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膳食调理对中医体质改变的影响。方法80例痰湿体质、阴虚体质的人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膳食,干预组给予对症的膳食组合调理,干预随访12个月,分别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痰湿、阴虚体质改变的。结果两组通过膳食调理后比较,干预组体质改变总有效率7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膳食组合调理对痰湿、阴虚人群体质改变较大,对预防疾病的发生,阻断疾病发展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膳食调理;痰湿、阴虚人群体质;改变
本文引用格式:钟少晖.膳食调理对痰湿、阴虚人群体质改变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5):150+152.
0引言
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和性格心理方面综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质[1]。中医体质学认为:从健康到亚健康、再到疾病,体质因素的影响不可忽视。各种体质偏颇是疾病发展的内在依据。体质平和乃健康之源,体质偏颇为百病之因[2]。本研究就是在中医体质学的理论指导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食物组合进行膳食调理,来判断膳食调理对痰湿、阴虚体质改变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在我院治未病科痰湿体质、阴虚体质的人群80例。入选标准:根据2009年4月国家发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进行体质判定为痰湿体质、阴虚体质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依从性好;排除患各种心血管、呼吸道、消化道等疾病长期进行药物治疗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43.5±3.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医体质分类与测评量表》指标积分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按照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膳食;干预组给予膳食组合调理,根据食物的性、味搭配膳食组合。痰湿体质者予以健脾祛湿、化痰的膳食组合;阴虚体质者予以滋阴补肾、健脾补虚的膳食组合;具体如下:痰湿质膳食组合:
①五谷杂粮:粳米、小米、玉米等。②果蔬:冬瓜、荷叶、赤小豆、扁豆、白萝卜、荸荠、紫菜、洋葱、海带、白果等。
③肉类:海蜇、鱼、瘦猪肉。④茶:绿茶(春夏)、红茶(秋冬)交替。⑤汤:赤豆鲤鱼汤、竹笋西瓜皮鲤鱼汤、玉米萝卜(或冬瓜)排骨汤等。⑥粥:薏仁米粥、扁豆米粥、荷叶粥(夏)等。
⑦少吃:蛋糕、点心、甜品、食盐、酒,忌吃:饴糖、石榴、大枣、柚子。阴虚质膳食组合:①五谷杂粮:粳米、小米、小麦、玉米等。②肉类:瘦猪肉、猪皮、鸭肉、鸭蛋、鲫鱼等。
③果蔬:甘蔗、桃子、西瓜、冬瓜、藕、黄瓜、大白菜、黑木耳、白木耳等。④茶:绿茶。⑤汤:莲子百合煲猪瘦肉汤、豆腐冬菇瘦肉汤。⑥粥:鸭肾瘦肉粥、莲子粥(夏)、百合绿豆粥、蜂蜜蒸百合。⑦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籽、鸡肉、茴香、花椒、桂皮;不宜食:龙眼肉、荔枝。两组人群每周电话随访1次,了解研究对象膳食情况;每季度分别通过《中医体质分类与测评量表》进行体质特征指标监测1次,观察对比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人群体质特征指标情况。
1.3评价指标和疗效指标。疗效指标:无效:干预后体质量表监测各条目数分值于干预前无改变,甚或增加(≥40分);有效:干预后体质量表监测各条目数分值于干预前分值降低至倾向痰湿、阴虚体质(30-39分);显效:干预后体质量表监测各条目数分值于干预前分值降低至30分以下。总有效率=(有效人数+显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n(%)]的形式,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分组与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效果比较
2.2两组无效人群干预前后体质量表积分比较
3讨论
食疗法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营养机体,补益脏腑,如果选用得当,还可以调和气血、调整阴阳,保持机体平衡。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中指出痰湿质是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聚,消化出现障碍,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腻等[3]。阴虚质指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滋润濡养功能减退,以阴虚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表现为心烦,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本研究通过食物的四性五味、功效,选择适合于痰湿、阴虚体质的食物,来纠正两种偏颇体质的状态。痰湿体质所用膳食均为健脾祛湿、化痰的食物,阴虚体质者予以滋阴补肾、健脾补虚的膳食组合。《本草纲目》中记载,扁豆被称为“脾之谷”,有健脾化湿之功效;枇杷、山楂、梨、冬瓜等性平、凉,味甘、酸,均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作用;红茶味甜性温热,具有和胃健胃、散寒除湿之功效等。阴虚体质所用的果蔬中:有“脾之果”和“肺之果”之称的甘蔗和桃子,其性平、味甘,均能滋阴润燥,清热解毒,消痰除烦;绿茶味苦微甘,性寒凉,具有清热、降血压的作用。还有膳食组合中的五谷、肉、汤、粥等,均根据食物性、味、功效进行搭配组合。
综上所述,通过12个月的膳食组合调理对体质改变有较大影响,能够有效的调整及纠正痰湿、阴虚两种体质,恢复平和体质。
参考文献
[1]王琦,王前奔.中医体质学说[J].科技导报,1994(05):38-39.
[2]王前飞,王前奔.中医体质学说对疾病预防的指导作用[J].辽宁中医杂志,1993,(3):15-18
[3]赵霖,鲍善芬.保健品食品化的科学理念[J].中国食品学报,2007,7(2):5-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