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7例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6-01 17:24: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疗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效果开展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段为 2018 年 2月至 2019 年 2 月,研究调查对象为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 54 例,根据随机均匀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27 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参照组 27 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开展观察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的心功能提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中医;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积财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27 例的临床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54):167-168.

0引言

急性心肌梗塞在临床中属于内科常见急症的范围内,因为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造成患者出现管腔狭窄、血流明显减少或供血中断的情况,而侧支循环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会导致相应的心肌细胞出现长时间且严重的急性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死亡率,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使得死亡风险明显降低。本次研究中对27例患者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将研究内容与结果具体阐述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调查时间段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研究调查对象为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4例,根据随机均匀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两组中均有27例患者。观察组中包含15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32~70岁,平均(45.63±2.61)岁,参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33~72岁,平均(45.92±2.83)岁。对比以上两组患者数据,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都进行心电监护、镇静、持续吸氧与减轻心肌耗氧量等常规治疗。参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入院后开展注射用尿激酶(生产企业:山东北大高科华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5411),给予心源性休克患者多巴胺升压治疗,尿激酶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在滴注前需要先口服阿司匹林(生产企业:哈尔滨格拉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70098),30mg/次,1次/d,连续服用3d阿司匹林,将150万U尿激酶稀释后在30min内全部静脉滴注完,注射尿激酶12h内对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钙(生产企业: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5000U皮下注射,皮下注射量为0.4mL,间隔12h注射一次,需要持续治疗5d。观察组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对患者进行丹红注射液(生产企业: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6866)的静脉滴注,在30mL的丹红注射液中加入250mL的5%葡萄糖溶液开展稀释处理,稀释完成后再进行滴注,患者服用参桂胶囊(生产企业:上海玉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00060),1.2g/次,3次/d。患者需要维持12~15d的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判标准

本次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率实施比较分析。治疗效果可以用显效、有效与无效来呈现,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上有效率。显效的评判标准为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完全消失,心功能提高程度>2级,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效的评判标准为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有一定减轻,心功能有1级提高,各项临床症状均有一定减轻;无效的评判标准为患者的心功能没有提高。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取得的全部数据都在SPSS22.0软件中实施处理分析,计数数据的呈现借助(%),运用2实施测定,计量数据以(±s)显示,t进行检验,P<0.05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可查看下表1。

\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现在临床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方法有药物、手术与介入治疗等[1],这些治疗方法均能够使得患者的预后得到一定改善,促使患者可以再次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维持良好的心脏功能,但是患者会逐渐出现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和并发力衰竭等情况,导致药物吸收利用的效果不理想,而且患者长期服药也会产生一些不良症状,同时手术与介入所需要的医疗费用比较多,复发率也明显较高,患者难以接受高昂的治疗费用,所以单纯西医治疗的效果并不能让患者满意。

尿激酶能够利用纤维蛋白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的反应来使得血栓溶解,比较难发生变态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2]。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进行比较,具有明显更强的抗Fxa作用,不仅能够在血酶激活当中起到抑制作用,还可以在血小板凝聚中起到抑制作用,能够使得患者血小板纤维蛋白出现凝块的概率得到有效控制,以此使得血液黏度得到有效降低,从而可以使得血液流动重新恢复正常。低分子钙素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来给予其相应剂量[3],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掌握用药。

急性心肌梗塞在中医当中属于“真心痛”的范围内[4],患者存在心气亏虚的症状,没有力气可以推行血液正常运行,导致出现血液瘀滞的情况,闭阻于患者心络而发病,在中医中属于本虚标实之症,本为气虚无力而无法推行血液,标为淤血阻于心络[5]。中医治疗中应该以祛瘀活血为主,丹红注射液当中包含有丹参与红花等成分,可以使得患者的冠状动脉得到明显扩张,能够在血小板聚集当中起到抑制作用[6],使得心肌缺氧得到有效减少。参桂胶囊当中含有桂枝、红参与川芎,可以发挥补元气与温阳化瘀的效果[7]。患者服用西药后可以快速起效果,中药可以发挥止痛通络与益气温阳的作用,这些药物共同使用可以使得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得到明显提高[8],并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

综合以上叙述内容可知,参照组患者运用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好于常规西医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可以在临床中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5):6-7.
[2]王欢欢.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6):202,204.
[3]樊玉雪.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183-184.
[4]黎成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6):13-14,16.
[5]李舒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成功后心功能不全28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983-985.
[6]郭云,张瑜,沈印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3,28(7):1463-1464.
[7]Perez G,Andres J.Abstract 3289:Prognostic Value of Platelet Volume Indic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ed with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Cardiology Journal,2013,20(5):491.
[8]Park YHY.Factors related to prehospital time delay in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J].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2012,27(8):864-8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4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