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子宫肌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实验组接受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并探讨两种护理方法有效性。结果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可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仅缩短住院时间,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该护理方法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服务;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李艳杰.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子宫肌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6):347,349.
0引言
子宫肌瘤又可被称为纤维肌瘤或子宫纤维瘤,该疾病属于医院肿瘤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同时也是女性生殖器中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1]。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较多,通常可表现为子宫出血、贫血、白带增多、腹部包块、压迫感及疼痛感等[2]。由于子宫肌瘤对女性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尽早使身体恢复。本研究对子宫肌瘤患者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不同护理方法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50例常规组与50例实验组。其中常规组年龄为25~55岁,平均(39.35±4.89)岁,单发型肌瘤有39例,多发型肌瘤有11例;同时实验组年龄为27~55岁,平均(38.66±5.17)岁,单发型肌瘤有41例,多发型肌瘤有9例。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可确诊为子宫肌瘤,并接受手术治疗;②以自愿为原则参与研究,签署过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经过对比后,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本组患者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可包括:无菌操作、手术相关器械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清洁整理等。
实验组:本组患者接受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需于手术开始前,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室整体环境,通过对手术方法优势、手术相关器械、手术体位及手术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详细讲解的方式,使患者能够全面了解手术情况,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还可引导患者前去参观;可邀请手术成功患者讲解手术感受与手术经验,通过现身说法使患者不良心理情况得到改善;还可对患者普及防范与缓解相关知识,使其能够通过合适的方法自我处理一些不适情况[3]。②护理人员需于手术开始前,准备好各种类型的手术器械,并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同时还需对手术室温度与湿度进行控制,确保舒适性;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积极配合医生,同时还需对患者情况进行严密观察,通过调整体位的方式使患者保持舒适性;在手术过程中,需对各种手术辅料进行严密观察,以防止遗漏患者体内;当对患者输血时,需确保与患者血型匹配程度,防止不良反应发生[4]。③待手术完成后即可辅助医生对创口进行缝合处理,并对患者体温进行观察,为患者准备适宜温度的液体、冬天为患者精心准备暖心坎肩,做好保暖措施后平稳护送患者回到病房;于病房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并在后续的护理中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做归档处理;对患者休息体位进行指导,避免使患者手术创口受到压迫;定期对患者病情及身体恢复情况进行监测,并做好相应记录,当患者身体恢复良好且病情平稳时,即可安排适量的运动锻炼项目,有助于确保患者身体的恢复[5]。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手术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统计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2)对两组心理状态及满意度进行评价,心理状态评分越低越好,而护理满意度评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软件SPSS 23.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来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常规组与实验组手术护理效果对比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常规组与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经过对比后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女性最常见的肿瘤类型,其发病机制为:由体内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所形成[6]。目前对于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通过相关资料显示,其本质上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雌性激素很可能是促使其生长的主要因素[7]。目前子宫肌瘤临床治疗方法较多,其中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根治作用,因此临床上使用广泛。但由于手术治疗的术后不良反应较多,容易对患者治疗与恢复情况造成阻碍,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
在子宫肌瘤手术室护理中,常规护理应用较为广泛,但通过研究发现,其护理效果不够理想且难以达到预期,因此人性化护理服务开始得到更多关注。人性化护理服务提倡以患者为中心,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可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良好护理服务[8]。
通过研究发现,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小,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而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同时相较于常规组,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更优,组间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时,可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仅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减少,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该护理方法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洪霞.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围术期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心理及并发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2):233.
[2]王璐.手术室护士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围术期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8,543(27):27-28.
[3]古丽孜拉·玉素甫江,王婷.人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围术期患者术后疼痛不良反应与焦虑情绪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8,5(25):106-107.
[4]Zhang Y,Gu X,Meng Y,et al.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y and hysteroscopy on ovarian function,immune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sexual life of patients with hysteromyoma at different ages[J].Oncology Letters,2017,15(3):2929-2934.
[5]吴华真.人性化护理措施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133-135.
[6]贾英.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117.
[7]Liu D,ZHOU Hong-gui,LI Ming-xing,et al.Appl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four-dimensional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uterine space-occupying lesion[J].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2017,37(7):969-972.
[8]李敏.常规、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的效果比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62):1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