

总结以上叙述内容可知,临床生化检验能够在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都可以发挥良好的参考作用,使得医生可以对疾病做出更加准确的诊断。但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不规范操作、试剂等原因而无法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在临床生化检验需要按照规范来进行,确保生化检验的质量得到控制。

参考文献

[1]邱海山,周晓云,潘俊辉.临床生化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33):161-162.
[2]刘继敏.全面质量控制在基层生化检验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0):106-107.
[3]梁伟琼,何莲珠,张丽兴.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实施检验前质量控制的作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6):95-96.
[4]张霞.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综合质量控制的效果研究[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8,7(3):529-531.
[5]GU Zhenghong.Influencing factor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linical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J].Corps medicine,2018,35(2):45-46.
[6]Ye Huachun.Comparative analysis examination under TQC mode[J].Contemporary medicine,2008,24(5):131-132.
[7]徐颂,黄旭东,李旭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模的功能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4):142-143.
[8]关亚明.综合质量控制在临床检验生化分析前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0):4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9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