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剖宫产护理中行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400例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200)与乙组(n=200),甲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乙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统计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对比SAS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乙组上述心理状况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甲组与乙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0%、4.50%,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乙组更低(P<0.05)。结论对于接受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在护理工作中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尿潴留
本文引用格式:李晓娜.人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308-309.
0引言
在产科中,剖宫产是常见的一种手术方式,是将孕妇腹壁以及子宫切开,然后将胎儿取出[1]。尤其是对于难产或者伴有妊娠并发症的产妇,通过剖宫产方式进行治疗后,能够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但是由于剖宫产始终是一项具有创伤性的操作,术后产妇很容易发生尿潴留、产后出血等一系列围产期并发症,且疼痛感也会对预后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护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2-3]。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就到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开展研究,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到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400例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组(n=200)与乙组(n=200)。甲组中:年龄最大38岁,年龄最小21岁,平均(25.76±2.43)岁;乙组中:年龄最大37岁,年龄最小20岁,平均(25.78±2.41)岁。均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同意书;组间各项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对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指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并讲解剖宫产术应当注意的事项等。乙组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1)手术前,在术前护理人员需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产妇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如何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此外,需要及时了解产妇内心情绪的变化情况,及时疏导与缓解,帮助保持良好心态,并发挥主观能动性。(2)手术当天,护理人员需要陪伴产妇进入手术室,并确保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在合理范围内,使其感到舒适,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术者相关操作等。(3)术后,需要表达祝贺,并汇报新生儿机体状况,术后24h之内,需要观察子宫收缩以及阴道出血情况,如果出血量较多,或者存在子宫收缩乏力现象,则需要对症处理;术后24h指导保持半侧卧位,并按摩腹部,避免出现腹胀现象;手术1d之后,如果其生命体征恢复稳定,则可拔除导尿管,并指导进行排尿训练,指导并鼓励下床进行活动,降低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d,需要观察切口具体情况,避免导致切口牵拉,勤换药物,避免出现感染;术后如果存在典型疼痛感,可结合实际予以止痛药物进行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统计两组产妇干预前后心理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分析。
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对比SAS以及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乙组上述心理状况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甲组与乙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0%、4.50%,组间对比结果显示乙组更低(P<0.05),见表2。
3讨论
剖宫产手术在产科中应用较为普遍,且随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产妇由于害怕疼痛感,以及对分娩相关知识了解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剖宫产术的应用[4]。但是剖宫产术始终是一项具有创伤性的操作,术后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恢复以及预后情况[5-6]。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对产妇心理状况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及时予以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SAS、SD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甲组(P<0.05),提示对接受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人性化护理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护理模式,其深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并结合剖宫产手术特点、产妇自身特点等予以围术期护理干预,讲解疾病多方面知识,并指导保持良好心态,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术者操作,术后做好病情监测以及予以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措施等干预,从而更好地改善心理状况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确保产妇生命安全,并促进康复[7-8]。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剖宫产方式分娩的产妇,在护理工作中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负面情绪,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小瑜.人性化护理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271-272.
[2]Chang XU,Qiang FU,Tao HB,et al.Effect of Cesarean Section on the Severity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n Chinese Women:The Shanxi Study[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38(4):618-625.
[3]麻真.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83-184.
[4]Jarineshin H,Fekrat F,Kashani S.The Effect of Paracetamol versus Meperidine on Postoperative Pain of Cesarean Section[J].Anesthesia Essays&Researches,2017,11(1):165-168.
[5]袁新珍.产前教育及产时人性化护理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1):114-115.
[6]张梅.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2):189-190.
[7]陈秀慧.剖宫产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3):184-185.
[8]郑洪云.人性化护理理念应用于剖宫产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3):70-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