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由于涉及抢救患者生命,在成功救助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这类设备的管理应为重中之重,如何做好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值得各级医疗机构深入探讨。
关键词:生命支持;急救设备;维护
本文引用格式:吴斌.浅谈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4):241,245.
0引言
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指直接用于抢救患者或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仪器设备,主要包括呼吸机、麻醉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洗胃机、吸痰机、呼吸气囊、微量注射泵、喉镜等[1]。为了提高医院的急救能力,提高医院的应急保障水平,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在医院的装备管理中应列为重点,在使用过程中应由专人负责管理。
1使用部门的日常管理
日常维护管理是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一项例行工作,在设备操作规程中必须执行的一项任务。明确设备维护保养职责与任务,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对延长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使用寿命意义重大[2]。日常维护保养应由使用部门负责,使用部门应指定专管人员,参照设备的使用手册及操作规程针对不同设备的特点做好设备日常维护工作。
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应严格执行交班制度,认真做好每天的清洁维护、通电检查、交接班记录,工作内容一般包含:(1)机房及仪器设备的保洁,调整机房温度、湿度,使其保持稳定性能。(2)检查设备的机械转动及各零部件是否正常,水、气、油路是否畅通,充电电池的定期充电及打印纸的更换安装。(3)检查仪器操作控制面板显示是否正常。(4)用设备自检程序检测仪器各部件状态情况,并观察仪器设备运行中是否有异味、异常声音等现象,以便工作有的放矢。(5)督促检查仪器操作人员是否有违规操作现象。
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在平时使用时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故障的扩大,把设备可能发生的危害降到最低。专管人员处理不了的问题立即通知维修工程师处理。
2设备管理部门的定期维护
2.1外观检查
首先检查仪器各按钮、开关、接头插座有无松动及错位,插头插座的接触有无氧化、生锈或接触不良,电源线有无老化,散热排风是否正常,各种接地的连接和管道的连接是否良好。
2.2易损件检查
对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要求定期更换的配件要进行及时更换,预防可能发生的故障扩大或造成整机故障。检查各元器件是否有松动、磨损、变形老化、击穿等情况,检查高压部件运行和接触情况。对电池充电不足的情况要督促有关人员进行定期充电,排除设备明显的和潜在的各种故障。
2.3安全检查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机架是否牢固,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或破裂现象;检查各种引线、插头、连接器等有无破损,接地线是否牢靠,接地电阻和漏电电流是否在允许限度内;检查设备的报警功能是否正常,防止报警提示失效或误报。
3厂家或第三方专业工程师的定期维护
(1)功能性检查:开机检查各指示灯、指示器是否正常。通过调节、设置各个开关和按钮,进入各功能设置,以检查设备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通过模拟测试,检查各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工作,检查、调整设备各项报警参数。
(2)性能参数测试校准:检测各直流电源的稳压值、电路中要测试点电压值或波形,并根据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整,以保证仪器各项技术指标达到标准,确保该设备在医疗诊断与治疗中的质量。
(3)对急救设备整机控制面板上的各仪表及操控系统的灵敏度、精度进行测试、校正和计量检定,更换损耗部件,对电路中各测试点的电压等进行系统检测、试验。
(4)根据使用情况可将急救类设备整机进行拆卸以清洗检修,发现超出使用期限的元器件立即更换,同时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调试,使其精度和性能质量达到安全使用的临床要求。
4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应急维修
(1)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做好维修前的信息收集、准备工作;包括设备型号、出厂编号,故障出现时间,故障出现时有无异常声响,是否发生过突然停电,仪器有没有移动过等问题。
(2)当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发生故障时,不要急于拆卸仪器。应本着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原则,逐步进行。
(3)在拆卸急救设备的过程中,要注意先后顺序,不要用蛮力强行拆卸。拆下来的紧固螺丝、小件等不可随手乱放,要分类放好,避免丢失。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维修完成后,安装时,再按相反的顺序一步一步恢复原样,不能有多余的配件。损坏的零配件,也要作好标记,更换后恢复原样,不可出现差错。
5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维护档案管理
为了全面掌握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的状态,必须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记录,同时也便于工程师快速、准确地定位故障点,更快地恢复设备的使用状态[3]。
5.1填写维修记录
设备维修完成时应立即填写记录,具体包括:故障发生前的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方案、处理过程、是否更换配件、配件型号等。如果维修时需改变原有的结构、线路,必须经医院设备管理部门高级工程师批准及备案,凡是改动之处都应附有图纸及文字说明修复后是否达到原来要求。
5.2维修记录保存
维修记录应和设备使用说明书一起由专人保管,作为设备档案的一部分进行重点管理。
5.3按时整理维护保养资料
按时汇总维修保养记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整理分析,计算出各种设备的故障频率、平均故障间隔期,找出设备故障发生规律,绘制设备停机时间、停机频率排列图表,以便分别采取相应对策,对停机时间长、维修频率高的设备可安排计划维修,彻底排除故障。
通过不断完善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以上几个方面的维护管理工作,不断降低设备故障率,使生命支持与急救设备处于正常待命状态,为临床抢救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雨录.急救和生命支持类医学装备的管理[J].医疗装备,2016,29(5):122-123.
[2]胡玉洁.急救及生命支持类设备的管理探讨[J].医疗装备,2018,31(10):79-80.
[3]郑飞,陈歆,苏科,等.浅谈急救与生命支持类设备的风险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17,33(4):169-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123.html