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探索与对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2 14:00: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促进卫生健康服务理念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重要举措。本文介绍了以鄂尔多斯为例的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实施开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提出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实施开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健康内蒙古的创建和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提供实践和理论借鉴。

关键词: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健康素养;健康内蒙古

本文引用格式:李大旭,郝瑞霞,乔建江,等.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实践探索与对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9):344-345,349.

Practical Explo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in Minority Areas

LI Da-xu1,2,3,HAO Rui-xia1,QIAO Jian-jiang3,WANG Yong-zhi2,WANG Jing-long2

(1.Ordos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Ordos Inner Mongolia;2.Ordos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 Committee Office,Ordos Inner Mongolia;3.Ordos Policy Advisory Committee,Ordos Inner Mongolia)

ABSTRACT:Contracted Service of Family Physician is a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is an very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healthy China,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integrating health into all policies”,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health service concept from“disease as the center”to“health as the center”.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motion in minority areas taking Ordos as an example.The main achieved results were put forward in Ordos since 2014.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policy recommendations were also described.Therefore,We hope to provid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ealthy Inner Mongolia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ational health literacy in minority areas.

KEY WORDS:Health Education;Health Promotion;Health Literacy;Health Inner Mongolia

0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的健康需求也越来越高,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卫生保健的战略纲领《人类健康新地平线》中提出了21世纪维护人们健康的主要方法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年以“可持续发展中的健康促进”为主题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在我国上海召开。习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中明确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随后,国家卫计委联合九部委发布了《关于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基于大健康理念注重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实施医药卫生、体育健身、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心理干预等综合治理[1]。

鄂尔多斯市积极贯彻落实《“健康内蒙古2030”实施方案》和《内蒙古“十三五”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于2014年启动全国首批“健康促进旗”试点旗区创建工作,“健康鄂尔多斯活动月”,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等多项工作,全面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紧紧围绕健康促进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建立项目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强化社会动员和社会宣传,加快推进卫生健康服务理念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努力提升全市居民健康水平,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主要成效

1.1全面启动健康促进旗区建设项目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于2014年被定为全国首批64个健康促进县(区)项目试点地区之一。两年来,准格尔旗旗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面实施“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紧紧围绕健康促进县(区)项目建设各项指标,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创建工作成效明显。2016年10月,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区)评估验收组对准格尔旗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验收组一行通过实地考核、观看宣传片、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准格尔旗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幼儿园”、“健康促进村社区”、“健康促进机关”、“健康促进企业”、“健康促进医院”等试点项目工作进展,以及在健康促进长效机制建立、健康促进场所建设、健康促进重点工作落实、人群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改善等方面的情况。验收组对准格尔旗建设国家促进旗项目工作给予了高度好评,准格尔旗顺利通过国家健康促进县工作验收。2017年鄂尔多斯市召开了卫生与健康大会,并明确提出“已创建成国家卫生县城的旗区全部都要创建健康促进旗(区)”的总体目标。根据《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健康促进旗县试点项目参考方案》开展工作,鄂尔多斯市卫生计生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启动健康促进示范旗区建设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推进全国健康促进旗(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并于8月份组织相关人员到旗区督导检查健康促进旗区建设情况。部分旗区按照相关文件要求成立了创建健康促进旗县领导小组,召开了启动会,开展了健康社区、健康家庭和健康促进医院、学校等建设,改善了健康环境,努力提高居民健康水平[2]。

\

 
1.2全面启动全市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工作

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了《十三五全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2017年自治区卫生工作重点中提出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年底要达到12%,且这一指标已列入自治区对全区各盟市政府年终考核指标之一。为了掌握鄂尔多斯市各旗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鄂尔多斯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2017年鄂尔多斯市旗区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监测工作方案》,积极开展监测工作。截止2018年2月份,大部分旗区已完成街道、乡镇和居委会(村)抽样,个别旗区已开始入户调查阶段,整体工作进展良好。

1.3开展控烟履约工作

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烟履约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宣传发〔2014〕8号),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综合素质,在全市开展了创建“无烟单位、控烟达标单位”活动。各单位积极响应,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创建国际健康城市有关指标和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要求,积极开展创建无烟单位活动。创建单位有专人负责,建立了禁烟制度,并实现制度上墙,领导带头,职工相互监督,劝阻在禁烟区吸烟,单位内无烟草宣传广告。自2013年开始,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市爱卫办都会印发关于全市各旗区开展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相关文件,要求各旗区要以世界无烟日为契机,结合控烟履约工作新形势,因地制宜的开展控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在每年的5月31日,市爱卫办均会联合市直相关部门或城市核心区卫计和爱卫部门举办“5.31世界无烟日”、“送烟=送危害”和“无烟·健康·发展”等为主题的大型宣传活动。活动现场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材料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知识。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边发放宣传资料,边向群众讲解吸烟有害健康的相关知识,并劝解吸烟者尽量戒烟。工作人员还将控烟宣传资料主动送到等候公交车的人们手中,并走进活动现场附近各店铺发放宣传资料。为进一步做好全市控烟工作,减少与防止烟草对健康的危害,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精神,结合实际,鄂尔多斯市出台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的通知》,推行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行为,推动无烟机关无烟单位创建活动。

1.4开办《健康鄂尔多斯》电视专栏节目

2014年8月开始,本着立足本市、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原则,在鄂尔多斯市电视台开办了《健康鄂尔多斯》电视专栏节目。《健康鄂尔多斯》以观众的健康需求作为节目定位的首选目标,并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节目共设置卫生政务、健康快车、创城风采、健康养生四大板块。《健康鄂尔多斯》电视专栏节目,每周三20:13在鄂尔多斯电视台2套首播(周四、周六、周日重播),时长15分钟,邀请著名专家传播健康知识,引导群众理性看病就医,提高群众预防保健能力和水平。节目开播至今,已播出健康专栏节目160期,收视率不断提高,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1.5开办“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大型公益巡讲活动

2013年由鄂尔多斯市爱卫办牵头开办“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在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开始进行健康知识普及大型公益巡讲活动。“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是一项服务于市民的公益活动,活动邀请健康方面的专家在市直部门及各旗区定期开展讲座,讲座重点围绕健康知识普及、慢性病健康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等方面进行宣讲。2015年启动了“国医名师大讲堂”,邀请国内外知名保健专家进行宣讲。2016年成立了“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讲师团,继续开展“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活动,向群众传播健康方面和正能量知识,加快健康鄂尔多斯建设步伐。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健康大讲堂超过200期,直接受益群众超过30万人次,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1.6开展“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鄂尔多斯市2018年“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在杭锦旗锡尼镇百灵公园举行。市爱卫办联合多个部门参加了此次启动仪式并在启动仪式上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共计2000余份。随后,鄂尔多斯市“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健康大讲堂走进伊旗通格朗社区,杭锦旗团结社区、东胜区纺织街社区、东胜区公园路社区、康巴什区哈巴格希社区,健康鄂尔多斯大讲堂讲师团20多位专家为各街道卫生计生干部及辖区居民开展生动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累计受益百姓超过10000人。“健康中国行--合理膳食”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围绕“健康素养66条”、“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健康鄂尔多斯”等主题,制作并印发合理膳食宣传海报、合理膳食宣传折页、健康66条宣传折页,控烟宣传折页,健康66条宣传扑克、雨伞、围裙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品共计20000份。

1.7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

为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不断改善居民健康生存环境,积极营造全民学科学、讲健康、爱生活的良好社会氛围,鄂尔多斯市从2014年启动开展“爱国卫生月暨健康鄂尔多斯活动月”工作,活动牢牢把握“关注健康生活,营造健康环境,构建健康社会”这个主题,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积极行动,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实实在在解决城乡居民健康卫生基本需求。市爱卫办分别印发了2014-2018年度《鄂尔多斯市关于开展第26、27、28、29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相关文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此项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显示屏等媒体手段,对“爱国卫生月”主题、活动内容及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和干部职工参与爱国卫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分别于2014年在东胜区青铜器文化广场、2015年在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景观湖广场、2016年在东胜区大广场、2017年伊金霍洛旗体育馆广场举行了“爱国卫生月暨健康鄂尔多斯活动月”活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以展示爱卫工作展板、医务人员义诊、发放宣传资料、志愿者开展服务、群众答题领奖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爱国卫生月系列宣传活动。

\

 
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健康教育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开展相对困难


内蒙古自治区健康教育所归口在自治区卫计委宣传处,鄂尔多斯市健康教育所设在鄂尔多斯市爱卫办,鄂尔多斯市的各个旗区基本没有健康教育所,旗区健康教育工作由各旗区的爱卫办承担,部分旗区爱卫办已独立设置,不归卫生计生委管理,甚至无法收到卫生计生委文件,造成省、市、旗(区)之间的健康教育机构没有实现归口管理,设置不合理,给各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

2.2健康促进的工作体制机制尚未完善

目前健康促进整体工作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尚未建立,造成至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和财政预算及供给都远远不能满足健康促进工作的要求,并且缺乏评价健康促进实施效果的统一标准,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参差不齐,地域不平衡较为突出[3]。

2.3基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奖惩机制仍不完善

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设置不合理和爱国卫生工作整体经费不足,造成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至今仍未建立一个合理的奖励与惩罚工作机制。尤其是基层的工作人员,缺乏规范和长效工作体制和激励机制,工作积极性一直不高。

2.4重治轻防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近年来,由于政府和上级部门对健康教育和疾控部门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够,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健康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健康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仪器设备、应急处置能力、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等,远远不能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以及人民群众对预防保健和健康需求相匹配,造成医疗卫生工作的中心仍然是治病为主,并没有实现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重治轻防的问题仍然大范围的存在[4]。

2.5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仍较为突出

结核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慢性传染病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仍然是一些贫困地区致病及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新型流感病毒H7N9、H1N1等流感病毒肆虐,再次给我们敲响了预防传染病的警钟。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造成慢性病全球蔓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吸烟、酗酒、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是影响和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亚健康状态人群不断增加,这些都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5]。

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政策建议

3.1加大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财政投入力度


《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15-2010年)》中早已明确提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费不得少于卫生事业经费的5%,并保证此项经费作为健康教育优先领域的投入。政府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主管部门应该按照文件和政策要求,落实工作任务,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和工作人员能够利用政策,积极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机制体制和发展方向[6]。

3.2加快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多部门合作机制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民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服务对象分布到千家万户,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协调。因此政府领导重视是根本,通过政府协调宣传、财政、发改、广电、环保、公安、卫生、教育等多部门建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工作体制机制是工作具体落实的重要保障。

3.3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人事制度改革

目前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专业人才匮乏,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以多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如正式编制、事业编制、合同制、政府购买服务制、兼职等,争取多种渠道和办法,培养和引进适合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积极培育适合当代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技术人才、健康产业管理人才、健康产业市场拓展和项目策划人才、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及国际经济、法律和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改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机构人事编制紧缺、人才结构不合理、知结构老化的局面[7]。

3.4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与技术创新

针对目前传染病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蔓延和肆虐的现实,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应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吸取国内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先进的理论与技术,结合鄂尔多斯实际和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用先进的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发展思路,认真研究和解决新时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鼓励和引导各大科研院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工作,紧紧围绕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以“产学研”为导向的“院地、院企、院所”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项目和示范推广项目。同时,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理论和技术创新中,坚持一手抓传染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工作,一手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方式,更新观念,增强信心,用与时俱进和科学求实的精神理念,开创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地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8]。

参考文献

[1]吕书红.国内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科学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2):1119-1122.
[2]姜莹莹,董文兰,毛凡,等.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健康促进工作评价[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4,22(2):129-131.
[3]峗怡,任正安,贺加.大传播观下我国健康教育的政府支持环境探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1):64-66.
[4]陈永超,王芳,丁雪.医学模式转变对英美国家健康教育发展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4,30(2):170-172.
[5]申珂,郭娜娜,邓健,等.中国近40年慢性病疾病谱变化情况[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8):903-905.
[6]李晋芬,任学锋.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挑战机遇与展望[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8,(2).
[7]乐春生,高萌,潘文波.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12):68-70.
[8]胡亚飞.上海市全科医生社区健康教育服务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